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電子商務課程教學改革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社會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日漸增長,而高職院校承擔培養電子商務人才的重任。現對目前高職院校電子商務課程教學與社會需求不對接的現狀進行反思,來探討電子商務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意見,希望對高職高專的電子商務課程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職院校;電子商務;課程教學改革
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以互聯網為基礎的電子商務更是迅猛發展,市場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高職院校承擔著向社會提供掌握一定電子商務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畢業生的重任。[1]本文從目前高職院校電子商務課程教學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為出發點,提出高職院校電子商務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
一、電子商務課程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專業教學團隊不足,不能滿足市場對電商人才的需求
高職院校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近些年才開設電子商務專業的,一線的教師隊伍建設情況令人堪優,很多教師都是來自計算機或管理類的教師,還有一些是”半路出家”轉型過來的,沒有受過系統的電子商務培訓,更有一些是剛剛走出校門的畢業生,他們只是從學生到教師的角色轉變,無半點電商實踐的過程,[1]因此,這樣的教學團隊,致使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側重于理論的教學,而缺乏實踐教學,或者無法實現理論和實踐的較好融合。電子商務課程教學不單單需要理論知識,更需要實踐能力過硬的教學團隊。
(二)選用教材不科學,名聲大于實用
電子商務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是要培養復合應用型電商人才,而很多高職院校的電子商務教材的選擇,往往選擇標準以是否是國家級的教材、是否是“十二五”“十三五”規劃教材,主編的職稱、學歷如何,編寫團隊水平如何等因素,忽略了高職院校的教學目標和人才培養方案,往往選擇了“高大上”的教材,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出現中看不中用的現象。因此,編寫一套具有較高理論水平和實踐技能為出發點的高職電子商務類教材已迫在眉睫。
(三)課程設計不合理,缺乏創新意識
理論與實踐結合是高職電子商務課程的主要特點之一。其中,理論課是通過教師向學生講授和傳達課程基本概念、理論為主要內容,讓學生懂得該課程的理論內容,為后面的實踐課的開設奠定理論基礎,實踐課則主要是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兩類課程相輔相成。當前,高職院校由于電子商務課程整體設計不合理,缺乏創新,仍然是以教師為中心的一種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側重于理論的傳遞,而實踐課的安排偏少或者不合理,很多老師喜歡以布置作業代替實踐,而作業的內容上,多是課程的基本概念、理論的機械運用。對學生來說,雖然有一定的復習鞏固課程的作用,但是老師設定的作業,缺乏創新,真正讓學生實際動手進行電商實踐的作業不多,從而也限制了學生自主設計和創新的權利,沒有真正做到“學以致用”,致使學生的學習效果不理想。
(四)實踐教學往往流于形式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的電子商務專業實踐教學都是在學校的實驗室或模擬軟件上進行模擬操作和練習。很多學校往往只是象征性地搞個機房,配些模擬軟件,所進行簡單的操作,也僅讓學生應用網絡在淘寶、京東等這些大型網站上瀏覽、在論壇上發貼、注冊郵箱等,教學模式嚴重缺乏電子商務實際運作的模擬以及實際的操作環境,使很多學生潛意識里把電子商務理解為網絡上買賣商品的行為,[2]實踐教學往往只是一種形式上的所謂實踐,華而不實,而沒有體現出電子商務實踐教學的真正意義。
(五)缺乏真正走進企業的環境和機會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還缺乏走進企業的環境和機會,學生僅停留在理論和簡單的校內實驗室是遠遠不夠的,要想讓學生真正掌握并學會運用電子商務知識并解決實際問題,[2]學生必須到真實的企業中去,才能得到真正的實踐鍛煉機會。實際上,很多高職院校的校企合作,往往都是形式大于內容,或者僅停留在簡單的、表面的企業頂崗實習的校企合作形式上,對于真正的電子商務實踐來說,都應該是以企業平臺為基礎,讓學生到企業參與實際的電商操作,在真實的企業中積累實踐工作經驗。
二、改進高職院校電子商務課程教學的幾點建議
(一)多途徑培養師資,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提高電子商務專業教師理論和實踐水平,重視教師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培養,是進行電子商務教學改革的關鍵。電子商務領域的迅猛發展,新的技術、商業模式、市場問題層出不窮,作為電子商務課程的專業教師更應該不斷地學習和充電,提高自身的理論知識水平,在強大的理論基礎下,才能在實踐課程中有所創新和建樹。[3]學校也應加強教師的進修、學習,也可根據需要將企業優秀的專家請進學校,給學生做講座,同時將教師分學期送出去,送到企業一線,去切實體驗電子商務的具體操作流程,掌握最新的電商信息和發展趨勢。所謂“名師出高徒”,只有教師的專業技能提高了,才能對學生的理論和實踐提供更多幫助。
(二)組織有關人員編寫適合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的校本教材
高職院校應組織專門的人員和部門編寫教材,根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市場需求成立教材編寫委員會,委員會的成員,不能只看學歷,還應該考慮其社會實踐能力。因此,該委員會的成員應多樣化,不僅要有一線教師、學生代表,還應該有懂經濟、計算機、管理等學科的專家教授,以及企業專家等組成,認真聽取各方建議,這樣編寫出來的教材才能更好地適應教學實際的要求,充分體現電子商務學科的特點,突出其針對性、應用性、實踐性和可操作性。
(三)改革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果
電子商務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因此,針對電子商務課程理論與實踐不可分割的特點,應該設計合理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技巧”,改變傳統的老師填鴨式的講解理論、學生被動聽課的模式,還應加強案例教學、分組模擬、企業真實運作等教學方法。我們不但要求學生掌握電子商務的相關概念、理論,互聯網技術等,還要求學生學會運用各種電子商務技術的應用,更應該學會如何解決實際問題,并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去理解、掌握理論知識。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我們想要的教學效果。[4]
(四)豐富實訓方式,實現實訓實戰化
高職教育關鍵是實踐教學,這是最難,也是最重要的教學環節。為此,在實際的電子商務實訓中,應豐富實訓方式,把電子商務實訓課從課堂到實驗室,再到真實的電商企業的模式,將第三方電商平臺及崗位引入課程教學中來。比如依據學生在實訓過程中的表現、工作業績等來代替學分等形式。[4]把實驗室里模擬的實踐轉變成企業真實的實際操作,通過真實的企業實踐,實現實訓實戰化。
(五)校企共建合作實習基地,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
高職院校應努力共建合作實習基地,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在引進企業新的理論和電子商務最新動態的同時,積極走出去,深入到各大電商企業洽談相關的合作和實訓事宜,以多種形式進行校企共建合作實訓實習基地,實現校企合作常態化。作為高職院校,應根據其人才培養目標、社會發展、市場需求等要求,在加強理論學習的同時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通過建立校企合作的方式,達到“雙贏”的新局面。[5]
三、結論
經濟的快速發展,互聯網下電子商務的急速崛起和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大,這些對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改革都提出了新的挑戰,高職院校的電子商務課程教學改革任道而重遠。
參考文獻:
[1] 池金玲.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實踐教學研究[J].宿州學院學報,2012(11):98-100.
[2] 谷曉川.高職院校電子商務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28):194.
[3] 夏青松.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J].電子商務,2014(9).
[4] 韓靜,宋馬林.高職電子商務校企互融實踐教學模式研究[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2):37-39.
[5] 許煒.“互聯網+”時代的中職校園電子商務創業型實踐教學模式探索[J].現代職業教育,2015(4).
作者:張欣 單位:宿州職業技術學院 經濟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