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電子商務下物流管理創新途徑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國內物流行業發展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當前要正確認識到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管理創新的重要性,全面分析物流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通過提高政府重視程度、創新物流組織架構、注重發展物流金融、培養高素質物流管理人才等多種手段來提高物流管理質量與水平,推動物流行業又好又快發展。
關鍵詞:電子商務;物流管理;創新途徑
相比傳統的物流管理,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物流管理依賴于網絡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為廣大用戶提供安全、高效、快捷的物流服務,進而為物流企業爭取更多的經濟效益。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物流管理創新主要由客戶驅動,根據客戶的實際需求來制定服務計劃,提高物流信息數據的搜集和管理質量。
一、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管理存在的問題
1.缺乏先進設施設備
盡管國內在物流包裹、通訊設備、交通運輸以及倉儲設施等領域都得到快速發展,但相比西方發達國家,這些基礎設施仍存在諸多不足之處,如,重復建設問題嚴重、兼容性和系統性差等。
2.信息化水平偏低
相關調查顯示,國內物流管理整體信息化程度偏低,尚未完全實現自動化操作,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不同區域、部門和行業尚未完全掌握和運用信息化技術,政府也沒有對信息化技術的支持與引導。最明顯的就是物流管理信息系統不完善、交換數據缺失、應用技術不足、資源數據平臺有限等。相比西方發達國家,國內物流管理機制尚處初級發展水平。
3.缺乏高素質專業人才
國內物流管理人才多為宏觀管理層人才、企業管理人才,缺乏掌握經濟貿易知識、物流運作知識的復合型、綜合性人才。其次,還缺乏能熟練運用現代物流應用技術的物流人才,導致物流行業發展和創新步伐停滯不前。
4.專業化服務水平偏低
國內大部分物流管理企業多將日常工作重點放在貨物運輸、倉儲等環節上,忽視了服務的重要性,沒有意識到增值服務建設重要性,導致服務水平、服務范圍十分有限,影響各項職能的協調性,影響物流行業發展成效。
二、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物流管理創新具體對策
1.政府應提高重視程度
物流管理創新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政府的支持與指導,作為政府,應加大對物流行業的政策扶持力度,為企業發展夯實基礎。首先,注重完善物流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做好立法工作,明確不同部門的職責、權限,引導不同部門之間相互合作配合、互相協調,立法工作不僅要提高物流管理的專業化、規范化,還要為物流行業企業的長遠發展制定信息資源標準,構建信息采集、處理與服務制度,并基于此構建完善的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系統,為物流管理創新改革提供強有力保障。要注重發揮先進信息技術的作用,提高物流管理智能化、數字化、信息化水平。政府應加強政策扶持力度,進而鼓勵和引導更多的社會資金投資物流行業發展。其次,物流管理的創新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完善的基礎設施設備,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導致傳統的物流基礎設施設備無法滿足當前物流管理行業的發展需求,作為政府,應加強政策、資金支持力度,為物流企業的創新改革提供完善的設施設備保障,并未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物流管理行業建立完善的物流網絡體系。還要注重搭建系統、完善的物流信息共享平臺,實現物流信息共享,并能有效整合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實現全部信息資金的集中,致力于構建全球、全國性的交易平臺。另外,因為不同部門具有不同的權限、不同的職能,因此,在制定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管理政策、法律法規過程中多會發生效率低、問題無法解決的情況,所以,要加強立法工作,致力于為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統一的物流市場標準,防止出現多頭執政問題,確保國內物流市場健康高效發展。
2.創新物流組織架構
國內物流行業企業規模小、分散性強,具有組織機構靈活、決策靈活等優勢,但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企業業務范圍持續擴大、規模也在不斷壯大,如此使得物流網絡變的復雜,最終增加物流發展難度系數。基于此,為了推動物流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必須創新物流組織架構,應結合實際情況來構建職能一體化的組織架構,做到堅持以高層物流經理為領導,實現對企業采購、儲運、配送與管理職能的有效統一,進而能夠有效整合分散的物流資源、提高物流運作的協調性,實現物流企業的一體化發展。另一方面,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社會各界對物流的物流需求不斷加大,采用智能化的物流管理模式勢在必行。為一改傳統手工臺賬的弊端,應注重構建電子倉儲管理系統,實現對信息數據的實時查詢。為了保證物流效率與水平,還要注重通過運輸配送管理系統來優化物流配載與路徑,縮減物流配送時間的同時,也能提高物流效率與水平。還應注重汲取西方發達國家先進的物流管理經驗,增強自身實力與市場競爭力。
3.注重發展物流金融
物流金融能夠為物流管理行業發展夯實物質基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應注重拓寬物流企業融資渠道,為企業爭取更多的投資主體,進而提高融資成功率。其次,整合資金利用率,減少上游企業應付款期限,并科學規劃下游閑置材料、產品靈活性。另外,最大限度降低企業融資風險,加強對資金流向的有效監控。
4.培養高素質物流管理人才
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物流管理企業發展需要創新型、復合型、綜合性人才,推動傳統物流管理朝著專業化、智能化方向發展。當前,物流管理企業應注重多渠道培養人才。首先,注重提高人才準入門檻,通過校園招聘、社會招聘公開引進一批創新能力強、學歷水平高、專業素養水平佳的高素質人才來優化當前物流管理人才隊伍。其次,高校是培養專業人才的主要陣地,政府、企業應正確認識到高校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政府可賦予物流協會相關權利,讓其引導高校增設相關物流管理專業;企業還可深化校企合作模式,與相關高校建立“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根據自身發展需求來有針對性培養物流管理人才。高校應自覺肩負培養專業人才的責任,結合實際情況設置物流管理專業。其次,物流企業應加強人力資源培訓,引導企業職工及時掌握物流管理新理念、新技術和新方法,提高物流管理人員職業能力與素養,進而全身心投入到物流管理創新發展工作中去。
參考文獻:
[1]劉金生.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物流管理創新策略分析[J].魅力中國,2016(19):119-121.
[2]胡萬達.基于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現代物流管理創新研究[J].質量探索,2016(04):103-104.
[3]郭啟蒙,周志坤,楊俊敏.淺談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管理的創新途徑[J].商品與質量,2019,(15):23-25.
[4]趙愛香.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管理創新發展路徑研究[J].改革與戰略,2016(12):67-70.
[5]陳娟娟.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的創新[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版),2019(14):213-214.
作者:周靜 張文 單位:銅仁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