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藥制劑輸液不良反應原因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目的分析中藥制劑輸液反應原因,規避中藥制劑輸液反應,保證用藥安全。方法觀察15例中藥制劑輸液反應的臨床表現,分析輸注藥物的種類、病人的處理及轉歸,尋找對策。結果中藥制劑的制備過程,藥物配伍和病人的基礎疾病是引起中藥制劑輸液反應的原因。結論充分了解中藥制劑的特性、配伍禁忌和病人的一般情況,采取有效對策,避免輸液反應的發生。
關鍵詞:中藥制劑輸液不良反應
輸液是臨床上常用的治療方法,中藥注射改變了以往中藥傳統的給藥方式,結合了注射劑劑量準確,療效迅速的劑型優點,中藥制劑的療效越來越引起重視。已在臨床普遍應用,但由于中藥原材料的品種、產地、成份本身的復雜性以及中藥注射劑的制備工藝,分析技術的限制等原因,有關中藥注射劑的不良反應報道也逐漸增多,如熱源反應、過敏反應等,現將我院近兩年來因中藥注射劑輸液引起藥品不良反應及原因分析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我院在4個科室共發生中藥注射劑輸液不良反應15例,其中男10例,女5例,所發生科室為:婦產科1例、神經內科4例、腫瘤科2例、肝病科8例。
1.2藥物資料婦產科1例為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國藥準字H42022243)+丹參注射液20ml(國藥準字I33020177)靜脈滴注約1min時出現嚴重過敏性休克。
腫瘤科2例和神經內科4例均為10%葡萄糖500ml+10%KCl10ml+丹參注射液20ml靜脈滴注1/2以后發生熱源樣反應。
肝病科8例均為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冠心寧20ml靜脈滴注,其中4例+10%KCl10ml,4例未加10%KCl。
1.3處理及轉歸過敏性休克1例經立即停藥,平臥保暖,皮下注射腎上腺素0.5mg,靜脈推注地塞米松10mg,快速補液等處理,35min后患者生命體征恢復正常,無并發癥。
其它14例表現為寒顫,呼吸困難,體溫輕度升高37.2℃-38.3℃之間,經對癥處理癥狀全部緩解。
2原因分析
2.1藥物原因
2.1.1低分子右旋酐本身具有一定的抗原性,即使初次注射本物品,少數患者也發生過敏及過敏性休克[1],有報道丹參可引起過敏,口服或注射均有發生[2],兩者共同作用結果導致過敏性休克,應盡可能不合用。
2.1.2中藥制劑在制備過程中即有除蛋白、去鉀的程序,臨床上使用中藥注射劑+鉀用藥欠規范,為醫師共同探討中藥注射劑的安全使用,不得添加其它制劑,選擇合適溶媒單獨使用。
2.1.3注射用冠心寧液是由丹參與川芎兩味藥提取有效成份經精制而成的注射液。當時肝病科發生不良反應8例均為同一批號的冠心寧,藥劑科立即召回本產品。送上級檢驗結果為合格產品,不存在藥品質量問題。
2.215例不良反應輸液使用的輸液器,注射器,物資供應科進貨后均在我院藥檢室和細菌室進行了熱源學監測和無菌試驗,均為合格產品,不存在輸液器具的污染。
2.3液體配制環境及開放式輸液過程中存在微粒污染的可能,發熱反應與此相關。
2.4病人本身的基礎疾病、年齡、輸液的滴速,藥物的濃度以及病人的自身抵抗力等,也是發熱反應的原因之一。
3討論
3.1注意中藥制劑的配伍,中藥制劑與其它藥物配伍后,一方面由于藥物自身所固有的不溶性微粒;另一方面中藥注射劑成份比較復雜和一些不被除盡的雜質與其它藥物配伍后,使不溶性微粒增加,因此,使用中藥注射劑最好不與其它制劑配伍,盡量單獨使用。
3.2盡可能直接使用中藥注射劑的輸液劑型,避免臨床配制過程的污染。
3.3注意藥物的劑量與濃度,選擇藥物說明書中規定的輸液,不能隨意加大藥量。
3.4注意藥物配制的環境和配伍順序,配藥前后均要檢查藥物如出現混濁、沉淀,變色等均不能使用。注意配藥環境的管理,減少人員流動,保持空氣流通,最好是在具有空氣凈化設施的配制中心進行配制。
3.5注意病人的基礎疾病,年齡、個體差異等,注意輸液的滴速,以保證輸液的安全。
參考文獻
[1]周自永,王世祥.新編常用藥物手冊[M].第3版.北京:金盾出版社,1998:508.
[2]丁濤,黃輝,中草藥不良反應及防治[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2: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