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新生兒肺炎病原與治療分析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目的了解天津市地區3歲以下嬰幼兒病毒性肺炎的病原分類。方法對天津市兒童醫院自2005年10月~2006年4月住院的203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兒采集的鼻咽分泌物用熒光免疫法(IFA)進行7種呼吸道病毒的快速檢查。結果2038例患兒中,陽性標本790例,占38.7%。790例陽性標本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742例,占93.9%。結論呼吸道病毒是造成兒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因,而在3歲以下嬰幼兒中,病毒性肺炎的病原以呼吸道合胞病毒為主,0~3歲的嬰幼兒的感染率明顯高于3歲以上的兒童,呼吸道病毒感染季節分布明顯。
【關鍵詞】熒光免疫法;呼吸道合胞病毒;嬰幼兒;鼻咽分泌物
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s,ARI)是兒科常見病,目前已證明95%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大部分的下呼吸道感染是由細菌以外的病原體引起,其中以呼吸道病毒最常見。3歲以下嬰幼兒中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為主,RSV感染常年均有發病,冬春季為流行高峰,3歲以下小兒易感率高,臨床表現以低熱、下呼吸道病變多見,嬰幼兒多陣咳、喘憋癥狀明顯。并呈一定的季節流行趨勢,且各地區的流行狀況又不盡一致。以下報告天津市兒童醫院自2005年10月~2006年4月用熒光免疫法(IFA)對住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兒進行的7種呼吸道病毒的快速檢查結果。
1資料與方法
1.1對象選擇2005年10月~2006年4月因呼吸道感染入院的3歲以下患兒2038例,男1405例,女633例;年齡6天~3歲。
1.2材料熒光顯微鏡(型號:NikonTE2000-U),離心機(型號:BeckmanCOULTERAllegraX-22),旋渦混合器(型號:QL-901),37℃恒溫箱(型號:HH-B11海河),一次性嬰兒吸痰器,七孔玻片,病毒診斷試劑盒(DiagnosticRespiratoryInc,D3-DFARespiratoryVirusScreeningUSA)。
1.3方法
1.3.1標本采集及處理由實驗室工作人員到床旁用一次性嬰兒吸痰器導管經鼻腔插入氣管7~8cm,負壓吸取1~2ml分泌物置于含6~8mlPBS的離心管充分混合。立即送回實驗室用旋渦混合器充分振蕩,2000r/min離心15min,棄去上清,沉淀物中再加入6~8ml的PBS,用玻璃滴管反復吹打,直至黏液均呈泡沫狀。再次2000r/min離心15min,棄去上清,保留沉淀物。如沉淀較少或不可見,則只留大約0.5mlPBS,用玻璃滴管將懸液吹打至淡云霧狀(如仍有黏液可用上述方法再洗1次)。
1.3.2細胞片制備用尖頭滴管吸取上述懸液,滴于已備好的七孔玻片上,每孔滴加約25μl,室溫下空氣干燥,用4℃丙酮固定10min。
1.3.3Chemicon免疫熒光試劑染色用內含伊文斯藍熒光素標記的RSV、ADV、FluA、FluB、PIV1、PIV2、PIV3型單克隆抗體各25~30μl分別滴加于上述已備好的細胞片上,37℃孵育30min,用PBS/Tween洗片3次(1min-3min-3min),再用蒸餾水洗片1min。空氣干燥后用封片劑(pH8.5甘油緩沖液)封片。熒光顯微鏡下觀察。
1.3.4陽性結果判定每視野呼吸道上皮脫落細胞≥20個,其中細胞核和(或)胞漿內可見明亮的黃綠色熒光和(或)熒光斑點數目≥2個為陽性。否則為陰性。試劑盒內提供陽性及陰性質量控制對照片與標本同時染色。
1.3.5統計學處理各組感染陽性率使用四格表χ2檢驗。
2結果
2.1陽性標本檢測的2038例標本中陽性標本790例,占38.7%。
2.2各性別組的陽性例數及總陽性例數經χ2檢驗顯示,性別和病毒感染的陽性率差異無顯著性(χ2=3.69,P>0.05),見表1。表1各性別組呼吸道感染陽性率(略)
2.3各年齡組的陽性率經χ2檢驗顯示,0~3歲四個年齡組感染陽性率差異有顯著性(χ2=12.35,P<0.01)。2歲以內各組差異無顯著性(χ2均<3.84,P>0.05)。<2歲的三個年齡組的陽性率與2~3歲相比差異均有顯著性(χ2值為10.53,9.1,8.55。P<0.01),見表2。表2各年齡組呼吸道感染陽性率(略)
2.4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季節從圖1可見,2005年11月~2006年3月間,為呼吸道病毒感染高發季節(見圖1)。而2005年4月~2005年11月間呼吸道病毒陽性患者僅為散發(<10例)。圖1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季節分布(略)χ2檢驗顯示各季節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陽性率差異有顯著性(χ2=155,P<0.01),見表3。呼吸道病毒感染尤其是合胞病毒的感染主要集中在11月份中下旬至4月份上旬。表3各月份呼吸道感染陽性率(略)2.5呼吸道病毒的構成分析2038例患兒中,陽性標本790例,占38.7%。790例陽性標本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742例,占93.9%,且多集中于冬春季節(11~4月);流感病毒A共30例,占3.8%,各月均為散發,在2005年11~12月有短暫流行趨勢;副流感病毒共12例,占1.5%,腺病毒6例,占0.8%,冬春季節發病率極低,且均發生于11月以前及3月以后。其感染病毒的具體構成見示意圖2。圖2呼吸道病毒感染病毒種類示意圖(略)超級秘書網
3討論
人類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是嬰幼兒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見的病原之一,健康兒童第1次感染RSV后約有1/3發生下呼吸道疾病,0.5%~2%病例因癥狀嚴重需住院治療[1]。RSV屬副黏液病毒科,電鏡下所見與流感病毒類似,因其在組織培養中能形成特殊的細胞融合病變而得名。RSV感染非常普遍,90%以上的兒童在2歲以前感染過RSV。RSV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多見于3歲以下,發病高峰為2~6個月,1~6個月可見較重病例,男多于女[2]。RSV是世界各地嬰幼兒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病毒病原,流行面廣,發病率高[3]。在我國還是引發流行性喘憋性肺炎的主要病原,可引起嬰幼兒尤其是新生兒較高的死亡率[4]。其與支氣管哮喘的發作也存在相關性[5]。RSV因其抗原性不同可區分為A和B兩個亞型,其亞型與疾病的嚴重程度之間的關系目前尚無定論[6]。本文檢測了7種常見的引起嬰幼兒肺炎的病毒,病毒檢出的陽性率達38.7%。病毒構成比顯示:陽性標本以RSV占首位,達93.9%,較往年的其他地區RSV的感染率(81.6%)明顯偏高[7]。分析呼吸道病毒感染和性別季節的關系顯示,男、女感染率差異并無顯著性,但男性患者數量上明顯高于女性。在季節分布上,冬春季感染率明顯高于夏秋季。此前許多文獻曾報告各年齡組兒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陽性率差異無顯著性[8],本文結果顯示,0~2歲的嬰幼兒的呼吸道病毒感染率明顯高于2~3歲幼兒和3歲以上的兒童,與最新的關于呼吸道病毒的研究文獻一致[2]。3歲以上的學齡前期和學齡期,隨著機體的免疫功能不斷加強,病毒感染也有顯著下降,以上說明嬰幼兒期應是病毒感染的重點防御時期。另外,不同呼吸道病毒感染好發季節顯示,流感病毒散發于全年的各月,僅在冬季(11~12月)有短暫流行趨勢;腺病毒的感染集中于2005年的1~10月;副流感病毒主要以副流感病毒1和副流感病毒3為主,多發生在春夏季。急性上呼吸道疾病和大部分的下呼吸道疾病是由病毒所引起,呼吸道病毒檢測在加強小兒呼吸道疾病病原學診斷、有效防止交叉感染及抗生素的濫用、加強流感的流行病學監測及疫苗的研制等方面具有深遠的臨床意義。美國DHI公司D3-DFA呼吸道病毒診斷方法率先經FDA認證,結果良好,本方法特異性達86%,敏感性達95%,而且此方法明顯較其他方法需時更短,而設備僅需熒光顯微鏡。故開展呼吸道病毒的快速檢驗可以及時地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更可靠的依據。而且,明確各個病毒的季節性及易感人群。更可以指導臨床醫師在流行季節中更合理地使用抗病毒藥以及采取更加積極的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