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甲亢的治療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甲亢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是一種較難治愈的疑難雜癥,雖不是頑癥,但由于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而引起的高代謝疾病。
關鍵詞:甲亢;并發癥;遺傳;治療方法;預防
第一節疾病概述
甲狀腺功能亢進(簡稱甲亢)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進入循環血中,作用于全身的組織和器官,造成機體的神經、循環、消化等個系統的興奮性增高和代謝亢進為主要表現的疾病的總稱。甲亢是內分泌系統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本病可發生于任何年齡,從新生兒到老年人均可能患甲亢,但最多見于中青年女性。主要臨床表現為:多食、消瘦、畏熱、多汗、心悸、激動等高代謝癥候群,神經和血管興奮增強,以及不同程度的甲狀腺腫大和眼突、手顫、脛部血管雜音等為特征,嚴重的可出現甲亢危相、昏迷甚至危及生命。按其病因不同可分為多種類型,其中最常見的是彌漫性甲狀腺腫伴甲亢,約占全部甲亢病的90%,男女均可發病,但以中青年女性多見。男女比例為:1:4~6。
目前我國女性人群患病率達2%,且有逐年增高的趨勢。由于人們對預防的認識不足,往往忽視可醫治。使原由甲亢癥狀突然加重達到危機生命的一種狀態(主要表現為高熱、大汗、極度心動過速、嘔吐、腹瀉、煩躁不安,重者昏迷,如不及時搶救,可導致死亡)。臨床還有一種甲亢很容易被誤診誤治就是橋本甲亢,橋本病發病初期往往有甲亢癥狀的表現,在疾病沒有完全確診單純按甲亢疾病治療就會使原發疾病被忽略。
第二節疾病主要類型
甲亢有許多類型,其中最為常見的是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Graves病。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的發病與遺傳和自身免疫等因素有關,但是否出現甲亢的癥狀還和一些誘發因素(環境因素)有關。如果避免這些誘發因素有可能不出現甲亢癥狀,或延遲出現甲亢癥狀,或減輕甲亢的癥狀。
臨床上除典型甲亢之外常見的有:
(1)T3型甲亢。T3型甲亢是指有甲亢的臨床表現,但血清TT4和FT4正常甚至是偏低,僅T3增高的一類甲亢。
(2)T4型甲亢。又稱甲狀腺素型甲亢,是指血清TT4、FT4增高,而TT3、FT3正常的一類甲亢。
(3)兒童甲亢。以3歲以后發病逐漸增高,11~16歲發病率最高,女孩多于男孩,幾乎所有患兒都有彌漫性甲狀腺腫大和典型的高代謝癥候群,突眼比較常見。
(4)老年性甲亢。由于老年人的生理性變化,其全身臟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減退,甲狀腺組織出現一定程度的纖維化和萎縮,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外周組織對甲狀腺激素的反應也發生改變。
(5)淡漠型甲亢。該型是甲亢的特殊表現類型。癥狀與典型甲亢的癥狀相反,表現為神經抑郁的一種甲亢。
第三節臨床表現
臨床上是一種十分常見的內分泌疾病。是指由各種原因導致甲狀腺功能增強,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或因甲狀腺激素(T3、T4)在血液中水平增高所導致的機體神經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等多系統的一系列高代謝癥候群以及高興奮癥狀和眼部癥狀。
心慌、心動過速、怕熱、多汗、食欲亢進、消瘦、體重下降、疲乏無力及情緒易激動、性情急躁、失眠、思想不集中、眼球突出、手舌顫抖、甲狀腺腫或腫大、女性可有月經失調甚至閉經,男性可有陽痿或乳房發育等。甲狀腺腫大呈對稱性,也有的患者是非對稱性腫大,甲狀腺腫或腫大會隨著吞咽上下移動,也有一部分甲亢患者有甲狀腺結節。
1神經系統
患者易激動、精神過敏、舌和二手平舉向前伸出時有細震顫、多言多動、失眠緊張、思想不集中、焦慮煩躁、多猜疑等,有時候出現幻覺,甚而亞狂躁癥,但也有寡言、抑郁者,患者腱反射活躍,反射時間縮短。
2高代謝綜合癥
患者怕熱多汗,常有低熱,危象時可有高熱,多有心悸脈速,胃納明顯亢進,但體重下降,疲乏無力。
3甲狀腺腫
多呈彌漫性對稱性腫大,少數不對稱,或腫大明顯。同時甲狀腺血流增多,可在上下葉外側聞及血管雜音和捫及震顫,尤以腺體上部明顯。此體征據特征性,在診斷上有重要意義。
4眼征
分浸潤性突眼和非浸潤性突眼后者又稱良性突眼,患者眼球突出,眼睛凝視或呈現驚恐眼神;前者稱惡性突眼,可以由良性突眼轉變而成,惡性突眼患者常有怕光、流淚、復視、視力減退、眼部腫痛、刺痛、有異物感等,由于眼球高度突出,使眼睛不能閉合,結膜、角膜外露而引起充血、水腫、角膜潰爛等,甚至失明。也有的甲亢患者沒有眼部癥狀或癥狀不明顯。
5心血管系統
訴心悸、氣促、稍活動即明顯加劇。常有心動過速(多系竇性)、心律失常、心臟肥大、
擴大和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重者有心律不齊,心臟擴大,心力衰竭等嚴重表現,也有發生突發心室顫動的報道。
6消化系統
食欲亢進,體重卻明顯下降,兩者伴隨常提示本病或糖尿病的可能。過多甲狀腺激素可興奮腸蠕動以致大便次數增多,有時因脂肪吸收不良而致脂肪痢甲狀腺激素對肝臟也有直接毒性作用致肝腫大和BSP潴留、GPT增高等。
7血液和造血系統
本病周圍血腫WBC總數偏低,淋巴細胞百分比和絕對值及單核細胞增多,血小板壽命也較短,有時可出現紫癜癥,由于消耗增加,營養不良和鐵的利用障礙可致貧血。
8運動系統
主要表現為肌肉軟弱無力,少數可見甲亢性肌病。
9生殖系統
女性月經減少,周期延長甚至閉經。但部分患者能妊娠、生育。男性多陽痿。
10皮膚及肢端
小部分患者又典型對稱性粘液性水腫,但并非甲減,多見于小腿脛前下段,有時亦可見于足背和膝部,面部上肢及頭部。初起暗紅色皮損,皮膚粗厚以后呈片狀或結節狀疊起,最后呈樹枝狀,可伴繼發感染和色素沉著。在少數患者中可見到指端軟組織腫脹呈杵狀形,掌指骨骨膜下新骨形成,以及指或趾甲的鄰近游離邊緣部分和甲床分離現象,稱為指端粗厚。
11內分泌系統
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除影響性腺功能外,腎上腺皮質功能于本病早期常較活躍,而在重癥(如危象)患者中,其功能相對減退,甚或不全;垂體分泌ACTH增多,血漿皮質醇濃度正常,但其清除率加速,說明其轉運和利用增快。甲亢時引起的眼部改變。
第四節治療方法
1內科藥物治療
1.1治療方法與適應癥
包括抗甲狀腺藥物治療、輔助治療和加強營養的生活治療等。抗甲狀腺藥物以硫脲類化合物為主,此方法是內科治療中的主要方法。輔助治療主要是采用心得安、利血平等對癥治療。生活治療是適當休息,飲食給予足夠的營養和熱量,包括糖、蛋白質、脂肪及B族維生素等,并注意避免精神刺激和過度疲勞。
1.2治療甲亢的抗甲狀腺藥物副作用
治療甲亢的抗甲狀腺藥:丙硫氧嘧啶、他巴唑等可引起白細胞減少癥,一般發生在用藥后的頭幾個月,如及時停藥,多在1~2周內恢復,故在用藥期間要定期檢查血象。
治療甲亢的西醫抗甲狀腺藥物治療中最嚴重的副作用是白細胞減少癥、粒細胞缺乏癥,由于粒細胞過少全身抵抗力顯著下降,繼而導致全身嚴重的感染,對生命的威脅極大。因此,在用藥期間應注意有無粒細胞缺乏癥的發生,如果及時發現,治愈的機會還比較多。粒細胞缺乏癥發生多在用藥1~3個月期間,但也可見于用藥后的任何時間。因此,在用藥1~3月期間應特別警惕。
2手術治療方法
甲狀腺大部切除術仍然是目前治療甲亢的一種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抗甲狀腺藥物不能根治甲亢,也不能代替手術。根據統計,單純以抗甲狀腺藥物治療的病例,約有50%不能恢復工作,而經手術治療的病例,只有5%。因此,如果應用抗甲狀腺藥物治療4~5個月后療效不能鞏固者,應考慮手術治療。
對于手術治療,除了青少年患者,病情較輕者及伴有其他嚴重疾患不宜手術者外,均可手術治療。對于繼發性甲亢和高功能腺瘤,應用抗甲狀腺藥物或131碘治療的效果都不甚顯著,同時還有惡變的可能存在,更宜以手術治療為主。業已并發有左心擴大,心律失常,甚至發生心律失常者,更應手術,始能治愈。企圖完全治愈上述心臟癥狀,然后再行手術的辦法,是本末倒置,反而導致病情惡化。
至于妊娠婦女,鑒于甲狀腺機能亢進對妊娠可造成不良影響,引起流產、早兒宮內死亡、妊娠中毒癥等;妊娠又可能加重甲狀腺功能亢進。因此,在娠妊早期、中期、即4~6個月,仍應考慮手術治療;到晚期,甲狀腺功能亢進與妊娠間的相互影響已不大,則可待分娩后再行手術治療。
3同位素治療
用放射性碘破壞甲狀腺組織而達到治療目的,有“內科甲狀腺手術”之稱。利用甲狀腺有濃集碘的能力和131碘能放出β射線生物學效應,使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破壞、萎縮,分泌減少,達到治療目的。通常病人只需服用一次,若效果不佳則可再三個月或半年后再追加一次。治療后甲狀腺的體積會逐漸縮小,有的病人會因甲狀腺破壞過多而導致機能低下。本病尚無病因治療,藥物治療療程長,長期緩解率低,僅為30%~50%;同位素治療術后可能出現永久性甲減;手術為破壞性不可逆治療,切少了術后甲亢復發,切多了出現甲減。因此嚴格地講,三種治療方法均不令人滿意。本病多數病人表現極其良性過程,適當選擇的治療在疾病取得相當緩解上起重要作用,病人同醫生應密切配合,因人而異地選擇最佳治療。
第五節甲亢的并發癥與遺傳性
1并發癥
1.1甲亢性心臟病
主要癥狀:心悸、呼吸困難、心前區疼痛、過早搏動(早搏)或陣發性房顫,甚至出現持久性房顫。
1.2甲亢性眼突
主要癥狀:眼突的急性階段表現為眼外肌及眼球后組織的炎癥性反應。眼外肌可顯著變粗,較正常增加3~8倍,球后脂肪和結締組織、浸潤、體積增大可達四倍之多。慢性階段性的改變以增生為主。淚腺中也有類似的病理改變。自覺癥狀有眼內異物感、灼痛、畏光及流淚等,當眼球肌部分麻痹時,眼球轉動受限制,并發生復視。由于眼球突出明顯,可至眼瞼閉合困難使角膜及結合膜受刺激而發生角膜炎,角膜潰瘍、結膜充血水腫等,影響視力,嚴重時潰瘍引起全眼球眼以致失明。
1.3甲亢性肝損害
主要癥狀:除甲亢癥狀以外主要為肝病改變,肝臟腫大、壓痛、全身瘙癢、黃疸、尿色深黃、大便次數增多,但食欲尚好,無厭油。
1.4甲亢病白細胞減少癥狀/何甲亢性貧血
與甲亢的免疫調節功能障礙、消耗增加、營養不良、鐵代謝障礙、肝功能損害有關。
1.5甲亢合并低鉀性周期麻痹(簡稱周麻)
周麻的發生可能與甲代謝異常、免疫因素、精神因素有關。也很容易死于阿-斯綜合征或呼吸肌麻痹者。
甲亢可以引起糖尿病也可以和糖尿病同時存在。
(1)甲亢引起糖尿病:甲狀腺激素可以拮抗胰島素的作用。甲亢時超生理的甲狀腺激素含量拮抗胰島素的作用更強,并且可以促進腸葡萄糖的吸收及促進糖原異生,因此引起血糖增高,導致糖尿病。這種糖尿病是由于甲亢引起,故可稱為繼生性糖尿病。甲亢引起的糖尿病在甲亢病情控制后,不予降血糖藥物治療,血糖即可完全恢復正常。
(2)甲亢和糖尿病并存:甲亢和糖尿病都和家族性遺傳有一定的關系。這兩種病的基因缺陷往往發生在同一對染色體上,因此可能會連鎖在一起遺傳給后代。在臨床上,兩種病同時發生在一個病人身上的病例并不少見。這種糖尿病屬于原發性,不是繼發于甲亢。在甲亢病情控制后,糖尿病依然存在,不予隆血糖藥物治療,血糖不能降至正常。但是,甲亢可以加重糖尿病,使血糖進一步增高,故控制甲亢對減輕糖尿病也很重要。
2遺傳性
甲亢病確定與遺傳有一定的關系,臨床上的甲亢病患者,大多是有家族性的,患甲亢病的母親,其子女的甲狀腺對甲高亢病原體的易感性就較其他人高,雖然他們對甲亢病的易感性較高,但不是每個人都會患甲亢病,得有另外兩種因素的參與,才會患甲亢病,一是接觸到了甲亢病原體,還有一種就是因過度疲勞或精神因素等原因,使自身抗病力下降,這三種因素疊加到一起就可引發甲亢病。
第六節甲亢的飲食調養與預防
1飲食
在甲亢調養過程中,患者的飲食尤其重要。因為甲亢病人由于代謝亢進,營養物質需求明顯增加,如果營養補充不足,消瘦會更為明顯,甚至出現類似晚期癌癥的癥狀,因此,飲食是否得當十分重要。
患者飲食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注意:每日進食的熱量,男性至少2400千卡,女性至少2000千卡。多吃高蛋白食物,年輕患者還需多吃脂肪類食物,多吃含維生素豐富的水果、蔬菜、少吃辛辣食物、如辣椒、蔥、姜、蒜等。少吃含碘多的食品,如海帶、海蝦、海魚等。盡量不吸煙,不引酒,少喝濃茶,咖啡,患者特別注意心理情緒及精神生活水平自我調節,保持心情舒暢、精神愉快、情緒穩定,避免受風感冒,勞累過度,高度發燒。
甲亢病人在服藥期間及飲食上應注意:
(1)禁忌辛辣食物:辣子、生蔥、生蒜;
(2)禁忌海味:海帶、海蝦、帶魚;
(3)禁忌濃茶、咖啡、煙酒;
(4)保持心情平靜、避勞累。
2預防
2.1未病先預防:情志因素在甲亢的發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濟生方·癭瘤論治》說:“癭瘤者,多由熹怒不節,憂思過度而成斯疾焉。”故,預防甲亢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首先應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暢。其次合理飲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同樣是重要的預防措施;同時起居規,勿枉作勞;扶助脾胃,增強體質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等都很重要。
2.2既病防傳變:防病于未然,是最理想的預防。但若甲亢已發生,則應早期確診,早期治療,以防止本病的傳變,即防止病情發展加重和并發癥的發生。《素問·玉機真藏論篇》云:“五臟相通,移皆有次,五臟有病,則各傳其所勝。”因而,要根據甲亢并發癥發生的規律,采取預防性措施,防止并發癥的發生,控制疾病的轉變。
2.3愈后防復發:俗語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形象的比喻病后機體尚有一個待恢復的狀態。津液耗傷有一個恢復的過成此時若不慎重,原有的病情有可能遷延和復法。因此,初愈階段,藥物、飲食、精神藥膳等要綜合調理,并要定期檢查,認真監控,是病后防止復發的重要措施。
總的來說,(1)沿海地區應注意膳食中含碘食物建議勿用高碘飲食防止碘甲亢;(2)內陸地區(缺碘地區)補碘日期應有限制服用甲狀腺片劑也應有時限;(3)普查身體健康時應加測甲狀腺B超或甲狀腺功能,以早期發現甲亢患者,被動發現甲亢患者時病情多有延誤2~3年之久,避免精神誘因。生活規律勞逸結合對預防發病有好處。
專家指出,對于甲狀腺功能低下等疾病的患者除應堅持食用合格碘鹽外,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或補充含碘藥物;對處于快速生長發育階段的兒童、青少年來說,每日食用合格的碘鹽已完全能滿足其生長發育的需要,沒有必要再補充其它各種含碘強化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