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金融危機企業財務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美國發生金融危機以來,國內越來越多的企業也陷入了財務危機。因此,加強企業財務危機管理顯得非常迫切。財務危機的最主要特征是財務支付能力不足,資金周轉失靈,財務關系惡化,經濟效益下降。無論財務危機起于何時,一旦發生,就會對企業產生影響,引起企業內外部財務關系人的恐懼和懷疑,對企業在財務公共關系上的應變能力提出挑戰。
財務危機管理包括危機的預防、應對和善后處理。財務危機管理雖不是什么新理論,但還不成熟、不完善。我國有一些企業開始把財務危機管理提上議事日程,許多經理人員有了財務危機意識,但財務危機管理仍需要加強。國內企業財務危機管理的系統性還不強,財務人員缺乏系統的理論知識。
和一般財務管理相比,財務危機管理有它的特殊性。財務危機管理和當地的文化背景、心理特質、財務關系人素質等因素聯系緊密。同一個時間在國外可能不會演化成財務危機,但在國內就可能引起軒然大波,反之亦然。
企業出現財務危機,不一定全是壞事,處理得當,會增強企業的美譽度及凝聚力;處理不當,當然就是壞事了,會加速企業衰落。如果企業遭遇債務不能償還財務危機,通過借新債還舊債、債務展期或債務重組方式都可以化解財務危機。
企業財務危機管理應當堅持以下一些基本原則:一是承擔責任原則。企業出現財務危機問題了,對自己和利益相關者都造成了不利影響,既可能造成經濟損失,也可能造成感情方面的傷害。這時企業應當勇于承擔責任,不要再進一步傷害利益相關者。越是推卸責任,利益相關者就越不信任企業,企業的壓力就越大。二是真誠溝通原則。財務危機發生后,由于財務信息不對稱,各種負面消息四起,更不利于企業化解財務危機。但如果企業態度誠懇,真誠與利益相關者溝通,公開財務信息,就可以化解矛盾和沖突,給企業創造解決財務危機的人文環境。三是快速反應原則。即處理財務危機速度要快,發現財務危機的苗頭就要及時想辦法解決問題,不要等問題積累多了才去處理,那樣往往花很大的代價也解決不了問題。四是系統管理原則。企業發生財務危機時,往往會顧此失彼,處理問題不系統,沒有秩序。所以要用系統管理思想統籌解決問題。五是權威證實原則。企業發生財務危機時,有時自己怎么解釋、努力都不能讓利益相關者滿意,這時可以考慮請有公信力的政府、協會或有實力的大企業出面幫助說話,做工作,重新贏得利益相關者的信任。
企業出現財務危機的重災區是內外部債務不能及時償還。內部債務不能及時償還會影響企業生產經營的正常運轉,外部債務不能償還會引起債權人的訴訟,嚴重的話會導致企業破產。企業應當增強應對財務危機的能力。一個未經歷過財務危機考驗的企業,不能算真正成功的企業。如何處理好財務危機,并從不利局面中找到轉化的契機,是我國企業財務管理人員應該補上的重要一課。
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及財務管理人員一定要居安思危,制定切實可行的財務危機管理計劃。這樣一旦出現財務危機,可以化被動為主動。制定財務危機管理計劃必須有可操作性,不能紙上談兵;必須系統、全面、連續,應明確相關組織和人員的責權利;必須保持靈活性、前瞻性,不能僵化教條,重點在于靈活地解決關鍵問題;必須全員參與,否則出現了財務危機,計劃也難以執行;必須建立在可靠的信息基礎上,是在對內外部信息的認真分析的基礎上做出的,并且大家對信息進行了共享與充分溝通;必須對細節加以關注,有時候細節也決定成敗;必須有清晰的業務流程,即出現財務危機時,如何報告、溝通、應對、快速實施計劃等;必須有主次之分,應當識別輕重緩急,即識別什么事重要,應當及時處理、解決,什么事可以緩一下;必須有預算,這個預算與企業全面預算一樣重要,應當根據自身各方面的實力,確定一個預算額度,以便應對財務危機事件的發生;必須及時更新,這個計劃往往是根據當時的特定條件制定的,企業環境變了,自身情況變了,計劃也應當修訂、更新,更多聽聽專家的意見,不斷完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