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粘連性肩周炎治療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要害詞】針灸
【擇要】目的視察關閉團結針灸、推拿治療粘連性肩周炎的臨床療效。要領對86例粘連性肩周炎采用關閉團結針灸、推拿綜合治療要領,并與針灸、推拿32例舉行比力。效果視察組有屈從97.7%與比力組有屈從84.4%相比差異有非常顯著性(P<0.01)。結論關閉團結針灸、推拿治療粘連性肩周炎療效顯著好于針灸、推拿效果,3個療程就得到得意療效。
要害詞關閉針灸推拿粘連性肩周炎
粘連性肩周炎是針推傷科臨床的常見病、多發病,為肩樞紐關頭周圍軟構造退行性炎癥性病變,以單側或雙側肩樞紐關頭酸痛、功效性停滯為主癥。是50歲以上中老年人的一種多發病和常見病,故亦稱五十肩。近5年來,筆者采用關閉團結針灸、推拿治療本病86例,取得得意療效。現陳訴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樣平常資料共收治患者118例,大多為門診患者,也有住院病人。采用隨機分組的要領分為關閉加針灸、推拿治療組和針灸推拿比力組。治療組86例,男48例,女38例,年歲最小36歲,年歲最大82歲;病程最短3天,最長2年。比力組32例,男10例,女22例,年歲最小27歲,最大55歲,病程最短2周,最長1年半。全部病例均經X線攝片掃除肩樞紐關頭結核、緊張的骨質疏松癥及肩樞紐關頭的其它器質性病變。
1.2治療要領病人側臥位,患肩在上或背靠座位。取患肩局部壓痛點,在肱二頭肌長頭、短頭肌腱處或肩峰下及三角肌前后緣部,即三角肌滑囊部探求,一樣平常有3~6個差異的最敏感的壓痛點,作好標志,皮膚通例消毒后,將備好的2%利多卡因2ml,確炎舒松2ml殽雜液徐徐注入差異壓痛點。出針后,用75%酒精棉球輕輕按揉針孔1min,并用創可貼固定1天。關閉后第二天開始針灸、推拿治療。針灸取穴:肩三針、臂、天宗、阿是穴、曲池、外關、中渚、合谷。具體操作取1.5寸毫針,進針行提、插、捻、轉,平補平瀉伎倆,得氣后,留針20min,拔罐10min。再以法或按揉法施于患肩前部及上臂部,以內側為主,至肘部橈骨粗隆,配合患肢外展、內收和旋轉被動活動,約5min;用法施于患肩外側和腋后部,配合患肢前上舉,后伸內收活動,約5min;對患肢施托肘搖肩法約5min;著末在肩部及上肢部用搓法、抖法約5min。(注:被動活動幅度應在患者能夠耐受的限度之內舉行,切忌暴力,患者伴故意血管疾病時,尤其應審慎從事)每天或隔日1次,10次為一個療程。治療時期,囑患者每天堅持爬墻、摸背等肩部功效鍛煉。
比力組:針灸取穴,上肢取外關、偏厲、列缺淺刺0.2~0.3寸,下肢取豐隆、灼爍、飛揚刺1~1.5寸,得氣后捻、轉、提、插,行針時讓病人只管即便活動患肩,留針20min,逐日1次(注:病延日久,年老體弱者慎用,患肢活動時,行動由慢到快,用力不宜過猛,以防引起劇痛),起針后,再在局部痛點拔罐,留罐10min。推拿伎倆均與比力組類似。兩組治療時期停用其它療法。
.3療效尺度憑據《上海市中醫診療通例》(上海市衛生局1996年發表)劃定的肩周炎療效尺度實驗[1]。全愈:肩部疼痛完全消散、活動自若、功效完全規復正常者,隨訪1年未復發。顯效:肩部疼痛消散、活動角度略有受限。前進:肩部疼痛部分減輕,活動角度有所改進。無效:治療前后無厘革。
1.4治療效果經三個療程治療后,兩組療效相比見表1、表2。
表1兩組療效比力例(%)
治療組和比力組全愈率分別為60.5%和40.6%,經統計學處理,χ2=7.39,P<0.01,說明治療組全愈率非常顯著地優于比力組。
表2視察組與比力組治愈次數比力
表2可見視察組1療程治愈率達48.1%,比力組為38.5%,視察組治愈天數顯著短于比力組。
2典型病例
患者,男,58歲,個體,2002年3月就診。主訴:左肩樞紐關頭疼痛伴活動停滯半年。近1月來癥狀逐漸加重。患者因摔跌致左肩樞紐關頭脫位引起,當時患肩夜間痛甚,疼痛牽連到頸部、肩胛、上臂三角肌及前臂背側,活動領域顯著受限,特別是上舉、外展、內旋、后伸。檢查:左肱二頭肌長頭肌腱處,左肩部三角肌后外緣處壓痛陽性,舌淡紅,苔薄白,脈細弦。X線檢查診斷為左肩樞紐關頭周圍炎。治療:以2%利多卡因與確炎舒松各2ml殽雜后穴注阿是穴,第二天取大椎、肩三針、天宗、臂、曲池、外關、合谷。行平補平瀉伎倆,加拔罐并施以推拿伎倆及功效鍛煉。共經1次局封,7次針灸、拔罐、推拿治療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