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多媒體教學利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
目前,在教學活動中多媒體技術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它具有很多優點,也存在一些弊端。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已進入我國的教育領域,并得到迅速的發展。在教育領域中,多媒體教學逐漸成為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它使當今的教學方法,教學觀念與形式、課堂教學結構發生了變革。
隨著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的日漸成熟,計算機輔助教學(CAI)的研究和使用已上了一個新臺階。然而在教學中也遇到一些問題。由于計算機輔助教學具有一定的優點,部分教師過分依賴多媒體教學,而拋棄了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縱觀各校開展多媒體教育的實際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媒體"與"教"結合不緊,造成課堂教學節奏過快。基于上述問題,討論多媒體在教育教學中的地位,目的使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發揮應有的作用,使教師水平和學校整體綜合實力得以提高。
1多媒體教學現狀解析
我們在石河子大學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不記名問卷調查,共發出調查問卷566份,收回問卷540份,回收率95.4%。調查項目包括學生對多種媒體的教學效果評價、學習興趣、重難點理解程度,對教師應用多媒體要求,以及傳統媒體與多媒體的認可程度等問題。
通過歸納得出:
①用多媒體教學,學生對教學重點、難點問題理解的程度為80%以上學生認為:多媒體教學不僅信息量大,而且,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化靜為動,把平時教師難以說清道明,學生不易掌握和理解的知識點一目了然地展現在學生面前。還可將抽象、微觀、不可見或難以解釋的部分逐層分割、深入講解,使之形象化和直觀化,為學生提供大量直觀材料,從多角度來表示相同的信息,從而減少學生學習的難度,加強了學生從具體操作到抽象思維的有效遷移。采用多媒體方式教學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解決教學的重點、難點問題,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
②學生對教師用多媒體的興趣占50%以上,不同年級的學生存在差異。也就是說多媒體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具有豐富表現力,它可以將枯燥抽象的概念、原理、規律、復雜的運動變化過程,以生動直觀、形象逼真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產生全新的感受。調查結果表明多媒體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③學生對多媒體教學的認可度為:60%以上學生認為,多媒體作為輔助教學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不同媒體具有各自的特點,現在的教學過程中具有它的作用,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選擇何種媒體,如何將它們有機地組合在一起,達到最優教學效果,是多媒體教學的關鍵。各種媒體之間,并不存在絕對的先進與落后之別,各種教學媒體在課堂教學中有最適合的地位和功能。在使用多媒體教學中,一定要從教學目標和學習內容出發,根據各種媒體的特性,發揮各自的優勢,避開它們的弱項,揚長避短,優化組合。
④對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問題。75%的學生認為,在教學中如果過份依賴多媒體,會產生一些副作用。
多媒體技術應用到教學中,很多教師只是將板書轉換成課件的形式,一些教師只是照本宣科,生硬的將課本上的漢字輸入電腦做成課件,在課堂上念一遍,教學并無新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但沒有調動起來,反而產生了厭倦情緒。另外,一些比較抽象的概念很難通過多媒體的方式準確的描述,因此容易給學生造成誤解,比如,電子云黑點圖很容易讓學生將圖中的黑點看成電子。
⑤在教學過程中要靈活變通使用多媒體。俗話說“教有法,但無定法”。教學是為了實現一定教學目標所進行的課堂活動。教師在課堂上所采用任何教學手段必須以能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為宗旨,以圓滿完成教學任務為目標。那么,學生對多媒體在教學中的利用有何反應呢?表如下:
衡量一節課媒體運用是否恰當的標準,并非在于媒體和課件使用數量的多與少,而是視其是否有利于課堂教學任務的完成。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關鍵在于課件。離開課件再好的硬件設施也只能成為擺設的花瓶。因而課件必須充分展現教師的教學風格。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已經形成了自身固有的,為學生所適應的教學風格。所以在設計課件腳本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親自創作。而有一些教師為了節約時間照搬照抄別人的課件,因此被課件牽著鼻子走。所以我們設計課件時應該自然的把自身的風格融入到課件中,不僅體現自己的教育思想,又讓學生容易接受。
⑥多媒體教育要發展,教師培訓要先行。教師素質因素近年來頗受人們關注。人們逐漸認識到,計算機輔助教學雖然開展了多年,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教師培訓工作做得不夠。教師因素包括有教師的積極性、計算機應用水平和教學方法等。
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所發揮的作用與教師的教學思想是分不開的。多媒體應用于課堂,不僅僅要求教師掌握計算機基本技能,更為重要的是要改變固有的教學觀點和思想。如果教師的教學思想一成不變,教師就會把計算機當作傳統教學方法的附屬物,不能很好地發揮計算機的獨特潛力,只能用它作演示或練習用。這實際上是用新瓶裝舊酒,是難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如果教師的教學思想更新了,那么教師不僅能用計算機去完美實現傳統的教法,而且能創造或完善新的教學方法。
2多媒體教學的幾個誤區
①“以輔代主”。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應起主導作用,多媒體技術是為收到一定的教學效果而使用的一種手段。如果盲目地依賴于多媒體技術而把所有的教學環節全部使用多媒體手段再現出來,那么教師就會成為多媒體技術的奴隸,只起到了播音員和解說員的作用而起不到教師應有的主導作用。
②“以模擬操作代替實際操作”。利用微機技術可以很方便地實現模擬現實,甚至模擬現實中難以實現的實驗。但是,如果熱衷于在計算機上模擬操作而忽視學生的實際操作,勢必會不利于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同時由于模擬實驗不是真實的實驗,使得它的可信度不高,如果長期要學生接受他們所懷疑的信息,那么必然會使他們喪失質疑、創新的欲望和能力,重新回到機械接受和機械記憶的老路上,與使用多媒體計算機進行輔助教學的初衷背道而馳。
③“以教師的活動代替學生的思考”。教學活動中,必須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作用在于應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刺激和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啟發學生的思路,培養學生的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應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實踐中,必須注意不能讓電教媒體擠占學生的探索、分析、思考的時間,必須把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培養作為教學的重要目標。
④“以人機對話代替師生對話”。教學活動是一個師生共同參與的活動,在教學中通過師生之間的對話,信息交流、反饋,實現教學雙方對教學過程的把握,幫助教師在一個動態的過程中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如果盲目地依賴于計算機,只注重人機的對話,而忽略了師生之間的信息反饋,那么就會使教師的教學活動處于一個單向的信息系統,無法擺脫“滿堂灌”的模式。
⑤“以形象思維代替抽象思維”。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對高年級學生而言,這種能力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多媒體技術可以利用自己強大的功能,降低難度,突破難點,但是,如果只是簡單地以生動形象的畫面把本來應該在學生頭腦中的想象再現出來,那么,勢必會影響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的形成和發展,不利于學生的長期發展。
3多媒體在教學應用中的優缺點
多媒體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多媒體又是萬萬不能的,任何事物都要順應時代的發展,對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也不例外,我們要本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冕"的態度對多媒體優點要善于繼承,缺點勇于改正。多媒體在教學應用中的優缺點總結如下:
①多媒體是活躍課堂的小靈通
多媒體的出現,一則引導督促教師去開發研究新的教學手段,改進教學方法;二則多媒體直觀形象,不僅能引發學生的興趣,滿足他們的好奇心,而且還可以激發其學習熱情。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學手段十分單一,教具就是掛圖、小黑板、實物等。有的教具不便于準備、攜帶和保存,給教學帶來諸多不便,利用多媒體展臺進行教學可以解決許多的問題。
②多媒體是實施美育的調味品
文章是用語言文字來敘事說理的,它的美往往隱藏在藝術形象給人留下的深廣、多層的審美空間里,也常蘊涵于生動逼真的意境中。要使學生能領會這蘊涵的藝術美,獲取藝術的真諦,教師就應對文章中的審美對象進行藝術化處理,使之變成學生容易感知、鑒賞的審美對象。而教師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使審美內容變成聲像并茂、視聽結合的審美對象,并能讓靜止的審美對象活躍起來,從而使美育變得更為生動有趣,富有感染力。
多媒體課件能綜合影視、文學、音樂、動畫等多種信息媒介于一體,大大擴展了審美信息領域。它通過多維審美信息通道,既強化了學生視覺的形象感受能力,又充分調動了學生聽覺的語言感受能力和音樂情緒化的感受能力,滿足了不同審美層次、不同審美興趣的審美者的需要,從而實現了審美的最佳效果[1]。
③多媒體是解決重難點的催化劑
解決重點、突破難點是一堂課是否成功的關鍵。如果這兩點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不管其他形式、內容怎樣合理,這堂課都是失敗的。而多媒體輔助教學可發揮其獨特的優勢,創造良好的條件,為教師的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運用多媒體能達到粉筆+黑板教學所達不到的效果,比如創設教學情景,從而激發學生的思考、給其留下深刻印象。
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但是,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正如那些老教師所說應用多媒體教學也有其不足之處,還應客觀地評價它在教學中所起的作用,在教學內容和課型需要時才使用多媒體展臺進行教學,對其可能存在的不足之處我們也應該有一個認識。
首先,由于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課件是課前做好的,上課時若出現意想不到的情況,老師的心里會緊張,影響老師上課的情緒。長期使用多媒體教學,發現學生的思維在電腦設計的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中難以迅速轉換。每當讓同學看完視頻剪輯,教師分析事件原因、結果時,學生有的似乎還沉浸在剛才的影片中,有的神經則處于一種松弛狀態,思維跟不上節拍。盡管這當中的時間很短,但一節課出現幾次這樣的“切換”困難,上課效果必定打折扣,課堂秩序無法保證,反而影響教學步驟的正常實施,破壞了一堂課的整體性。
其次,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老師一面要操作電腦,一面要組織教學,老師關注學生的時間和精力都會受到一定的削弱,師生間的情感交流相對會少一些,所以上課時老師要提醒自己注意教學中情意目標。如:授課時避免總站在多媒體展臺前,不操作機器時要走到學生中去,講課時眼睛注視學生,用心和學生進行交流,授課的語音不僅要準確,更要抑揚頓挫、做到優美動聽,富于感染力。面帶微笑地授課不僅能給學生帶來愉悅的感受也能松弛自己的心情。
第三,多媒體教學往往通過圖片、表格、動畫、音頻、視頻、文字等素材多方位展示歷史問題,一堂課的信息容量遠比普通課堂大,可這對考試未必有益,因為它削弱了應試的針對性。
第四,課件制作時間較長,耗費精力大,可能會影響教學進度。多媒體教學要求不僅要熟悉教材,吃透教材精神,而且要結合微機的特點來編制電子教案。不僅輸入文字還要收集一些與教材有關的圖片電影畫面;不僅要將內容準確地講授出來,而且還要通過微機的視聽效果表現出來,制作花費的時間要遠遠多于備課的時間,如果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課課都做一個新的課件,那么最終的結果可能就會影響教學進度。
第五,學生的想象力可能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多媒體教學中,畫面占到相當大的比例,收到了具體、形象、易懂的效果,勿庸語言,它也降低了對學生想象力的發展和要求。
4討論
多媒體的應用,使教學模式由傳統的“教師-學生”模式轉變為“教師-多媒體-學生”模式。顯然,教學與學生的行為角色發生了變化,教學過程需要重新設計。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單純以傳授知識為主轉變成以創設學習情境的設計教學為主,從家長式的灌輸者、訓導者轉變成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啟發者和引導者。而學生從傳統教學中單純地、被動地接受知識轉變成主動探究、協商、自覺地學習,充分發揮學習主體的作用。這種轉變實際上就是傳統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
多媒體的應用在某些學科顯得尤為重要。例如:生物學是研究生物的形態特征、生理特點、遺傳和變異、進化方面等知識的學科。多媒體可將書本知識化靜為動,化虛為實,化抽象為直觀,合理運用多媒體,十分有利于激發學生興趣和引起學生的注意,可將學生帶入富有啟發性的情境中,從而進入全神貫注的學習狀態,形成良好學習動機,達到增強理解和記憶,發展學生的智力。
多媒體教學,使學生在充分利用視覺和聽覺的基礎上進行有效學習和獲取知識,在較短的時間內可完成較多的學習內容,能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具有較理想的教學效果。但媒體的應用決不能隨心所欲,必須做到媒體展示的知識內容與教材相適應,與學生認知水平相適應。
實現教育現代化,必須要搞現代化教育。現代化教育是一項多層面、多因素的系統工程,從組成因素進行分析,現代化教育是由現代化的教育觀念、現代的教育發展水平,以及課程結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方面構成的現代化教育體系,現代化的教育設施和辦學條件,現代化的師資隊伍和管理隊伍等方面所形成的有機整體[3]。其中現代化的教育觀念、教育發展水平是主體,現代化的教學系統是核心,現代化的教育設施、師資隊伍和教育管理是保證。因此,現代化教育更需要教育技術和手段的現代化,這是教育技術賦予教育現代化的一個新使命,因此要做好宣傳和推廣工作。
盡管多媒體有許許多多的優越性,但在技術上需要進一步發展和完善。同時,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多媒體是一種輔助教學手段,不能完全代替傳統的教學。所以只有根據我們的國情和校情,選擇適合本單位的多媒體教學模式,并正確和合理地應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結合,在呈現教學信息媒體的同時,也充分體現教師的人格魅力和語言魅力。學科知識通過語言表達和課件的應用在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著相互傳遞、互動,師生在輕松愉快的情緒下傳遞和獲得信息,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教學的主動性。多媒體不可能取代教師。媒體越是現代化,越要重視教師的作用,因為任何媒體都是由人來操作的。在一定意義上說,教師也是媒體,同時又是教學過程、教學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領導者,是人的優秀品質的示范者,這是其它任何媒體無法取代的。對各種媒體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優化組合,合理分工,揚長避短,優勢互補,促其形成傳遞教學信息的總體優勢。對先進媒體要積極地學,積極地用,要跟上媒體發展的大趨勢,同時對于實用的媒體也不能丟。在媒體運用上,不能搞簡單問題復雜化。由此可以看出,使用現代化教學媒體的教師,其掌握現代化教育思想與方法的程度對于提高教學效率有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