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部地區服務貿易發展路徑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服務貿易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要求實施區域差異化發展戰略,充分發揮東、中、西部各地比較優勢,構建各具特色、區域協調的服務貿易發展格局。中部地區具有發展服務貿易的比較優勢與良好基礎,同時也存在制約發展的突出矛盾與問題。本文通過中部地區服務貿易的現狀分析,從促進機制、服務外包、服務品牌、區域合作、專業人才等方面進行了路徑分析。
【關鍵詞】中部地區;服務貿易;現狀;路徑
為全面實施《國務院關于大力實施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若干意見》,在2013年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工作要點中,國家高度關注中部地區的擴大開放和服務業的發展。長江經濟帶是東中西互動合作的協調發展帶,覆蓋11個省市,其中包括中部地區的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中部各省服務貿易的發展對長江經濟帶服務貿易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中部地區服務貿易的發展現狀
(一)服務業發展較快,總量及占比逐步提高,但服務業發展水平較低
2014年,國民經濟平衡較快增長,中部地區六省服務業增加值實現54160.63億元,占當年全國服務業增加值總量的17.66%。但中部地區沒有任何一個省份的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比超過第二產業。中部地區服務業發展水平(第三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平均約為39.2%,低于全國平均水平(48.2%)。依次為山西(44.1%)、湖南(42.2%)、湖北(41.5%)、河南(36.9%)江西(35.9%)、安徽(34.8%,)。
(二)服務貿易規模不斷擴大,繼續保持增長態勢,但服務貿易基礎薄弱
2014年,我國服務貿易達604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2.6%。進出口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中西部、東北地區僅占較小的比例。湖北服務貿易進出口額為102億美元,同比增長21%,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2.6%),服務貿易已成為湖北對外貿易新的增長點;河南服務貿易額達到79.2億美元,主要集中在旅游服務、建筑服務和其他商業服務上;安徽服務貿易首次突破50億美元,服務外包、技術貿易、文化貿易等新興領域貿易規模逐步擴大,貿易結構逐步優化;湖南服務貿易額47.4億美元,僅相當于湖北的1/2;江西和山西服務貿易發展亟待提速。
(三)國際經濟合作穩步發展,但合作層次有待提升
2014年,中部地區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217.19億美元,占全國的11.3%,在完成營業額中,湖北居中部首位(全國居第6位),依次為湖北、安徽、河南、江西、湖南、山西。湖北企業具有工程承包的比較優勢,在海外承接了大量工程,工程項下勞務輸出成為省外派勞務的主要方式。在對外合作派出的各類勞務人員中,湖北外派勞務人員3.19萬人,居中部首位,其次是河南。
(四)服務外包發展速度不斷加快,但企業國際渠道宣傳不夠
服務外包正成為推動中部地區經濟快速發展的新亮點。服務外包產業梯度轉移進程加快與城市轉型升級同步推進,是2014年服務外包區域發展的最大特點。武漢、合肥、南昌、長沙、西安、重慶等中西部城市憑借日益完善的基礎設施、優越的區位、資源與成本優勢,以及“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催生的新機會窗口,吸引了微軟、NEC、IBM等世界500強、全球軟件20強及其他眾多國內外知名服務外包企業入駐,成為服務外包企業轉移和投資的理想城市。2014年中國服務外包企業十強中,湖北、河南榜上有名。
(五)旅游服務貿易發展趨勢良好,但市場導向程度較低
中部地區近年來旅游服務貿易取得了良好的發展。2014年,中部地區入境旅游人數由2008年的640.25萬人次增長到1381.17萬人次,國際旅游外匯收入由2008年的24.31億美元增長到61.37億美元,在全國的占比為11.3%。安徽入境旅游人數達405.1萬人次,國際旅游外匯收入達19.6億美元,均居中部第一位,依次為安徽、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山西。
二、中部地區發展服務貿易的路徑分析
(一)創新思路,建立有效的服務貿易協調促進機制
立足中部地區實際,切實把發展服務業與服務貿易擺上重要戰略位置,探索符合市場經濟要求、適合中部地區服務貿易發展所需要的促進手段與政策措施。首先,加大對發展服務貿易的資金投入,加強對發展服務貿易的宣傳力度,搭建服務貿易促進平臺,開展一系列服務貿易促進活動。其次,從體制入手,盡快制定并實施中部各省服務貿易發展規劃,科學管理、協調和指導中部地區服務貿易的發展。制定服務貿易出口發展戰略規劃,扶持重點行業,發展重點項目。
(二)增強國際服務外包承接能力,形成區域核心競爭力
充分發揮中部城市智力資源密集,商務成本相對較低的優勢,積極發展國際服務外包產業。首先,中部地區要把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成中部地區擴大開放、構建內陸開發型經濟高地的突破口,從而形成服務外包與對外開放聯動發展格局。其次,因地制宜地選擇重點發展領域。要根據中部各地服務外包發展的資源優勢,選擇發展重點,培育一批有競爭優勢的服務外包企業。第三,加強城市間的交流與合作,逐步形成錯位發展、有序發展的格局。形成以武漢、南昌、合肥、長沙四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為主體,其他鄭州、太原一些具發展優勢與潛力的城市為支撐的共同發展格局。
(三)培育服務貿易自主出口品牌,增強國際影響力
從中部地區的生產性服務業看,目前缺乏知名品牌。企業應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培育打造服務品牌。首先,要加大資金的扶持力度,打造一批主業突出、擁有核心競爭力、能夠參與國際競爭和發揮骨干作用的服務企業與企業集團。其次,要把扶持服務貿易自主出口品牌作為中部地區實施品牌戰略的一項重要內容。支持企業品牌建設和國際認證。鼓勵企業爭創名牌,積極培育典型,充分發揮其示范引領效應。
(四)加強區域經濟合作,建立健全合作機制
要實現中部崛起,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就必須強化中部區域力量的整合。首先,健全合作機制。構建區域合作組織框架,為區域合作搭建平臺。強化政府在區域合作中的統籌、指導、協調與服務職能。其次,加強與東西部地區多層次的多邊合作。借鑒上海自貿區發展服務貿易的經驗,擴大與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等地區的合作交流,積極參與泛長三角、泛珠三角產業分工與合作,穩步承接沿海產業轉移,加快建設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第三,深化中部地區省際合作。抓住國家構建長江經濟帶、建設長江中游城市群的契機,促進中部地區相關省市的合作,實現聯動發展、互利共贏。
(五)重視服務貿易人才的培養,提升專業人才素質
中部地區應高度重視服務貿易專業人才的培養,建立健全服務貿易人才信息庫與人才服務機構。加快引進和培養國際貿易、信息技術、物流管理、服務外包、旅游服務等現代服務業人才及復合型人才。堅持把專業人才隊伍建設作為產業發展的核心動力,充分利用國內外培訓資源,拓寬人才培養渠道,創新人才培養體制,培養一批高層次服務貿易人才。創造有利于人才發展的環境,積極引進高端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加強對海外人才的引進力度,壯大創新型服務貿易人才隊伍,提升從業人員的整體專業素質,增強中部地區服務貿易在國際上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馬澤平:《中部地區現代服務業發展現狀及深化對策》,《商業時代》2013年第19期.
[2]盧瑋:《提升中部地區服務貿易的路徑分析》,《經濟視野》2012年第12期.
[3]李麗:《湖北服務貿易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湖北社會科學》2013年2月.
作者:田俊芳 黃輝 單位:武漢紡織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