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教學的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國貿專業《國際商法》教學的現狀與困境
國際商法課程雖然在國貿專業的教學培養計劃中被列入了專業基礎課,但是課程的安排不甚合理。一是先前鋪墊課程少,在學習國際商法課程之前,幾乎沒有接觸到相應的法學理論課程。這就導致了學習過程中解決案例或者一些相關問題的時候,用經濟學思維去解決應當運用法學思維來解決的問題。二是作為被"邊緣化"的專業基礎課,教學課時被壓縮到僅為30學時,15個教學周,學習時間太短,況且面對多為大四的學生,許多學生正忙于各種考證、考研或者考公務員等考試,相當部分同學無心上課,這就導致國際商法教學效果不佳的現象,并且陷入一種死循環現象。
2國貿專業《國際商法》教學目標的定位
國際商法課程的教學目標定位應當與國貿專業的培養目標相一致,國貿專業所要達到的培養目標就是培養能夠從事國際經貿活動的實用型人才。這個和法學專業的培養目標有很大不同。在國貿專業的教學計劃中,國際商法課程的設置主要是為了使學生能夠掌握相關的國際商事法律基本知識,包括理解有關國際公約、國際慣例和不同法律傳統的國家國內法的差異性規定,為畢業之后從事對外經貿活動打下基礎,能夠運用所學知識來處理實際問題。所以國際商法課程的目標定位,應當重在讓學生對基本法律觀念有所了解并且學會運用。
3國貿專業《國際商法》教學內容的定位
根據國貿專業的教學培養目標,《國際商法》的教學內容應體現系統化、模塊化和邏輯化的特點。具體來說,可圍繞"商事組織法"、"商事行為法"和"商事爭議解決"三部分展開,突出教學的重點和實用性。例如,"商事組織法"部分應以公司法為重點,"商事行為法"部分以商事合同法、國際貨物買賣法為重點,商事爭議解決規則以國際商事仲裁為重點。同時,在梳理國際商法理論時,力求簡明扼要,不做過多的闡述。國際商法是以貨物買賣為中心,突出商事組織法和商事行為法的內容,盡可能體現國內外有關國際商法的立法、司法等最新研究成果,比如UCP600的新規則。在教學內容的取舍上,注意與《經濟法》和《國際貿易實務》的交叉和側重點。
4國貿專業《國際商法》教學方法的改進
由于課時的有限性和《國際商法》教學內容的龐雜性,傳統的教學方法難以滿足教學效果的需要,因此,需要更多地嘗試采用現代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信息量,將單向的灌輸授課改為雙向的互動教學,學生由被動吸收變為主動參與。
4.1案例教學法的運用"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筆者體會到,對相關知識點闡述完之后,許多學生還是會有不理解的地方,就需要我們結合案例進行講解。案例的選取,國際貿易專業側重于貿易糾紛案,著重相關實務問題的解決;在分析案例時,結合具體案例以及國際貿易中的一些有關的情況與學生們共同討論,應注意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務相銜接。一般來說,案例的真實度越高、時效性越強,就越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的參與度也就越高。這就要求老師要及時關注國際商事領域最新發生的一些的典型案例,及時更新自己的案例資料。
4.2模擬法庭教學法的運用
模擬法庭教學是法學類專業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對于國貿專業的《國際商法》教學同樣適用。特別是在講解國際商事爭議的解決時,可采用此教學方法。讓學生扮演法官、仲裁員、原告、被告、律師、人等身份,使其深刻體會不同群體的自我權利保護,生動形象地再現法庭審理過程,了解法律程序。當如,如果條件許可,可組織學生到實際法庭現場觀摩。
4.3情景教學法的運用
雖然《國際商法》是理論性強且較抽象的一門課程,在教學過程中,盡量設計各種各樣的情境。比如,在講解商事組織法時,首先,讓同學們設想大學畢業后的自主創業,將會選取哪種組織形式,接著依次講解各類組織的設立條件、設立程序、治理模式、解散與清算等問題,最后,讓學生自己總結各種組織形式的特點及優劣。
4.4小組討論法的運用
不僅是強調師生之間的互動,更要有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而小組討論法就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在討論中碰撞出火花,提出質疑、進行分析。小組討論是將學生分為若干組,對一些有爭議的議題展開討論,各抒己見,通過組內成員思想的交流和組間成員觀念的碰撞,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性。
5結語
國貿專業《國際商法》的教學效果的提高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多方面的的協調努力,包括教學培養計劃的制定、教學大綱的修訂。具體來講,涉及到先修課程的設置、教學學期的合理安排、教學課時的適當延長、教學內容的選擇等細節。當然,更需要任課教師對于教學方法的不斷摸索總結,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實現以學生為本的個性化教學。
作者:朱青 單位:景德鎮陶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