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我國企業并購財務風險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文獻回顧
關于企業并購財務風險的界定,國內外學者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對其進行了描述和解釋。國外學者杰弗里•胡克認為,企業償付債務能力的減弱以及企業融資經營能力的下降都是因為受到企業并購過程當中產生財務風險的影響,企業為了并購而進行融資的負債數額和被并購企業的債務數額狀況等是衡量企業并購財務風險程度所需要考慮的因素。國內學者也定義了企業并購財務風險的定義,杜攀認為,在并購重組過程中的企業自然會有一定的資金需求,正是這個需求所引發的融資風險和資本結構風險是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的組成部分。黃進勇認為,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是由于企業負債融資,導致企業的財務狀況是不確定的。此外,企業并購財務風險也會因為選擇何種形式的融資方法而受到一定的影響。屠巧平在研究企業借款籌集資金的并購過程中分析其產生的風險正是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張應杰認為,在并購活動中企業的融通資本和資本構成可能會發生變化,而由此引起的財務風險和財務困境正是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關紅宇與王慶彤認為,企業的并購財務風險是企業在通過借款資金獲取目標企業的資產或股權的時候,由此產生企業的負債率增加和資本結構的失衡進而出現現金支付的困境。可見,對于企業的并購行為,既可以看作是一種投資活動,也可以看作是一種融資活動,二者協同影響企業并購后的財務狀態。企業在籌資融資的過程中因為償付債權的風險或是股東收益的不確定性,致使并購中的財務決策失誤,正是企業并購財務風險的最終來源。
2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分析
企業的并購活動既是一項管理活動,也是一個繁雜的工程。因為在進行企業重組并購的過程中,需要進行許多具體的流程工作,比如目標企業的選擇、對企業價值的評估、籌措資金和并購整合等環節,上述各環節中都可能產生風險,而這些風險又會一直存在于企業并購的過程當中。所以,在企業并購活動的過程當中,應該仔細剖析各個環節的風險進而才能更加有效的防范財務風險。本文對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分析有如下方面:
2.1企業價值評估風險
在企業并購過程當中,因為企業之間的信息可能不夠公開透明,導致無法準確的獲取對方信息,無法做到確切的評估目標企業的價值,進而可能導致并購方的估價風險,風險的程度取決于并購企業所收集到信息的正確性,而信息的質量好壞又由以下因素所決定:目標企業是否是上市公司;被并購企業的財務報表是否透明;企業的并購活動是善意的還是惡意的;目標企業自由現金流量的未來預測等。
2.2融資風險
為了保證企業并購的順利進行,企業需要籌集足夠的資金作為保障。在企業籌資、融資的過程中可能會借助內部或外部的資金渠道進行籌集資金,在這個融資的過程中由于采用多種融資方式就會引起融資結構的風險。一旦融資結構出現失衡必然會導致后續的財務風險發生,因此對于企業而言,為了保證并購活動的成功,必須在較短的時期內籌措到充足的資金并且讓企業的資金結構保持平衡。3.3流動性風險企業在并購的活動中必然會占用到企業的流動資產,比如現金之類的資產流出企業,所以企業資產的流動比率也會隨之降低。流動比率是關于企業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的之間比率,是用來權衡企業短時間內償還債務能力的一種指標。如果在企業并購的過程中使用大批量的自有現金作為支付方式勢必會引起自身資產流動性的降低;如果采用舉借外債進行并購,而目標企業的負債率又很高,再加之并購方自身的長期負債比率過高,導致的結果必然會減弱企業資產的流動性,增加企業的流動性風險。3.4財務整合風險企業并購活動結束后,并購方為了取得企業的協同效應和規模經濟效應,必然會對被并購企業進行各個環節的整合,以使得融為一體。財務部門是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企業并購后進行整合的重要環節之一,因此財務方面能否得到有效整合對于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并購雙方的整合期間可能由于不同的金融機構,金融機構設置的矛盾,導致并購業務的損失;在企業并購中,并購企業如果發生財務錯誤或對財務行為進行不當監控都會導致財務風險的發生。
3企業并購財務問題的相關對策
3.1改善信息不對稱狀況,合理確定目標企業的價值
在并購的過程中存在雙方信息不對稱的狀況,無法互相了解的情況,這也是對目標企業價值評估產生風險的根本原因。所以,在并購前應當對目標企業的財務報表的真實性和企業狀況進行詳細的審查和評估,繼而才能有效的合理預測目標企業的未來現金流量,并在此基礎上對目標企業的價值進行合理估價。此外,為了應對目標企業為掩蔽危機而故意人為的信息不對稱,并購方應采用市場調查分析的方法或是聘請專業人員對被并購方的戰略、人力資源和財務進行全面的詳盡審查,從而合理的確定和選擇評估參數。
3.2并購融資風險的防范,合理安排資金支付
企業在并購的過程中可以有多種融資的方式途徑,在方式的選擇上一定要注意對融資風險的控制和防范,遵從融資成本最小化的原則。并購企業在確定選擇目標企業進行并購活動前,一定要合理的預算并購資金的需求量,制定籌集資金的計劃,然后確定采用何種籌資方式,最后合理安排資金的支付方式。因為不同的支付方式對財務風險或融資風險的作用也各不一樣,每一種資金支付的方式都會帶來一定的風險,只不過這種風險是眼前可見的還是未來潛在的。所以,并購企業可以把自身的流動性資源和股權結構的情況與目標企業的財務狀況結合起來,將股票支付和現金支付等方式設計為不同的組合,并對支付形式的組合進行優化完善,分散和消除支付形式存在的現在或潛在的風險,降低并購融資成本。這種綜合形式的并購出資,可以根據各種融資工具的結構、期限和價格避免單一方式的缺點,防止并購方原有股東的股權稀釋,從而達到并購后效益最大化。因此,在并購融資風險的防范方面,一定要合理的安排資金支付方式,提高企業的并購效益。
3.3創建流動性資產組合,降低流動性風險
在企業并購過程當中,無論是采用單一的支付方式還是混合的支付方式,其中必定會有大批的現金支出,庫存現金屬于資產負債表中的流動資產,而流動資產的減少必然會降低企業的資產流動性,因此對企業營運資金的加強管理則顯的非常重要。為了減少并購的風險,企業應該對流動性資產進行有效的組合,合理衡量評估企業的短期負債和長期負債的比例,從而做到并購企業流動性資金需求得到滿足的同時也對企業資產流動性的下降程度有一定的控制。
3.4財務整合風險的防范,優化財務協同效應
對于通過并購形成的新企業,由于企業間之前環境、人員和制度的不同,會導致財務工作上的脫節困境,只有通過有效的財務整合適應新的環境變化,使并購雙方的財務整合風險得到有效控制和防范,使得并購戰略得以實現和并購的實際效果得以準確反映。在財務整合的具體方面,其基本內容主要有:財務目標的整合,將企業的目標定位在企業價值最大化并購后,為企業的長期發展奠定基礎;財務組織機構和職能的整合,實現一體化管理;會計人員的整合,使兩邊員工增強協作以保持高度的工作熱情;財務制度的整合,通過統一的制度規范員工的工作,使企業向著制度目標合理的發展。此外,在企業并購后,也應對企業文化和財務信息等進行有效整合,使員工在共同的企業文化環境下共享財務信息,最終實現并購企業雙方獲得財務協同效應以及雙贏發展。
4結論
在經濟迅猛發展的浪潮中,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優勝劣汰,通過企業之間的并購行為可以達到企業發展和擴張的目的,這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因此,本文基于財務問題的角度對企業并購存在的財務風險因素進行了重點分析研究,并據此提出了相關對策。但是,本文的研究還存在不足之處,因為在企業并購活動的過程當中還會受到政治環境、經濟環境和法律環境等多個因素的聯合影響,必需全面的理解和對待并購問題。
作者:陳浩 單位:安徽大學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