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產業經濟學下文創產業發展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在經濟雙循環體系構建和完善的過程中,文創產業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也在不斷發展。作為我國經濟快速增長的關鍵力量,文化產業在完善和發展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部分發展性問題需要及時解決。本文主要從產業經濟學的角度分析國內文創產業的發展,深入探討文創產業的多種特點,并結合文創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部分問題提出相對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產業經濟學;文創產業;特點分析;現狀探討;發展策略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在物質需求得到滿足的同時開始追求精神文化需求的滿足。面對社會日益提高的建設需求,國內文創產業不斷推動自身發展建設,為市場經濟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升級動力。在新時代的發展背景下,國內經濟模式開始轉變,傳統經濟和數字經濟的深度融合創造出新的產業發展模式,文創產業的發展也開始步入市場,并逐漸呈現出規模化、市場化的發展業態。在這種發展趨勢下,結合產業經濟學理論依據尋求創新文創產業的發展渠道,制定符合文創產業發展需求的戰略目標逐漸成為推動文創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
1產業經濟學背景下文創產業的發展特點
我國的文化產業經歷了從預熱期到初創期,再上升到體制改革創新的攻堅期等發展階段,“文化強國”的戰略正式提出,國內的文創產業獲得了迅猛的發展,具體表現在大批的文創產業城市和文創產業聚集區的建立,一時間全面進入文創產業發展的高潮期,離不開黨和國家的政策與戰略方針的引導。隨著產業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經濟發展水平以及國民物質生活水平在逐漸提升,勞動力不斷從第一產業向二三產業逐漸轉移和聚集。隨著我國不斷深化改革,各個產業勞動力的合理配置以及產業的轉移和發展成為當前文創產業發展過程中需要注意的重點問題。首先,文創產業的發展具有較高的原創性特征。在市場競爭中文創產業的競爭力的主要動力就是產品的原創性價值,也就是產品的知識和創意度。文創產品主要是通過將抽象文化的圖案或符號物化形成的服務性產品,因此從某一方面講消費文創產品也就是消費知識產權。在發展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純粹的模仿和組合并不是市場認可的原創方式,也不符合市場變化的文化需求。文創產品缺少原創性將會導致市場產業資本的形成和發展受到阻礙,產業無法高效擴展發展規模,從而使得文化市場呈現出低迷的發展狀態[1]。所以,需要提高對知識產權的重視度,不斷加強保護措施,通過法律法規保證文創產品的原創性價值,才能加快文創產業的發展,加強對市場創意環境的營造,促進形成良好的市場環境,充分滿足文化產業的市場需求,進一步推動文創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其次,文創產業的發展具有較高的附加值特征。主要體現在與其他產品相融合的緊密度,在完善建立文創產業的創意體系過程中,將創意體系與成熟的產品有效整合研發,以此來提高文創產品的市場價值。文創產業實際上是傳播發展傳統文化的重要手段,可以充分發揮原有的藏品價值,使其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如,中國臺北博物院根據文物特征創新研發文物展現內容,在保持原有的形象特點上加以放大化,并結合現代文創發展趨勢和市場發展情況及需求進行組合創作,以此推動創新適應現代群眾審美的文創作品。作為一種具有極高價值的產業文化作品,自身的研發創新僅僅作為產業發展效益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在過程中形成文化,使得形成的文化品牌更具有高辨識度和知名度,還有極強的變現能力[2]。隨著文化產業的持續發展,國內也逐漸發掘出全新的文化產品形式,并形成全新的文創IP產業布局。最后,文創產業的發展具有較強的外溢性特征。國家文化影響力的代表元素之一就是文創產業的發展。在產業發展過程中,文創產品對應的文化屬性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產品的美觀設計也在影響過程中不斷提高個人的審美觀念,從全面的角度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推動社會整體審美水平的全方位提升,進一步促進國家文化豐富性和凝聚力的提高,持續推動中國文化競爭力的發展[3]。另外,文創產業的發展導致產業鏈的發展范圍逐漸向多方面產業文化相關部擴展,從而形成多產業連帶能力,加大力度推動國內文創產業消費結構的變化及重組,促使相關產業向著多元化、高層面的方向發展,進而發揮相關產業對推動產業結構重組的引導作用。
2產業經濟學背景下文創產業的發展現狀
2.1創新能力不足
創新能力是文創產業的核心發展動力,在發展過程中文創產業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缺少充足的發展動力和創新活力,使得文創市場環境沒有形成良好的創新競爭力和創新氛圍,而且相關產業也沒有提高對文化創新的深度認識。大部分文創產業在創造過程中只是利用傳統的創新模式將產品和文化做出簡單的變動和組合,如,將與產品相對應的文化標示圖片涂裝到文具、馬克杯等產品上充作是文創產品。在實踐過程中,這只是對一種文化產品進行重組包裝的結果,實際上并沒有展示出作為全新文創產品的使用價值和審美價值,甚至通過這種方式創造出的文化產品,價值都無法與原有的產品相媲美[4]。在創造產品的過程中并沒有深度融合創新發展理念,導致傳統文化品牌缺少一定的深度和廣度。當前發展背景下的傳統文化產品仍然將成熟的文化形式作為主要創新內容,并沒有突破發展的局限性,使得大多數形成的文化IP相互缺少一定的聯系性。
2.2產業體系亟待完善
隨著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市場加強對生產要素流動的調節,并結合產業體系提高對文化資源的統籌管理。在文創市場發展過程中,生產的流動和分配以及調節消費等環節無法正常運行,市場分工也較為混亂。除此之外,當前背景下文創產業的發展規模和產業聚集性仍然處于低水平階段,過于分散的生產要素使得相關產業無法形成大規模、完整的經濟產業鏈[5]。同時由于產業對接性較差,無法有效發揮出聚集效應,缺少廣泛的產業鏈拓展。如,交易平臺、配套服務、產品包裝等對接產業存在產業缺位、對接性較差的不足。因此,產業聚集效應無法發揮最大程度的推廣傳播作用,導致產業鏈范圍窄小,文創產品同質化較為嚴重,直接產生競爭內耗的現象。除此之外,國內的產業發展還缺少專業性推廣人才,使得產業文創內容無法有效轉化為市場需求,導致有創意、深度和價值的產品無法得到良好的市場推廣,所以文創產業的商業轉化率無法提高,難以實現文創產品的經濟價值。
2.3金融服務不夠健全
在當前情況下,文創市場的投入成本相對較高,大多是以貸款和股票債券作為主要融資手段,缺少相對應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而當前正在執行的法律制度和規定也無法有效保證文創企業的融資,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業的融資風險。由此可以看出,國內文創產業的發展受到融資的影響和約束[6]。作為新興產業之一的文創產業,在不斷發展過程中存在著前期成本投入較高、周期較長、投資風險大、價值評估難度高等特點,資金需求的提高使得文創產業無法得到充足的資金支持,同時開展的多項產品研發項目也需要經過長期的研發和審批才可以投入生產并產生回報效益。另外,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文創產業的實際研發需求有著多變性的特點,具有較強的不確定性,直接提高文化產業的投資風險性。除此之外,文化產權意識和交易發展的不成熟性也是導致文創產業出現融資困難的主要影響因素。由于文創產業的知識產權屬于一種無形資產,因此在價值評估等流程判定中也存在一定的阻礙。
3產業經濟學背景下文創產業的發展策略
3.1拓寬產業發展方向
首先,針對文創產業的發展特點,只有通過不斷拓展創新思維和文化創新意識才能夠推動產業進一步發展。因此,需要加強產業信息化發展的融合度,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加大文創產品的推廣力度,充分結合AR技術等信息技術的發展優勢創新推廣文創產品,并推動文創產品的研發技術進一步創新發展。其次,文創產品的信息化發展也可以創新產品的表達形式和感官體驗,有效提高文創產品的附加值。另外,通過文創產業和數字信息化的整合發展還可以有效增強傳統文創產品的創新活力,提升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水平,從而創造出更優秀、富有價值的傳統文化IP[7]。最后,文創產業的建設發展與各個地區以及各個產業的發展有著緊密的聯系,需要不斷挖掘文創產業自身的優勢與特色。對于本土文化資源進行深入挖掘與創新,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與文創產業建設開發進行有效融合,進一步開發出更加符合國際市場需求的文化創意產品。同時,文創產業的建設發展不僅取決于創意類型的文化產品,還可以通過與本土一二產業的充分結合,借助產業發展的力量打通文化產業多方面發展的渠道與途徑,實現開發、銷售模式的改革創新,創造出更具特色的文化創意商品,不斷靠近產業化、本土化和規模化。
3.2促進文創產業與市場聯動
只有形成完整的文創產業運轉機制才能進一步推動產業可持續發展。因此,需要相關政府機關加強對文創產業的引導,通過制定針對性的文創產業發展政策和制度發揮政府對文創產業的指引作用。文創產業需要將本地市場的產品需求與自身發展情況相結合,制定出適應性的發展戰略。另外,政府需要加強對文創產業的管控力度,通過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規范文創產業的市場活動,明確市場分工,從而有效避免市場分工混亂,進一步完善市場管理運行機制,推動市場環境的良好發展[8]。最后,政府需要提高對市場監管的重視度,有效結合市場監管內動力加強市場監管。只有把握好產業化和市場化,才能充分發揮出文創產業的積極作用,從而提高文創產業的發展動力,有效加強文創產業對市場的應變能力,進而推動文創產業不斷升級。
3.3完善文創金融配套機制
在提高文創金融融資安全性方面,需要國家針對文創產業的發展提出相對應的管理政策和制度,確保金融工具可以進一步推動文創產業的發展。首先,可以通過激勵相關產業利用自身發展優勢靈活運用市場手段拓展融資渠道,可以提高對相關產業發展的資源支持,通過鼓勵風投或發行集合票據等方式滿足發展產業的金融需求,推動文創產業金融發展的創新升級。其次,可以結合多元化融資方式,如倉單質押或融資租賃等,根據發展產業的實際情況進行組合融資。再次,在發展過程中,加強對文創相關平臺的建設和服務,從而提高文創產品交易的規范性和安全性,建立健全評估保障和交易體系。最后,提高文創金融法律的針對性和完善性,建立健全評估管理體系,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有效降低企業的融資風險性。
4結語
綜上所述,面對社會發展需求的變化,國內文創產業開始迅猛發展,逐漸成為經濟市場產業轉型升級的主要動力。在新時代的發展背景下,國內經濟模式開始轉變,傳統經濟和數字經濟的深度融合創造出新的產業發展模式,文創產業的發展也開始步入市場,逐漸呈現出規模化、市場化的發展業態。在發展過程中,文創產業仍然存在一定的影響性問題需要解決,針對產業創新能力不足以及市場缺少有效監管、金融體系不健全等問題,需要加強對文創市場的監管力度,通過協調多方面的文化資源,促進文創產業與市場聯動,以此作為發展優勢提高品牌競爭力,并通過建立健全評估管理體系,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來降低企業的融資風險性。另外,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文創產業需要保持自身的產品質量,不斷拓寬產業發展方向,加強文創產業對市場的應變能力,從而推動文創產業可持續發展。
作者:陳漫漫 單位:大連財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