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企業文化創新財務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如果將一個企業比作一棵參天大樹,那么企業文化則是這棵樹的根。沒有根的健壯,就沒有樹的枝繁葉茂。在世界500強企業里,沒有哪個企業不注重打造企業文化。那么,何為企業理財文化,如何打造企業理財文化呢?魏杰教授在論及企業文化時指出,企業文化就是企業信奉并付諸于實踐的價值理念(《中國企業文化創新》,2006)。推而廣之,企業理財文化就是企業財務部門及全體員工在企業生產經營和理財活動中信奉并付諸于實踐的理財價值理念。企業理財文化就是企業全體人員的理財文化,就是全員理財文化。企業理財文化的核心是企業理財價值觀的內化,是企業全體員工在生產經營和理財活動中自覺信奉并付諸于實踐的理財價值理念,構成了對企業理財行為及員工理財行為的內在約束,是企業理財活動的靈魂。企業理財文化的實質與現象是不同的:首先,理財文化不同于理財活動的文化。理財文化不局限于理財活動,而是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活動的全過程。一般認為,理財活動就是指籌資活動、投資活動、營運管理活動與收益分配活動等。如果將理財文化僅僅看作是理財活動文化的話,那么理財文化建設就被看作是財務人員的事,而與企業其他部門與人員沒有關系。顯然,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其次,理財文化不同于純粹的理財口號。如果我們到某個企業去可能會在墻報上可以看到“節約每一分錢”,“算清每一筆賬”等標語。如果問該企業有沒有理財文化,企業相關人員就會說,這樣的標語口號便是他們的理財文化。其實,口號只是一種形式或手段,真正的理財文化則是理財價值觀的內化,必須付諸企業生產經營理財的實踐中去。最后,理財文化不是理財文本的堆積。所謂理財文本就是將與理財有關的漂亮的語句、華麗的辭藻收集整理起來,便認為是企業的理財文化。上述理財活動文化、理財口號文化、理財文本文化均只是從形式上看理財文化是什么,或者說只是理財文化的手段,而沒有抓住理財文化的本質,所以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企業理財文化。企業理財文化包含哪些內容呢?企業財務管理的價值觀念、企業理財哲學、企業財務管理精神、企業財務管理制度、企業理財道德風尚、企業民主理財意識等,可以分別歸屬到企業的理財行為文化、理財制度文化、理財精神文化中來。所以,企業理財文化可分為理財行為文化、理財制度文化、理財精神文化等。企業理財行為文化是指企業在理財過程中產生活動的文化;企業理財制度文化是指企業在理財活動中形成的與企業精神、企業價值觀等精神文化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企業理財精神文化主要包括理財哲學、理財宗旨、理財準則等意識和觀念。理財制度文化是理財精神文化的基礎和載體,并對精神文化起反作用,是企業理財作為文化的保證。企業理財精神文化源于企業理財行為文化又高于理財行為文化,是一種更深層次的文化現象;理財行為文化受到理財制度文化和理財精神文化的影響及制約[1]。企業理財文化是企業理財實踐的靈魂。有了先進的理財文化,企業的理財活動就將充滿著生機活力。否則,企業的理財活動就可能陷于被動,難于實現理想的理財目標。那么,如何打造企業的理財文化呢?筆者認為,要打造企業理財文化需全面學習、領導重視、全員參與。(一)全面學習。通過全面學習,使全員職工懂得打造企業理財文化的必要性,認識理財文化的功能:導向功能、凝聚功能、約束與規范功能、激勵功能、輻射功能(張曉峰,2003)。導向功能是指通過企業理財文化的塑造引導員工的行為心理,使人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理財價值觀念。凝聚功能是理財文化能夠促進整個企業上下團結一致,增強員工主人翁意識,提升員工當家理財、勤儉持家的思想,從而減少理財活動中的內耗,增強凝聚力。約束、規范功能是指企業理財文化能夠對企業內部各部門及全體員工在處理各種經濟問題時起到心理上的約束作用,強化他們自覺管理的意識。同時,理財文化是一種道德規范,促進職工自覺按照這些標準來規范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從而形成良好的群眾理財基礎。激勵功能是指理財文化堅持“以人為中心”的思想營造一種“人人受重視、人人受尊重”的文化氛圍,在無形中激勵了員工的士氣,促進員工認識到自己的工作意義,激發員工奮發向上的工作熱情,引導員工樹立正確的群體意識和價值觀念。輻射功能是指優秀的企業理財文化對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將產生很大的影響,不僅能夠提高企業的知名度,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而且能在一定范圍內產生一定的影響。(二)領導重視。企業理財文化能否發揮應有的功能取決于高層管理者對理財文化的重視程度,取決于管理者在自覺執行企業理財文化時率先垂范作用,取決于企業管理者能否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員工。如企業能否公平誠信、義利統一、樹立良好的理財形象?企業能否正確處理好企業與各利益主體之間的關系,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理財目標,維護投資者的利益?企業能否保障債權人的利益,確保債權人投入資金的安全和到期償還債務?企業能否依法經營,及時、主動、足額繳納稅款?企業能否不斷提高職工的收入和福利水平,維護職工的利益?企業能否嚴格按照財務制度的規定,結合企業內部管理的要求制定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制度,以便使企業理財工作規范化?總之,從企業理財精神文化的塑造,到理財制度的貫徹落實,再到理財行為文化的形成,企業理財文化的打造都離不開企業管理層的作用,離不開管理層的高度重視。(三)全員參與。企業理財文化的建設是一項綜合性工作,需要全員參與,全員行動,發揮企業全員整體的智慧與力量。企業的每一個部門、每一個員工實際上都是財務管理活動的具體參與者,都是企業收入的創造者或支出的直接執行對象。企業理財文化的打造離不開全員職工的積極參與。如果僅僅依靠企業財務部門和財務人員來打造企業的理財文化是不夠的,也是不可能把理財文化打造好,理財文化的作用也不可能充分發揮好。唯有將全員職工動員起來,將理財文化內化到全體員工的內心世界,轉化為員工的自覺行動,理財文化的作用才能充分的發揮好,才能為改善企業財務管理水平,提高企業整體理財效率,更好地為實現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服務。我國企業理財文化建設存在哪些不足并如何加以改進呢?這是打造理財文化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一)對企業理財文化價值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我國的很多企業在理財活動中尚沒有完整的企業理財文化,更談不上理財文化的作用了。為什么企業沒有完整的企業理財文化呢?關鍵在于企業管理層的認識不到位。在有些領導看來,企業的理財文化可有可無,有則不多,無則不少。由于從內心世界沒有意識到企業理財文化價值,企業理財文化的建設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務必從管理層開始,著實認識到企業理財文化的重要作用,使他們真正明白企業理財文化不是可有可無的事,理財文化打造得越好,企業的財務管理就越能走上規范化軌道,企業的理財效率就越高,才有可能實現企業的財務良性發展,達到財務關系和諧共贏。(二)員工的理財觀念滯后問題。長期以來,我國企業的員工理財意識淡薄,對企業整個財務管理行為漠不關心;甚至有些員工有些部門將財務部門看成是自己的對立部門,造成一方要管,另一方被管,少數人管多數人的被動局面。企業沒有理財文化的灌輸與熏陶,員工就不能從思想和行動上配合財務部門的理財計劃,這就會把財務部門和其他部門和員工經營一體的關系隔斷,容易在職工中產生一種對企業的各項財務制度和財務部門開展的各項財務管理活動的抵觸情緒。特別在一些約束制度的推行中,把矛頭對準財務管理部門,使財務部門在開展工作時,步履維艱。(三)尚未建立企業理財文化機制。企業理財文化建設需要一個機制,就是打造理財文化的激勵機制。通過激勵機制,使企業員工認識企業需要什么和反對什么,認識到積極參與理財的榮譽感和使命感,自覺地將“廠興我榮、廠衰我恥”的理念落實到生產經營和理財的實踐中。如節約一張紙、一度電、一分鐘電話費……需要全員職工在日常活動中體現,企業理財文化的打造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實實在在的一種行為,并且這種行為體現在全員職工日常的點點滴滴中。如果每位員工都能自覺地從點滴做起,一個完整的充滿生機活力的企業理財文化的打造必將指日可待,其作用也必將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