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電子商務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在國內一家知名的電子商務網站上購買一件普通的消費品,從注冊到訂單確定要花近兩個小時的時間。中國的網民們正是以這樣一種頑強的耐力接受著中國的電子商務。
目前,我國網上商店已達600家左右,網民在一臺電腦前的購物選擇余地不可謂不大,但有多少人能滿意購得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呢?
日前中央電視臺信息部、《中國經營報》、《北京青年報·IT時代》、《計算機世界》、《中國經濟時報》和拉拉手電子商務網()聯手推出了“中國首屆網上購物測試”活動,200名網民在20個省市從互聯網上分別訂購25家網站的在線商品,這25家網站都是國內相對影響較大的電子商務網站。
這次測試在技術上絕不是權威的,但卻多少能反映出我國網上購物的現實水平。
此次網上購物反映出以下10個特點:
1.網上商店數量增長快據統計,到日前為止,我國共有網上商店600家左右,所銷售的商品五花八門,從大米、啤酒等生活日用品,到家電、電腦、汽車、住房,琳瑯滿目,涵蓋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同去年“72小時網絡生存測試”時的情況相比,不可同日而語。
2.離開京滬穗,購物多無效網上商店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從網上商店的數量上來看,北京遙遙領先,占30%。其次是上海和廣州。相比較而言,北京的網上商店購物環境最好。北京選手網上購物的成功率在90%左右,上海網民網上購物的成功率為89%,收到商品的時間一般為5-8天。廣東、深圳、天津等地也有選手收到了訂購的商品。而參加測試的其他省、市、自治區則沒有這么幸運,到測試結束時,大多數網民都沒有收到定購的商品。
3.網上商品價格參差不齊根據拉拉手比較購物網站的最新統計,目前中國網上商店商品的價格差距較大,主要成交類別商品價格最大相差40%。很多網站把價格定位很低,主要目的在于促銷。
4.貨架很大,品種太少總體上看,我國網上商店商品琳瑯滿目,但相對大多數網站,品種還是太少。這次測試活動中,網民訂購的商品既有保健品、日用品、書籍、光盤、照相機、微波爐、小家電、文具,也有音響、傳真機、手機、洗衣機等大件商品。在測試的網站中,當當書店的品種最多,為25萬種。但許多測試者反映,在一些網站上,自己中意的商品太少。
5.網上商店服務的地域性差異大
網上商店在本地和外地的服務有較大差異。從統計的數據可以看出,這種差異比傳統的商業企業大得多。有的網站北京網民1天就可以收到商品,而同時下訂單的河南、湖南、廣東、河北網民在測試活動結束時都沒有收到貨品。另一家網站,北京網民有的4天內可收到貨品,廣東則需要8天,而重慶的選手在測試活動結束時也沒有收到。
6.“貨到付款”受青睞,發票問題須重視
85%的網上商店采用“送貨上門,貨到付款”,但不是所有的商品和地區都這樣。網上商店自己送貨,一般免收運費,而通過快遞公司或產品提供商送遞的商品,消費不滿一定金額的,則要向用戶收取5-8元不等的運費。6.2%的網民采用匯款、銀行卡支付,19.8%的網上商店采用掛號郵寄、EMS等送貨方式。在測試的網站中,只有一家需要“上門取貨”。35%的網上商店在“送貨上門,貨到付款”后,沒有給消費者發票或發票金額不足,需要消費者提醒補寄。
7.客戶服務還算滿意72%的網上購物者認為,網上商店在支付配送、退換商品、服務態度、售后服務等方面優于傳統的商家。45%的網上購物者認為,在購買IT、家用電器時,網上商店在技術支持、有關商品性能、使用等的解答方面不如傳統商家。有些網上商店干脆把這種服務轉移給另外的傳統商家。
8.78%的網站沒有兌現服務承諾
眾多的網上商店做出了服務承諾,但78%的網站對配送速度的承諾都沒有兌現。
9.網站對訂單的反應速度參差不齊
被測試的網站對網民訂單的反應速度大不相同,反應最快的網站時間是5分鐘,而最慢的要4天。有部分網站至今沒有回應。
10.網站建設有待進一步提高對所測試的網站“連接速度”一項,37%的網民認為“快”,16%認為“慢”,47%認為“中”。對所測試的“網站界面”一項,37%的網民認為“好”,8%認為“差”,55%認為“一般”。對所測試網站“易用性”一項,42%的網民認為“好”,17%認為差,41%認為“一般”。
對所測試網站的“商品描述”一項,8%的網民認為“詳盡”,8%認為“不清楚”,84%認為“一般”。
從以上測試結果看,中國網上購物還有如下幾大難題需要解決:
網站設計方面:交易流程不夠清晰,對于初次購物的網民是很大的限制因素;商品介紹不夠詳盡細致,有些缺少圖片或者圖片提供無法直觀了解商品特性;網站的連接速度太慢,需要對硬件設備升級和擴容。
配送環節方面:盡量建立網上商店自身的配送體系;供應商配貨不及時,有時容易出現缺貨情況;應提高配送環節的技術含量。
支付環節方面:網絡安全有待加強;貨到付款時出現的找零、發票缺失現象嚴重,有待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