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校外實習基地下國際經濟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從學校角度來看
缺少建立校外實習基地的保障機制。從表面上來看,各個高校都很重視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但是,實際上,這種重視往往只是停留在口頭上。在建立校外實習基地的過程中,學校既缺乏行之有效的運行機制和管理機制,也缺乏和企業進行溝通的正規渠道。學校不是通過官方渠道和企業協商有關建立校外實習基地的事宜,而是通過實習指導教師的私人關系開拓校外實習基地。這樣做的結果就使得校外實習基地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大打折扣,從而也使得校外實習基地的長期有效性受到影響。
2.從企業的角度來看
缺乏與學校合作建立校外實習基地的積極性。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方面,校外實習基地起著很重要的作用,這一點已經得到了企業的高度認同。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企業一方面抱怨畢業生動手能力不足,理論與實踐相脫節,另一方面又不愿意承擔過多的社會責任,缺乏與學校合作建立校外實習基地的積極性。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其一,高校大規模的擴招,使得畢業生數量的增長遠遠超過了企業的接納能力,受企業規模、辦公場地的限制,企業很難滿足畢業生的實習要求;其二,即便一些企業具備接納畢業生實習的能力,但出于經濟效益、商業機密以及生產安全的考慮,這些企業也缺乏接收畢業生實習的積極性。
3.從教師自身的角度來看
也缺乏建設校外實習基地的積極性。一般來講,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途徑主要有兩種:一是通過官方渠道由學校主管職能部門負責聯系和建立;二是通過私人關系由指導教師以院系的名義負責建立。無論通過哪種途徑建立校外實習基地,由于學校缺乏對教師的有效激勵機制,使得教師缺乏對現有實習基地進行有效維護的積極性,更缺乏開拓新的實習基地的積極性,從而導致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難以長期持續推進。
4.從師資隊伍的角度來看
能夠勝任實踐教學的教師嚴重不足。開展實踐教學離不開具有實踐教學能力的師資隊伍,因此,培養一支具有較強實踐教學經驗的師資隊伍是搞好實踐教學的重要保障。然而,在我國大多數高校中,從事教學的教師隊伍主要由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構成,大多數教師取得博士學位后直接在高校任教,缺乏在實際部門的工作經驗,雖然各高校已對教師提出了在實際部門進行掛職鍛煉的要求,但由于時間太短,再加之教師需分批派出,就目前而言,這個政策的執行效果并不理想。
二、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建立校外實習基地的路徑
在目前的教育體制沒有進行根本性改革之前以及現有的社會大環境下,建立校外實習基地的有效路徑可從以下方面進行探索。
1.加強校企合作
目前,在建立校外實習基地的過程中,各高校采用最多的方式是校企合作。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各高校如果還按照計劃經濟的模式指望企業為其無償地提供實習基地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可行的做法是各高校在利用企業為其提供的實習基地的同時,充分發揮自身的專業優勢,為企業提供相應的服務,實現互利雙贏。
2.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形式的交易會
各種各樣的交易會也可以成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校外實習基地的一個構成部分。各高校可以與主辦方協商,將這些交易會作為學校的校外實習基地,學生可以志愿者的身份為交易會提供服務,而參加交易會也可為學生提供實習鍛煉的機會。
三、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建立校外實習基地的長效機制
建立長期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有利于高校的實踐教學的開展。然而,高校追求的目標和企業追求的目標是完全不同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找到高校和企業的利益契合點,使得雙方的合作具有長期性和可持續性,本文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嘗試。
1.國家政策的引導和教育主管機構的強力推動
為了能夠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級專業人才,實行產學研合作教育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途徑。然而,實行產學研合作教育,僅僅靠高校自身的推動是遠遠不夠的,國家必須在政策層面進行引導,教育主管機構負責具體落實,方可產生效果。最近幾年,在推行教育教學質量評估的過程中,教育部已經將產學研合作作為對高校進行評估的重要內容之一。
2.構建互利雙贏的利益驅動機制
在建立校外實習基地的過程中,校企之間構建互利雙贏的利益驅動機制是保障校外實習基地長期穩定的內在因素。對于高校而言,校企合作帶來的利益主要體現在:學校可以通過企業的反饋與需求,有針對性地培養人才,將人才的培養與市場需求相結合;同時,通過校企合作,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從而使高校能夠培養出更加符合社會需要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人才。
作者:胡麥秀單位:上海海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