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探討異位妊娠保守治療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目的探索簡單、有效、成功率高又不影響生育功能的異位妊娠的保守治療辦法。方法將28例異位妊娠符合保守治療病人分成兩組,分別用氨甲喋呤(MTX)單次注射法及MTX單次注射配合米非司酮聯合治療進行療效比較。結果加用米非司酮組3周,血β-HCG轉陰率92.86%,與MTX組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結論]MTX單次注射配合米非司酮治療異位妊娠是一種治愈率高、安全可靠的治療方法。
異位妊娠是婦產科常見的急腹癥之一,發病率約為1%,是孕產婦的主要死亡原因之—。近年來,隨著異位妊娠發病率的逐年增高,及血β-HCG測定方法靈敏度的增高及B超診斷的改進,醫生技術水平的提高,大多數異位妊娠已能在早期診斷,輸卵管妊娠在流產或破裂前確診者增多。因此采用保守治療的病人增多,尤其適用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輕婦女,可減少手術本身導致的腹腔粘連,減少感染機會,降低患者醫療費用,保留附件功能等優點。氨甲喋呤用于異位妊娠藥物保守治療已廣泛用于臨床,效果肯定,但仍存在著出血時間長、血β-HCG轉陰慢,病灶吸收慢及部分患者保守治療失敗等不足。為探索簡單、有效、成功率高又不影響生育功能的異位妊娠的保守治療方法,本文對部分異位妊娠患者藥物保守治療進行臨床觀察。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8例均經血β-HCG檢查和B超檢查確診,無禁忌證。患者一般情況好,生命體征正常,無或輕微腹痛,停經≤60天,血β-HCG測定小于2000Iu/L,B超檢查異位妊娠病灶包塊直徑≤4cm,輸卵管妊娠未發生破裂或流產;血尿常規、肝腎功能正常、凝血功能正常,無保守藥物(氨甲喋嶺及米非司酮)禁忌證為研究對象,分為觀察組14例和對照組14例,兩組分別給氨甲喋呤單次注射加用米非司酮和單用氨甲喋呤。
1.2用藥方法對照組:給氨甲喋呤1mg/kg單次肌肉注射;觀察組:在注射氨甲喋呤后第4天血尿常規、肝腎功能檢查無異常口服米非司酮,第4天早口服50mg,12小時后服25mg,第5天早口服25mg,12小時后服50mg,均空腹服藥,2小時后進食。
1.3監測指標治療期間觀察血壓、脈搏、腹痛和陰道出血情況、藥物的毒副反應。治療前抽血查血常規、肝、腎功能和血β-HCG,用藥后隔日測定血β-HCG,定期復查B超觀察病灶吸收情況,了解用藥后異位妊娠包塊有無增大、有無內出血及包塊消失時間。
1.4療效判定標準①顯效:用藥一周血β-HCG下降≥15%,三周血β-HCG下降至正常范圍內(<5Iu/L=;②有效:三周后血β-HCG降至正常范圍內;③無效:用藥后三周血β-HCG不降或持續性升高;B超檢查提示:宮外探及的異位妊娠包塊增大或出現胎心管搏動、胚芽長大;出現生命體征改變轉為手術者。
1.5統計學處理采用X2檢驗。
2結果
2.1根據藥物保守治療的療效標準,兩組總療效比較,見表1。
表1保守治療異位妊娠效果比較
由表1可見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經統計學處理,差異有顯著性(P<0.05)。
2.2兩組病灶包塊吸收情況比較,以保守成功進行比較,見表2。
表2兩組病灶包塊吸收情況比較
由表2可見,觀察組5周內病灶完全吸收達92.3%,對照組只有72.72%,差異有顯著性(P<0.05=。
3討論氨甲喋呤為抗代謝類抗腫瘤藥,屬葉酸類似物,通過對二氫葉酸還原酶的競爭性抑制而發揮作用,
干擾DNA的合成,從而抑制腫瘤細胞的分裂和增生。妊娠期滋養細胞增生活躍,大多處于細胞增殖周期,對氨甲喋呤的抑制作用較正常細胞敏感,抑制滋養細胞增生、破壞絨毛,使胚胎組織壞死、脫落,因此可用于治療異位妊娠。
氨甲喋呤用于異位妊娠藥物保守治療效果肯定,尤其單次肌肉注射,具有簡便、安全、有效的特點,據報道總有效率達92%[2]。但仍存在著時間長、血β-HCG下降緩慢,病灶包塊溶解吸收緩慢,陰道流血時間長等不足。
米非司酮是一種強效的抗孕激素藥物,具有甾體結構,在分子水平與內源性孕酮競爭結合受體,產生較強的抗孕酮作用,使妊娠的絨毛組織及蛻膜變性,釋放內源性前列腺素,導致LH下降,黃體萎縮,從而使依賴黃體發育的胚囊壞死、吸收[3],盡管米非司酮是一種新的治療異位妊娠的藥物,但單用療效較差。米非司酮與氨甲蝶呤合用有協同作用,縮短保守治療時間、減少出血時間及包塊完全吸收時間,且口服米非司酮毒副反應小,較為安全,減少了2次使用氨甲喋呤的可能,減少保守治療的并發癥,因此氨甲喋呤與米非司酮聯合用藥保守治療異位妊娠是一種比較安全而可靠的方法。
【參考文獻】
1.樂杰.婦產科學.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0~115.
2.曹澤毅.中華婦產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47.
3.劉伯寧,等.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終止早孕1774例分析.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199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