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作業設計教學語文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作業時機上靈活掌握,課前、課內、課后作業共同發力
提及作業,許多高中語文教師腦海中第一時間閃過的就是課后作業,其實課后作業只是整個作業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完善的作業體系應當包括課前預習作業、課內檢測作業、課后鞏固作業三個部分,只盯著課后鞏固性練習,顯然對作業設計的范疇進行了縮小。筆者在教學中注重靈活掌握作業時機,在課后鞏固作業的基礎上開展了預習作業與當堂檢測作業的研究,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成效。一方面,筆者注重了高中語文課前預習作業的布置,將預習指導作為前置教學環節的重要抓手,要求學生在預習活動中完成兩個方面的作業,首先是字詞基礎知識與文學常識方面的內容,讓學生在課前預習中解決這些方面的難題,其次是對教材內容的熟悉和初步分析。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筆者在預習作業中專門提出了一組思考題,要求學生在課前自主開展分析研究,以此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另一方面,筆者注重了課內練習作業的設計,檢測學生語文學習成效最為有效的方式是進行當堂檢測,獲取學生掌握的信息,這樣的信息獲取渠道及時準確,教師可以及時搜集到學生掌握方面的信息,學生也可以從練習中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師生共同努力實現拾遺補缺的目標。
二、作業內容上兼顧整體,知識點掌握與能力訓練同步推進
高中語文教學目標中,既有知識性目標也有能力型目標,語文作業設計應當與教學目標相吻合,與其一脈相承。部分教師在語文作業設計上只兼顧了知識點掌握的方面,對學生能力訓練的檢查要求未能有效兼顧,這樣的作業就出現了偏頗。筆者在教學中將作業設計的內容進行充分拓展,既注重考察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等方面的掌握效果,同時也對學生朗讀能力、閱讀能力、分析能力、構思能力等方面的能力考查充分兼顧。作業內容上既有書面的知識點檢測,也有能力考查方面的過關考核要求,通過這樣的方式使作業的內容范疇進一步拓展,兼顧到學生知識掌握與能力發展等各個方面,使其更好地服務于語文教學成效的提升。實踐證明,在高中語文作業中兼顧知識點檢查與能力考查兩個方面,可以全面有效地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活動進行總結回顧與分析,幫助學生及時發現知識與能力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實現拾遺補缺、及時糾正的目標。
三、作業難度上分層對待,落實語文教學因材施教基本原則
高中生因語文學習基礎、學習能力等方面具有顯著的差異,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分層目標考核的方式體現對學生的差異性要求,力爭通過分層分類教學為每一位學生打造量身定做的教學體系,保證學生在自己的最近發展區域得到最大化發展。這一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對學生的差異性兼顧,作業環節作為其中非常重要的內容,應當與因材施教原則相匹配。筆者在教學中嚴格按照分層分類教學要求,對學生設置因人而異地語文作業,一般情況下分為兩種類型的作業,一種是正常難度的作業,另一種是降低難度與減少數量的作業。后一種作業是側重于提供給學困生群體完成,降低對學困生的作業訓練要求,其目標在于配套其分層目標,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能夠依靠自己的努力完成作業,保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在語文作業設計中實施分層,是與因材施教原則相匹配的重要舉措,也是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性的有力抓手,廣大教師要在作業布置的難度、數量上統籌兼顧,保證所設計的作業能夠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語文學習基礎,能夠與他們的能力發展狀況相吻合,從而最大化地體現對學生的因材施教效應。
四、作業評價上注重激勵,激發學生語文學習中的積極情感
評價也是作業設計環節所應當充分考慮的重要因素,教師在設計教學作業時,充分體現了對學生的差異性兼顧,以分層作業來實現激勵學生,增強學習動力的目標。在作業的設計過程中,教師要將作業評價的設計充分融入進去,一般情況下,教師對學生的作業采取ABCD或優良中差等標準進行評價。為了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教師應當在評價標準上適當控制與調整,原則上不宜出行D或者差這樣的最低評價,即使有學生在作業效果方面差強人意,教師也要慎重進行評價,可以通過直接面批點評的方式讓學生明白作業的質量,鼓勵他們在下一次的作業中提高認真程度,提升作業質量。另外,在對學生的語文作業評價時,可以采取等第加評語的方式,尤其是對于一些雖然作業質量不太高,但是其經過自己的努力而取得了進步,教師對這一類型的作業可以在后面附加評語,如“你有明顯進步”、“老師看到你的進步非常滿意”等話語,以這些激勵性話語讓學生在接到作業反饋信息后增強語文學習的積極情感,從而更加投入到語文學習活動之中。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語文作業設計應當引起廣大教師的高度重視,大家應當充分發掘作業設計中的積極因素,對作業時機、內容、形式等方面充分優化,與整個語文教學改革工作實現有效融合,更好地促進教學成效提升。
作者:顧小燕單位: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掘港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