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合作發展路徑下服務貿易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京津冀服務貿易發展現狀
1.1京津冀服務貿易規模
2003-2012年京津冀服務貿易總體規模不斷擴大,占全國服務貿易比重持續上升。北京服務貿易的進出口額2003年為162.24億美元,2012年增長為1000.2億美元,已占到全國服務貿易總額的五分之一;十年間天津服務貿易進出口額也增長了2.4倍,2012年服務貿易總額達到了157.3億美元,已位居全國第七位;2012年,河北省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為45.45億美元,同比增長36.97%,雖然河北省的服務貿易在全國還處于落后水平但其已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
1.2京津冀服務貿易結構發展特點
北京市作為全國政治、經濟的中心,其服務貿易發展規模居全國前列。2012年北京市服務貿易額占全國服務貿易總額比重已超五分之一。全市GDP的增加值超過四分之三都是由服務業創造的,近年來新興服務業發展較快,金融保險業、通訊郵電業、文化宣傳業等行業生產總值均已占到全國的30%以上。同時截至2012年底,北京市有500多家企業直接參與國際離岸服務外包,服務外包這種新的貿易方式在北京蓬勃發展起來。天津市服務貿易在2003到2012年間保持穩健發展,年均增長速度為20%。天津憑借區位港口優勢,在運輸服務和旅游服務等傳統服務貿易上一直保持著較強的優勢。新興服務貿易近年來也有很好的發展態勢,2012年天津市通訊郵電業出口比2003年增長35.37倍,金融業出口增長1.45倍,咨詢服務出口增長1.22倍,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出口也增長了0.53倍。文化創意、影視動漫、新聞出版、現代中醫藥、物流運輸等20個品牌和項目將成為天津市服務貿易未來發展的方向。河北省服務貿易總體規模始終偏小,2012年河北省服務貿易總額僅占全國服務貿易比重的1%,占全省GDP的0.11%。由于河北省勞動力成本低廉,因此河北省的服務貿易行業主要集中在勞動密集型和資源稟賦型,如運輸、旅游、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等,但在技術、資金和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發展上卻略顯薄弱。與北京和天津相反,河北省新型服務貿易發展滯后,2012年河北省的金融保險業、計算機和信息服務業、通訊郵電業等新興服務貿易總額僅占全省服務貿易額的6.4%。
2京津冀服務貿易合作發展的可行性及定位分析
京津冀總人口約1.2億,構成龐大的消費群體,其市場容量占全國市場總容量的10%以上,為服務貿易打下良好的合作基礎。雖然京津冀三地服務貿易發展存在較大差距,但它們均具有各自的優勢產業,三地的服務貿易合作對各自的優、劣勢進行了有效互補,使彼此產業結構更緊密的融合在一起。對于京津冀三地來說,形成區域服務貿易合作的關鍵環節是如何通過有效協商達成協議。
2.1在京津冀合作發展中
北京市的定位北京市在政治、經濟、科技、信息、人才等方面具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所以應著重發展高端技術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a.發展教育服務貿易。北京是我國的文化中心,其教育水平在全國領先,這些都為其教育服務貿易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北京市教育資源質量高,而價格卻相對較低,使北京具有國際教育服務貿易的強勢競爭力。b.發展信息傳輸服務貿易。北京市不僅具有豐富的信息資源,同時還擁有一流的信息基礎設施,信息傳輸服務業在北京的高速發展為北京市經濟的增長貢獻度頗大。c.發展金融服務貿易。金融國際化和自由化的進一步加強,使全國的金融資源集聚于北京市,北京已成為金融信息的交流中心,決策壟斷優勢明顯。北京市需進一步對金融服務貿易的創新力進行完善和提高,發展多層次的競爭性金融市場體系,提高國際競爭力。d.發展文化服務貿易。北京獨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和商業文化與其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及豐富的民俗文化內容是分不開的,全國文化產業的發展趨勢都一直受到北京文化產業的影響和引導。北京將打造多層次的文化產業貿易涵蓋現代會展、影視、演出服務、新媒體服務和版權服務等,以本土文化品牌開拓國際市場。
2.2在京津冀合作發展
中天津市的定位天津市作為港口城市資源優勢明顯,其已成為區域經濟資源對外流動的樞紐為京津冀地區的經濟資源流動提供便利:a.發展物流服務貿易。天津市作為渤海灣的一顆明珠先天具有發展現代物流的區位優勢。京津冀協同發展下,天津港聯合河北省內各港口,進一步貫通業務,使轉口貿易和各項航運服務得到更好的發展空間。通關便捷、服務高效、監管規范、港口的保稅功能和物流功能更加有效的銜接,國際中轉、配送、采購、轉口貿易等功能進一步增強,這些都將隨著天津港被建設成國際一流口岸而逐一實現。b.發展金融服務貿易。天津以建設國際金融運營中心為目標,重視發展區域服務機構,與北京聯合起來共同構建多元化、多功能、多層次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以適應其北方經濟中心的地位。c.發展服務外包。天津擁有國家級的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保稅港區,具有適合服務外包生存和發展的國際化環境。天津將其產業發展重點確定為擴大軟件外包出口和發展業務流程外包,從品牌、市場、環境、人才等方面將服務外包產業做大做強,充分發揮其輻射帶動作用。
2.3在京津冀合作發展
中河北省的定位河北省服務貿易發展速度慢、層次低,在高端服務貿易方面與京、津兩大城市無法相比。但其可以憑借資源、區位和低成本的優勢,著重發展勞動密集型服務貿易,大力發展旅游業和商業服務業。河北省也是京津冀地區發展對外服務貿易的人力資源儲備庫,這得益于其在人力成本和商務成本上的比較優勢。a.發展商業服務貿易。河北省主動對接京、津兩地商業服務,鼓勵京、津大型商業連鎖企業、批發市場在河北落戶,投資設立分支機構及建立產地型分市場,加強倉儲、配送、交易等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注重品牌建設,使現代采購交易平臺等服務功能進一步完善。b.開發特色旅游服務貿易。河北省擁有海濱海島、壩上草原、溫泉濕地、長城文化等獨特的優質旅游資源,這些資源又是京、津地區所缺乏的。近年來,京、津兩地對休閑度假、回歸自然的旅游產品消費需求日益增加,河北省的旅游項目正好滿足市場訴求,實現與京津旅游市場的差異開發和錯位發展。c.發展勞務出口服務貿易。由于河北省擁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所以國際工程承包業務在河北省發展迅猛,使富余的勞動力得到有效利用、價格低廉的優勢正是大量富余勞動力輸出出去的直接原因。隨著全民受教育程度的不斷提高河北省的勞動力素質也得到了普遍提升,勞務輸出開始逐步向智力型輸出轉化。
3京津冀服務貿易合作發展路徑選擇
隨著京津冀新一輪的合作框架協議的簽訂,三地區域合作的深度和廣度不斷加大。但目前其區域合作步伐仍未跟上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區域發展的差距不斷加大。因此,在后續三地服務貿易合作發展過程中需要我們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思路,選擇合適的合作路徑。
3.1達成服務合作共識
京津冀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始終存在經濟發展不平衡、地區間相對獨立性較強、貿易部門聯系較松散等現象。這就需要加大區域貿易合作的優勢的宣傳力度,使各級政府部門、貿易管理部門以及各類服務企業充分認識到區域貿易合作的必要性,加強京津冀區域協調與配合,形成推動京津冀區域服務貿易協同發展的合力,達成合作共識,制定區域服務貿易共同發展戰略。
3.2規范服務資源
整合京津冀地區經濟資源豐富、政策優勢和區位優勢明顯,區域的協同發展需要合理的配置資源,避免資源浪費。要將北京的教育和科研資源、天津的對外港口資源、河北的人力資源等這些基礎條件有效地溝通和充分的利用起來,加強京津冀區域的有效合作。要建立一整套完備的服務貿易合作制度,加快制定相關法律法規來規范京津冀區域服務資源的合作,遵循經濟規律來整合資源,使經濟主體在市場的調節下有序運行。
3.3調整服務貿易結構
京津冀三地服務貿易發展參差不齊,尤其是北京的新型服務業更是發展得一枝獨秀,其發展水平與速度是天津和河北所不能及的。因此,京津冀一體化進程中,三地之間的有效合作必須要明確分工,確定以北京市為龍頭的帶動作用,發揮三地各自的比較優勢,進行錯位發展和分工合作,使區域內服務貿易結構進一步優化。
3.4樹立國際服務品牌
京津冀區域要根據整體服務貿易的發展重點和市場需要,明確確立一批有潛力的服務品牌,以培育企業的自我創新能力為出發點,在稅收、金融等方面對創新企業給予重點扶持,創立一批國際知名服務貿易品牌企業和產品,發揮品牌的集群效應,提高地區服務貿易品牌的知名度。
3.5擴大服務貿易開放領域加入世貿組織后
我國服務貿易領域逐步開放,目前服務業已成為外商投資的熱點。京津冀區域應充分發揮地緣優勢,加強與大型跨國公司特別是世界500強企業的合資合作,改善環境、優化條件吸引跨國公司將研發中心設立在在京津冀區域內,利用技術外溢效應汲取國外先進的組織方式、服務技術和管理經驗。
作者:程穎慧段鑄單位:河北金融學院經濟貿易系河北金融學院保險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