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電子商務物流管理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電子商務物流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我國電子商務市場近來獲得了飛速發展,但物流配送問題對電子商務發展的制約作用顯得越來越明顯,而中國郵政的特點正好可以彌補電子商務的物流配送問題。本文從電子商務的現狀出發,仔細分析了郵政物流的競爭環境,提出了郵政開展第三方物流的主要思路。

關鍵詞:郵政電子商務第三方物流

一、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現狀

(一)我國電子商務總體發展情況和特點

1、總體發展情況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始于20世紀90年代初,近幾年我國電子商務獲得了迅速發展,從以下數據即可看出:1996年中國互聯網用戶為10萬,1999年互聯網用戶為400萬,增長了40倍,2000年達到2225萬,增長了200多倍;截止到2005年6月30日,我國上網用戶總數為10300萬,比上年同期增長18.39%,上網計算機達到4560萬臺,比上年增長25.6%.

2004年,中國互聯網服務市場規模達到292.3億元,增長30.4%.其中,2004年中國互聯網基礎業務總體市場規模達179.29億元,其中互聯網接入業務市場規模達到148.2億元,占互聯網業務總體市場規模的82.66%.

統計顯示,2004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累計達到4400億元人民幣。其中,上海電子商務的年交易額達到743.19億元,同比增長47%,北京、廣州的電子商務年交易額分別為666億元和230億元。2005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有望突破6000億元人民幣,電子商務市場“錢”景誘人。

2、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特點

第一,理性思維明顯增強,開始實行定性模式向創新模式、由熱浮燥向冷思索、由注意力經濟向購買力經濟等的戰略轉變.

第二,沉睡的雄獅紛紛涉足,實業網站開始崛起。

第三,整合理念得到重視,復合型人才開始搶手。

第四,網站建設迅猛發展,大眾化程度明顯提高。

(二)基礎環境建設情況

1、基礎設施情況我國電子商務的基礎設施建設在過去取得了重大成就,主要表現在國內主干網帶寬有了較大的擴展,個人和企業上網費用已經開始大幅下調;網民和企業對網絡環境已經從改變速度慢和價格高的要求進一步提高到要求保障服務質量,對于網絡服務已經開始進入更具體和更務實的發展階段。

2、網絡建設連接情況1994年9月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建設啟動,同年10月,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啟動。1995年1月,中國電信開始向社會提供Internet接入服務,同年4月,中國科學院啟動百所聯網工程。在此基礎上,網絡不斷擴展,形成了中國科技網(CSTNET)。1996年1月,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全國骨干網建成并正式開通,同年9月,中國金橋信息網(CHINAGBN),向社會提供Internet接入服務。

1997年,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中國科技網(CSTNT)、中國教育計算機網(CERNET)、中國金橋信息網(CHINAGBN)實現了互連互通。

3、立法情況我國在研究國際先進經驗的同時,結合中國國情,在立法方面進行了積極有益的探索,初步制定了一套有中國特色的電子商務法規:

1996年2月,國務院第195號令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1997年5月,國務院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國互聯網絡域名注冊暫行管理辦法》;1999年8月,信息產業部《電信網間互聯管理暫行規定》;同年,《國家電子商務發展總體框架(初稿)》擬就,報國務院審批;2000年9月25日,國務院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和《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2004年8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

(三)2005年上半年全國網上購物成交額達100億元因特網越來越廣泛滲入人們生活。上半年全國網上購物成交額累計達100億元,僅通過網絡購買的手機,就在300萬部以上。

據統計,2004年,我國進行網上購物的因特網用戶達到2000萬,其中網上支付的比例接近一半。電子政務、電子商務、遠程教育等都在深刻地改變著人們工作和生活。如今,因特網已成為現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對于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推動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具有重要意義。

因特網自1994年進入我國以來發展迅猛。截至上半年,全國上網人數達到1.03億,居世界第二位。聯網計算機達到了4560萬臺,互聯網國際帶寬達到82671兆,我國網站數量達到67.7萬,IP地址總數達到6830萬個,還有上萬的內容服務提供商。

(四)電子商務模式電子商務模式逐漸趨向多樣化,目前主要有企業對企業(B2B)、企業對消費者(B2C)。

二、第三方物流與電子商務的關系“成也物流,敗也物流”來形容電子商務與物流的關系是最恰當不過的了。可以說,電子商務是信息傳播的保證,而物流是執行的保證,沒有物流,電子商務只能是一張空頭支票。

電子商務是利用當代計算機技術、網絡通訊技術、多媒體技術、Internet、Intranet、Extranet等技術實現各種商務活動的電子化、信息化、數字化、無紙化和國際化,簡單的說就是指借助互聯網(譬如:利用電子郵件(E-mail)、電子數據交換(EDI)、電子轉帳(EFT)、交易事物處理(TransactionProcessing)、聯機服務等)進行的各項商務活動。電子商務的出現,在最大程度上方便了終端消費者。他們不必再跑到擁擠的商業銜,一家一家地挑選自己所需的商品,而只需坐在家里,在互聯網上搜索、查看、挑選,就可以完成他們的購物過程。但試想,如果他們所購的商品遲遲不能送到,那消費者還會選擇網上購物嗎?因此缺少了現代化的物流技術,電子商務給消費者帶來的購物便捷等于零,消費者必然會轉向傳統購物方式。物流是電子商務的重要環節,網上下單和支付只是完成了商品所有權的轉移,商品實物能否順利、及時地到達用戶手中還要看是否有高度發達的物流。

譬如沃爾瑪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在線零售銷售商就用第三方為它的電子商務提供物流服務,這家物流公司建造了一個100萬平方英尺的配送中心,專門為沃爾瑪的電子商務提供具體的服務,內容包括訂單管理、訂貨處理,以及訂貨的送貨、倉儲管理、一般的發運、另外付款的處理、客戶的服務、退貨的處理等。在中國國內,以8848購物網站為例,其庫存調度主要是委托第三方來完成,他們的網上商店像一座超級市場,商品品種幾十萬,很小一部分是買斷的,其他都是做,商品采購也多是通過第三方。

因此,電子商務的發展離不開物流的支持,物流必須與電子商務同步。電子商務時代商品買賣的范圍空前擴大,買賣方式徹底更新,物流經營活動就成為一項重要的服務性業務。

三、郵政物流內外部環境分析

(一)我國第三方物流市場競爭者

1.由傳統運輸公司或倉儲公司演變的區域性物流企業主要是指地區的商業儲運公司,他們一般依托原來的倉儲系統,并擁有自己的車隊,在本地區提供基本物流務和部分增值服務。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他們也開始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以適應客戶的需求。個別的企業,隨著不斷的積累,也能做得比較出色。如成都的商業儲運公司已成為多家外資企業(寶潔、飛利浦、納貝斯克)在西南地區的第三方物流合作伙伴。上海的商業儲運公司近期還參與了聯合利華在中國的投標。

2.由某一傳統領域全國性的國有企業演變成的物流企業如中外運(Sino-Trans)、鐵路系統、中遠(Cosco)、中儲等。他們在各自的行業、領域處于壟斷或領先地位,規模都比較大,資金實力較雄厚,且物流設施比商業儲運公司要好。雖然他們是全國性的公司,但地方的子公司都是獨立核算,因此,除非是很大的客戶,多數客戶很難享受到較為全面的配合和統一的協調。這類物流企業一般都能提供全部的基本物流業務和部分的增值服務,但價格較商業儲運公司稍高。除了象中外運、中遠這樣的已有多年的涉外經營經驗的企業,其它的服務商在觀念上還是比較落后,且效率也不是很高。

3.大型外資跨區域物流企業雖然由于政策法規的限制,目前這類外資物流企業在絕對數量上不多,但他們在物流行業中還是有著相當的影響力。在新設備投資(特別是IT方面)、資金實力、人才、觀念、經驗和管理方法上,這些企業都有著較大的優勢。他們往往能夠提供較為全面的、跨地區的服務。但這類企業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的大城市,而且其服務對象主要是三資企業。個別的企業已滲透到內地,如寶隆洋行的物流網絡,已可覆蓋全國50多個城市。另外,由于要負擔他們的投資以及大量的人力成本(特別是外籍員工),他們的收費水平也是較高的。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物流企業并不擁有運輸車輛、倉庫等物流設施,它們主要是提供服務,通過轉租、聯營等方式尋求中方物流企業的合作。這樣,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國內的閑置資源,降低其固定資產的投入,從而可以大大降低運營成本;但另一方面,其中方合作伙伴的能力、收費以及雙方的溝通,也會給外資物流企業的服務質量和收費水平造成影響。

這類具有代表性的企業有寶隆洋行(EAC)、英之杰(Inchape)、海陸(Sea-Land)、新科安達、馬士基、華商、大通等。

4.新興內資跨區域的物流企業作為后進入市場者,多是順應市場需求和物流發展的趨勢而建立的。他們要想在市場中立足并求得發展,必得優于傳統企業之處,因此,新興物流企業的定位一般都是成為專業化的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者。要在短期內打入市場,規避物流設施投資大、回收期長的風險,很多新進物流企業都采取了非資產型的第三方物流模式。這類服務商的典型代表是寶供。其服務能力和水平與大型的外資物流服務商相近,但服務地域要廣些,不僅僅限于大城市和沿海地區。無論在業務規模、設備投資,還是在價格上,這些新興的內資物流企業,已開始具備與大型的外資物流服務商相競爭的能力。特別是在當地市場的物流運作上,這些公司更具有適應性和靈活性。但在服務或管理方法以及現代信息處理技術的應用方面還略顯不足。同時,由于資金實力的限制,這些服務商在許多當地的物流作業也并不完全依靠自身的資源。同樣,他們在當地的合作伙伴的能力和收費也影響著他們的服務和收費。

(二)來自國外物流企業的挑戰

中美WTO談判最為“驚心動魄”之處是圍繞分銷及其相關活動——物流與配送進行的多輪談判,這表明,中美兩國政府已經認識到分銷、物流與配送是企業市場活動的命脈,任何一方都不敢輕視。我國成功加入WTO后,物流領域與運輸服務和分銷領域一樣,將進一步對外開放。

國外物流企業紛紛看好中國物流市場的發展空間,面對龐大的物流市場需求和弱小的供應能力國外物流企業早已躍躍欲試。其中已有部分世界著名的物流企業先期進入了中國市場,參與國內物流市場的競爭,如快遞業巨頭UPS、FedEx、DHL和TNT,運輸物流公司馬士基、美國總統班輪等。目前還沒有進入中國市場的國際著名物流企業也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即將進軍中國物流市場。眾多已經進入國內市場的國際物流企業或與國內物流企業結成聯盟,或并購股權,組成專業化的物流企業,為客戶提供涉及全國配送、國際物流服務、多式聯運和郵件快遞等方面的專業化服務,它們憑借雄厚的資金、豐富的經驗、優質的服務、一流的管理和優秀的人才,占據了“三資”企業物流供給的大部分市場。

入世后,對外國服務業的市場準入政策非常寬松。物流業基本沒有入世寬限期的保護,澳大利亞郵政等物流企業已經搶灘中國內地市場,因此,我國的物流企業將要面臨著國外物流企業的巨大挑戰。

(三)中國郵政參與電子商務物流的主要優勢

面對制約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物流“瓶頸”,無論是已經利用電子商務開展業務的新型網絡公司,還是已經或即將向電子商務經營方式轉型的傳統企業,對此都已有高度的認識,也已出現了許多專業從事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的公司。中國郵政在參與電子商務物流配送方面有自己的獨特優勢,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遍布城鄉的郵政網絡與訓練有素的投遞隊伍。據統計,中國郵政在全國范圍內擁有郵政局所達到84000多個,郵運汽車約32000多輛,火車郵廂506輛,郵運飛機3架郵路22000多條,郵路總長度近300萬公里,基本形成了航空、鐵路、公路水路等多種運輸途徑綜合利用,相對獨立的快速郵政運輸網絡。中國郵政已經形成的四通八達覆蓋全國,連通世界的郵政網,在電子商務的物流配送上可以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其他從事電子商務物流配送服務的專業公司,基本局限在各大城市,對中小城市以及廣大農村地區顯得力不從心,一是投入太大,二是業務量太小。而中國郵政只需在現有條件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的投入,即可達到目的。因此我們認為,企業與消費害個人之間的電子商務模式(B2C)要在中國順利發展,離開中國郵政的參與,幾乎是不可能的。

第二,郵政企業所擁有的場地建筑物、姓名、地址等資源。全國各地的郵政企業基本上都擁有十分優越的場地資源,大部分網點都分布在居民生活區,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郵政企業所擁有的場地、建筑物資源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從事電子商務的物流配送十分需要利用這些中國郵政掌握的最充分的信息資源,

第三,中國郵政業已形成的巨大的無形資產。中國郵政屬于政府經營企業,長期以來形成了十分寶貴的無形資產,特別是“中國郵政”的服務品牌、郵政企業的信譽。獨特的“綠色”服務標記等企業形象,已在廣大用戶中產生了極大的影口向,對中國郵政參與電子商務的物流具有重要意義。中國郵政的無形資產是其他從事物流服務的企業在短時間內無法取得的。

四、郵政開展電子商務第三方物流的分析與思路

(一)物流對于電子商務中的意義

一個完整的電子商務交易過程一般都包含四種基本“流”:信息流、商流、資金流和物流。

物流是信息流、商流和資金流最終實現的根本保證,物流也是電子商務全過程中的關鍵環節,沒有商品或服務的轉移,信息流、商流和資金流也無法真正實現。

長期以來,人們把創造利潤的環節集中關注在生產領域,因此把在生產過程中節約物質消耗而增加的利潤稱作“第一利潤源泉”,把因降低活勞動消耗而增加的利潤稱作“第二利潤源泉”,而往往忽略因物流費用節省而增加的“第三利潤源泉”的存在。

在我國,目前物流過程中造成的浪費現象十分嚴重,一般商品的物流成本占商品總成本的40一50%左右,無效運輸、破損現象極為普遍,如陶瓷、玻璃的破損率達到20%,每年損失上億元。并且我國商品的物流效率也存在很大問題。目前,物流過程在我國工業企業中所占用的時間幾乎占整個生產經營過程的90%。如汽車零配件行業,大約只有4%左右的時間用于生產、加工,96%的時間用于原材料的購運和成品包裝、儲存及裝卸。企業產成品的高庫存量,長時間儲存是影響經濟效益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電子商務條件下,由于企業的營銷空間拓展到整個國內市場,甚至國際市場,中間商和最終用戶的購買方式將主要通過網絡來進行,對企業來說,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小的成本把商品或服務傳遞到目標顧客手中,是衡量一個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也是企業在電子商務時代謀求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

中國加入WTO后,國外許多專業從事物流服務的企業將進入中國市場,與中國企業展開“第三利潤”的爭奪戰,如果我國的生產企業和傳統物流企業意識不到這一點,那么在電子商務飛速發展的今天,物流解決能力的不足將會直接影響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二)郵政開展電子商務物流的主要困難

當然,對中國郵政來說,參與電子商務物流這樣一個全新的業務至少在目前還存在不少的困難,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市場觀念淡薄,服務意識不強。中國郵政是政府型企業,長期在政府的政策保護下壟斷經營,盡管在1998年郵電分營后,對自身的生存意識和市場意識有所加強,但總的來說,“官商作風”仍然比較明顯。

第二,“三流”分離。現有的從事郵政投遞和運輸的郵政網點之間“商流”、“信息流”和“物流”基本上是分離的,與現代化、信息化、社會化的物流體系還有很大差距。用以網絡技術為主體的現代信息技術把中國郵政分布在全國范圍內的營業網點“整合”成一個高效率、高可靠性的“三流合一”的物流體系‘是中國郵政參與電子商務物流的重要條件。

第三,現有的物流處理配送能力明顯不足。提供電子商務物流服務,要求物流企業有比較大的倉儲能力、非常高的物流處理效率和配送能力,而目前中國郵政盡管擁有7個一級中心局、63個二級中心局及133個三級中心局,但是現有的倉儲能力和物流處理能力與電子商務物流的發展要求還很不適應。即使在同一城市從事物流配送服務,中國郵政還存在一定的困難,如果要開展跨地區的配送服務,難度將更大。

第四,服務收費過高和對用戶要求過于苛刻。郵政資費的不合理將會影口向物流服務業務量的上升。除此以外,郵局對寄送的商品有嚴格的包裝要求,一般用戶都極為反感,特別是要釘木箱之類的話,實在強人所難,但中國郵政一直是要求用戶這樣做下來的。如果從用戶的角度考慮,中國郵政更應該從提高運輸、投遞水平、加強郵政紀律入手,盡量減少中間環節的包裝破損和遺漏。

(三)郵政開展電子商務第三方物流的主要思路

作為中國郵政,如何充分利用自己得天獨厚的競爭優勢,參與電子商務的第三方物流,既為百年郵政重新煥發青春找到出路,又為推進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是一個需要深入思考而又十分緊迫的問題。筆者認為,中國郵政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第一,選擇苦干個大中城市進行試點,組建第三方物流服務網。在試點城市組建郵政電子商務物流服務體系,應配備必要的運輸倉儲設施、通信工具和高素質的人才,并設置若干個配送中心實現被配送商品的集中與分發。為節省成本、提高效率,應盡可能因地制宜選擇低成本的交通工具,延長服務時間,真正做到全天候、門對門、低價格的服務。

第二,與有影響的、已開展電子商務業務的公司合作,為他們提供優質的物流配送服務,配送的商品開始可選擇圖書、飲用水、唱片、鮮花、禮品等,在這過程中一定要宣傳中國郵政的服務品牌,并在員工的著裝、服務規范上要嚴格統一,還應在商品包裝上突出中國郵政的服務標記。讓商家和用戶充分感受到中國郵政提供的高水平、高效率和價格合理的配送服務。只要樹立起有影響力的服務品牌,加上中國郵政已經存在的特殊的商譽,配送業務必將紛至沓來,郵政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當今配送服務奇缺的背景下,肯定是不可估量的。

第三,在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務成熟的情況下,推出郵政電子商務商店自營商品的配送服務,最大限度地發揮郵政配送網的作用。

第四,在試點城市取得經驗的基礎上向其它大中城市推廣,然后逐步地向縣城一級城鎮推廣,最終向農村普及。

第五,從BtoC向BtoB發展,使中國郵政電子商務服務體系成為全功能、全方位的電子商務物流服務提供商。

第六,引進和培養急需的高素質人才。在開展電子商務物流服務時,對各類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大約,具體包括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物流技術人才、市場營銷人才等創新型、復合型人才。一方面,要打破常規,不惜代價引進急需的人才,迅速提高郵政的自主技術研發、應用和生產經營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強對郵政職工的在職培訓,因為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知識經濟時代,只有強調“終身學習”才能適應新的需要。郵政職工必須克服自身困難,學習先進技術,適應網絡經濟時展的要求。

在電子商務時代即將到來之際,中國郵政擁有非常難得的發展機遇。在電子商務的第三方物流服務方面,只要郵政職工齊心協力,同心同德,積極參與,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優勢將會更加明顯,當越來越多的企業利用電子商務開展業務時,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中國郵政的電子商務物流服務體系成為他們最為理想的合作伙伴。

主要參考文獻:

[1]中國互聯網協會/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05年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R]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5.

[2]李彥萍、管政。中國第三方物流市場環境研究

[3]姚國章。郵政電子商務物流的發展思路[N]北京:中國郵政報2005.

[4]張文杰。電子商務下的物流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口县| 民县| 馆陶县| 瑞丽市| 库尔勒市| 滦平县| 柳林县| 屏东县| 施甸县| 剑川县| 咸丰县| 陆良县| 隆昌县| 荥阳市| 如东县| 安庆市| 双城市| 嘉义市| 乌鲁木齐市| 汝州市| 常熟市| 墨竹工卡县| 鹤峰县| 昌吉市| 湘潭县| 彭阳县| 上饶市| 教育| 盐源县| 民和| 元氏县| 桂林市| 磴口县| 广水市| 东乡| 浙江省| 渭源县| 咸阳市| 南皮县| 县级市| 仪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