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鐵礦石資源定價調控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鐵礦石資源定價調控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鐵礦石資源定價調控

編者按:本論文主要從我國鐵礦石利用方式不可持續;危中搶機,爭取長協礦談判主動權;完善我國鐵礦石市場體系等進行講述,包括了資源壟斷和中國經濟超乎世界預期的高速發展是國際鐵礦石價格近幾年大幅上漲的兩大推手、要提高我國鋼企的產業集中度,加大在國際市場上對鐵礦石定價的話語權等,具體資料請見:

【摘要】經濟全球化使鐵礦石資源成為我國鋼鐵工業發展的硬瓶頸,資源的相對貧乏和對外的高度依賴使中國成為國際礦業巨頭、貿易商、海運商圍剿的對象。以中國是全球最大鋼鐵生產和消費國、最大鐵礦石進口國的身份,可利用金融危機引發的鐵礦石資源供求逆轉的時機,完善市場體系,革新定價規則,調整產業政策,力爭中國成為全球鐵礦石市場的主導因素。

【關鍵詞】鐵礦石定價權調控

鋼鐵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性產業,鐵礦石是鋼鐵工業的主要原料,長期以來,其一直是我國鋼鐵工作發展的硬瓶頸。2008年1月,為狙擊世界第二、三大礦業巨頭,澳州的必和必拓公司和力拓公司合并對中國的產業安全構成威脅,中鋁公司以新加坡子公司名義在倫敦證券市場巨資收購了英國力拓公司12%的股份,占力拓總公司的9%,截至2008年12月,由于股市大幅下跌,加上英磅貶值,此項投資已浮虧近100億美元。與此同時,出于對鐵礦石看漲的預期,國內貿易商于2008年10月囤積高價鐵礦石8900萬噸壓港待沽,國內鋼企庫存約4000萬噸,下半年鋼價暴跌,1.29億鐵礦石減值損失估計達500億元,中國鋼企為鐵礦石價格高位崩盤付出了重大代價。

一、我國鐵礦石利用方式不可持續

我國是鐵礦石資源相對貧乏的國家,截至2007年底,我國累計探明鐵礦石資源儲量680億噸,保有資源儲量607億噸,其中基礎儲量282億噸,絕大多數可利用的探明儲量已經開發,國產的鐵礦石主要支撐了中國鋼鐵的產量從建國初的年產粗鋼15萬噸到1996年的1億噸。1990年以前,鐵礦石對外依存度一直在10%以下。由于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加之我國鐵礦石資源的短缺、品位低、雜質多,1990年以后,鐵礦石對外依存度不斷攀升,2003年達50%,以后一直維持在52%~57%。2007年,我國粗鋼4.89產量億噸,進口3.83億噸。2008年,我國粗鋼產量約5億噸,進口4億噸。

中國自2004年首次參加與世界三大礦業巨頭鐵礦石長協價談判以來,價格扶搖直上,2005年上漲71.5%,2006年上漲19%,2008年,世界第一礦業巨頭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粉礦、塊礦分別上漲65%和71%,“兩拓”粉礦、塊礦分別上漲79.88%和96.5%。長協礦價在5年間上漲397.8%。中國近一千家鋼企中,除寶鋼為代表的16家鋼企可享受長協礦價外,絕大多數并無資格參與分享長協礦價,只能被動接受價格高于長協礦價40%左右的現貨礦,而早年加入長協礦價談判體系的歐盟、日本、韓國等鋼鐵生產大國的鋼企則一體享受長協礦價。

中國已連續13年成為世界排名首位的鋼鐵生產和消費大國,2008年粗鋼產量5億噸,占世界產量的1/3,表現消費量約4.4億噸,占比35%。中國自2003年成為全球第一大鐵礦石進口國,至2008年,鐵礦石市場交易額超過全球50%,占鐵礦石增量的90%。五年內,鐵礦石價格的狂漲侵蝕了中國鋼企的巨額利潤,加大了鋼企下游的房地產、汽車、耐用消費品、裝備制造業的成本無以計數。中國成為全球鐵礦石加工、鋼鐵生產中心,主導了全球的生產,但主導不了鐵礦石貿易。中國鋼企處于全球鋼鐵產業鏈中低中端生產環節,在長期協議市場、現貨市場、海運市場的大博弈中,成為鐵礦石生產商、貿易商、海運商夾擊的主要對象。長此以往,中國必然遭受極其巨大的利益損失。

二、危中搶機,爭取長協礦談判主動權

資源壟斷和中國經濟超乎世界預期的高速發展是國際鐵礦石價格近幾年大幅上漲的兩大推手。世界鐵礦石資源分布極不均衡,主要集中在澳洲、巴西、印度、南非、加拿大等國,在長期鐵礦石生產和貿易過程的博弈中,形成了占鐵礦石總量33%的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占比38%的澳洲必和必拓公司和力拓公司三大礦業巨頭,71%的市場份額使三大巨頭具有事實上的壟斷優勢。自1981年以來,三大礦業巨頭與歐盟、日本、韓國鋼企開始談判簽訂年度長協礦價,在供求平衡和市場份額不大的格局下,雙方各取其利,皆大歡喜。

2003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全球化成為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新引擎,出口導向的經濟政策使中國經濟對外貿易依存度急劇上升,2008年達68%。進出口貿易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9.7%上升到2007年的66.8%,其中出口占37.5%,僅次于德國的40%和加拿大的37.8%。GDP的增長率一直以兩位數高速增長。由此產生的巨大鐵礦石需求使國際礦業巨頭奇貨可居,其利用業已形成的強勢地位壓迫中國鋼企就范,以謀求利益最大化。

我國自2004年參加到長協礦談判價格體系之時,業內已約定俗成幾大慣例。如三三制,即歐盟、日本、中國鋼企各派代表參與三大巨頭的長協礦價談判。中國代表是寶鋼,首發定價制,即三大巨頭與三家中任何一家首選達成的協議,具有普遍的約束力;年度協議制,即每年11月份談判達成協議價,時間效力為次年全年;此外還有離岸價、同漲幅、計價基礎以供求關系為依據,不以現貨價和價格指數為基準等。2008年長協礦價談判膠著半年,已打破離岸價(增加了海運費補償)、首發定價制(歐盟價格低于亞洲)、同漲幅(澳礦高于巴西礦漲幅),必和必拓公司還堅持編制價格指數為計價基準,未達成合意。

發端于2007年8月的美國次貸危機,在2008年引發的金融危機終將全球經濟拖入衰退的泥潭,全球鋼企在2008年四季度減產20%~30%,以限產保價,應對需求的急劇萎縮。鐵礦石現貨價年末比年中高點下降75%,遠低于長協礦價,出現了歷史上鮮見的倒掛奇觀。鐵礦石市場已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移。產生危機和市場轉變的原因,既有周期性因素也有結構性因素。二戰以來,發達國家極力修復生產關系并大力釋放流動性,減緩了經濟周期的波動,使人們淡忘了經濟周期的存在。這次調整極可能是朱格拉中周期的調整,時間跨度為7—10年。對結構性因素的考察,原因更復雜一些。美國近二十年一直實行過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造成流動性泛濫,國民過度超前消費,居民儲蓄率由1990年前的9%逐步下降至2008年的0.4%,金融衍生產品過度杠桿化并缺乏有效監管,這種發展和消費模式在危機后將會調整。

對中國而言,鋼鐵行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產能過剩、需求不足。2008年,中國的粗鋼產能接近6.5億噸,產量5億噸,產品出口11%,另有12%以機電產品、耐用消費品方式間接出口。美國是中國大陸第二大出口地,若加上香港間接出口量,比例占中國出口總量的25%以上,高于歐盟和日本,實際上美國為我國第一大出口市場。奧巴馬新政中經濟拯救計劃就有經濟重建專用國貨,防范中國鋼材產品進入的措施??梢?,隨著美國發展模式的轉變和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外需不會加劇國內鋼企的壓力,低鋼價、低效益會較長時間存在。預估2009年中國鋼產量4.8億噸左右,進口鐵礦石量低于4億噸。

三大礦業巨頭2008年擴大產能達10%,相對產能過剩。印度大幅調低鐵礦石出口稅,增加了產能,加拿大也新增部分產能。2009年的長協礦價談判應該是一個爭取鐵礦石合理定價的好機會。我國鋼企要利用市場逆轉的條件,以目前的現貨價為參照,力爭達成降價30%~40%的目標價格,這既是當前市場供求的真實反映,也為國際投行、當地媒體所預期。要立足于擴大長協礦的享用范圍,盡力將中型鋼企納入長協礦價供應體系,減少現貨礦的買方力量。要靈活處置年度協議制,今年以簽年度協議為主,盡力在4月前達成,防止二季度鋼市景氣回升,季度協議又提升價格,不要讓對方將協議往后拖。要堅持離岸價、同漲幅規則,取消海運費補償,消除歐亞漲幅不一的差別待遇。中鋼協寄望長協礦和現貨價同價,似乎不太現實,從長遠看,現貨價比長協價高應是常態,不要被目前的倒掛迷失了慧眼。在談判中,中方要本著為我所用、對我有利的原則,據理力爭、斗而不破、分化瓦解、合縱連橫。要與歐洲和日本代表進行事前的溝通,必要時與印度簽約長協礦,增加供應方。事實上,印度與日本鋼企有40年長協礦史,與韓國也有30年歷史,目前印度也有1億噸產能可供出口,可將印度作為平衡礦價的砝碼。

三、完善我國鐵礦石市場體系

長期以來,我國鋼企受困于鐵礦石瓶頸,除了對外依存度高,造成壟斷巨頭的強勢地位外,還有鐵礦石市場體系發育不完善的原因,需要加以培育和構筑。

1、要提高我國鋼企的產業集中度,加大在國際市場上對鐵礦石定價的話語權。我國有鋼企近千家,鋼產量排名前十位的鋼企粗鋼產量占全國總產量,2007年為36.79%,2008年由于河北鋼鐵的整合,占比為41.37%。而美國前4家鋼企產量占比為68.2%,日本為77.8%,韓國為80.4%,歐盟為63.3%。我國排名居首的寶鋼年產粗鋼3000萬噸,居世界第四,是世界鋼鐵大王——安塞樂·米塔爾公司產量1.3億噸的1/4。產業集中度低使我國鋼企缺乏鐵礦石的定價話語權。要按照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的方式加快推動我國鋼企的兼并重組,3—5年內建設若干年產3—5千萬噸產能的重量級龍頭鋼企。

2、要主動出擊,戰略投資海外鐵礦石資源企業,分享產業鏈中利潤豐厚的上游權益。目前,低迷的鐵礦石市場是不可多得的機會?;厮?0世紀90年代初,中鋼集團(原冶金部進出口公司)控股澳洲洽那鐵礦,產品需要低價上門推銷。21世紀初,僅隔十余年,鐵礦石價格一飛沖天。不平衡分布、有限且不可再生的鐵礦石資源面對近乎無限的需求,長期而論,增值是不容置疑的。目前,我國已有中鋁、中鋼、寶鋼、武鋼、首鋼等鋼企投資控(參)股部分澳洲鐵礦企業。如前所述,盡管中鋁賬面浮虧嚴重,但投資方向是正確的,狙擊“兩拓”合并,防止形成更強勢的壟斷,用心良苦,只是時機把握欠火候。目前中鋁應繼續增持力拓股份,直至英國法律允許的14%的臨界線,以目前處于底部區域的股價增持,既可攤平成本,也可增大權益,世人應多從戰略投資著眼,不能僅從財務投資角度過分計較暫時的得失。

3、要盡快設立鋼材、鐵礦石期貨品種,建立鐵礦石配送中心。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鋼鐵生產國和消費國,又是世界上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我國要盡快上市交易鋼鐵期貨產品,首期可推出線材或螺紋鋼品種,中期推出熱軋板、冷軋板和粉礦。以世界最大的鋼鐵生產、消費大國地位,完全應該也有可能在中國期貨市場形成價格,掌握鋼鐵產品和鐵礦石的定價權。鋼企也應該充分利用國際、國內期貨市場進行全面風險管理,鎖定成本、提高競爭力,讓價格的漲跌不會影響企業正常經營。前期,國內部分公司參加期貨套保公允價值虧損巨大,這種盈虧與公司主業盈虧沒有關系。也有少數公司套保數量遠超實際經營需要,甚至出現對賭,這不是套保,而是投機。國家有關部門還可考慮設立鐵礦石配送中心,在鐵礦石價處低位時,儲備礦石,處高位時拋出平抑礦價,增加我國談判定價的籌碼。

四、加大對鐵礦石的投入和調控

長期存在的鐵礦石資源困局對國家和行政主管部門提出了新的課題,要積極運用投資、信貸、稅收、匯率、配額等調控手段優化鐵礦石資源配置,保障供給,促進我國鋼企穩步、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1、加大國內鐵礦石資源勘探開采力度,提高鐵礦石資源利用效率。因多種原因,我國對國內鐵礦資源勘探投入較少,西部地區、青藏高原鐵礦石資源狀況還未摸清,有些地區甚至是空白。我國目前利用的鐵礦床深度絕大部分在250—700米之間,平均埋深為500米,500米以下還有很大的找礦空間。據估算,我國1000米以淺尚有近1000億噸鐵礦遠景儲量。此外,要修訂以前規定品位在20%以下的無開采價值的行規,在高礦價時代,品位在15%以上就具有經濟開采價值。要對我國西南地區蘊藏豐富的高含磷鐵礦石加大科研攻關力度,盡快解決脫磷難關,以形成現實的可用資源。

2、要調整出口稅率,限制低附加值產品,引導產業結構升級。我國過去出口引導型的經濟對鋼材產品出口持鼓勵政策,大部分產品給予出口退稅。中國每噸鋼材出口平均單價500美元,而從發達國家進口鋼材平均價格1200美元,這對于一個鐵礦資源匱乏的國度,對于高耗能、高污染的產品來說,是得不償失之舉。待中國經濟爬出低谷后,要下決心對建筑鋼、鋼坯、焊管等低附加值品種取消出口退稅并加征出口稅,促使鋼企進行產品結構調整升級。

3、要規范統一鐵礦石進口業務。2005年,我國有進口鐵礦石資質的企業超過500家,經調整壓縮至2008年的112家,與日本3家進口談判資質企業比仍然龐大。進口資質企業多導致鋼企各自為政,單打獨斗,有的甚至內耗內斗,讓對方容易各個擊破,造成被動。此外,偏小的采購量使定價話語權缺失,對鋼企的真實需求也難以準確把握,礦價大幅波動時易造成滯銷壓港。如消化2008年10月壓港的8900萬噸鐵礦石需要4個月時間,給鋼企和貿易商帶來巨大的成本和贏利壓力。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削減資質企業數量至20家,并實行制,解決無資質鋼企、經銷商需求,費用控制在5%以內。

4、要慎用收儲手段刺激鋼鐵行業。自2008年8月開始,鋼鐵行業景氣指數急劇下降,鋼價高位大幅滑落,第四季度行業虧損率達66%,50%的中小鋼企一度停產,去庫存化使今年一季度鋼企盈利難以樂觀。業界呼吁國家收儲鋼材,以扭轉行業頹勢。實際上,收儲鋼材對行業轉型升級利大于弊,同時也會造成鐵礦石虛假的需求信息,加劇產能過剩的矛盾,并給談制長協,礦價的礦業巨頭增加底氣,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科尔| 朝阳县| 麻栗坡县| 新津县| 邵阳市| 乌海市| 怀远县| 宁远县| 芦山县| 罗城| 通河县| 西峡县| 广汉市| 伊通| 玛沁县| 麟游县| 鲜城| 鸡西市| 长丰县| 咸阳市| 平武县| 平江县| 湖口县| 阿城市| 磐石市| 三明市| 资源县| 德钦县| 远安县| 沾化县| 义马市| 商河县| 泗阳县| 调兵山市| 苗栗市| 民勤县| 阿勒泰市| 韩城市| 鸡东县| 子洲县| 阿荣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