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心臟外科術后急性腎衰竭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關鍵詞】心臟外科術
急性腎衰竭(acuterenalfailure,ARF)是心臟外科術后嚴重的并發癥,各文獻報道的發病率高達1%~24%,預后較差,死亡率高,對心臟術后的ARF相關因素進行分析,及早治療,可以減少患者的住院時間,降低死亡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回顧我院心臟外科手術1144例,男710例,女434例;年齡1~61歲;心功能Ⅰ~Ⅱ級656例,Ⅱ~Ⅲ級365例,Ⅲ~Ⅳ級123例。所有患者術前腎功能均正常,其中房間隔缺損387例,室間隔缺損582例,瓣膜置換65例,法洛四聯癥85例,主動脈置換18例,心內膜墊缺損7例。
1.2方法[1,2]所有患者均在中、低溫體外循環下行心臟外科直視手術。體外循環時間>140min140例,<140min1004例。術后常規監測心、腎功能,心功能差者,給予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硝酸甘油或硝普鈉輔助心功能,效果欠佳者加用腎上腺素和/或米力農泵入;早期出現血紅蛋白尿者給予5%碳酸氫鈉及利尿劑治療;對于急性腎衰竭出現嚴重的血紅蛋白尿者給予5%碳酸氫鈉10~20ml,2h1次,維持尿pH值7~8,間斷給予利尿劑,分析ARF的原因,對癥處理,同時給小劑量多巴胺1~3μg/(kg・min)泵入,有3例行床旁血液濾過治療。
1.3統計學方法本文中數值以均值±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2結果
術后有21例患者出現ARF,發病率為1.84%,其中瓣膜置換7例,法洛四聯癥6例,主動脈置換2例,心內膜墊缺損2例,室間隔缺損4例。術前心功能≥Ⅲ級14例(63%),<Ⅲ級7例(0.76%)。體外循環時間<140min者9例,發病率為0.9%;體外循環時間>140min者12例,發病率為8.57%。21例ARF經過綜合治療15例痊愈,6例最終發展為多臟器功能衰竭死亡,死亡率為28.6%。
3討論
心臟外科直視術后發生ARF的原因很多,主要是以多種原因造成的腎臟灌注不足引起的缺血性損傷為主,與術前的心功能狀態呈負相關,術前心功能越差,術后發生ARF的幾率越大,當然,麻醉、體外循環、手術的創傷及術后血流動力學的急劇改變,也會引起心功能降低及腎功能損傷。
心臟術后ARF的發生率與體外循環時間呈正相關,體外循環時間越長,術后ARF的發病率越高。主要機制是血液的稀釋和激活炎癥反應過程[3]。血液稀釋可增加體外循環所需的血容量,減少輸血量,同時可以緩解低溫造成的血液黏滯度的增加,然而它使血液膠體滲透壓降低,靜水壓增加,從而間質水分增多,組織水腫,使氧在組織內運轉障礙;體外循環開始幾分鐘就有炎癥介質的釋放[4],這些介質的釋放呈自我增強形式,并通過內皮細胞和白細胞激活其他多種介質的表達和釋放,導致多臟器的功能不全,特別是心、腎功能不全,引起術后ARF。
心臟外科術式也可能引起術后ARF。有3例大的室間隔缺損,補片較大(2.5~4cm2),1例瓣膜置換術后出現嚴重的血紅蛋白尿導致ARF,排除藥物及輸血引起的溶血,經床旁彩超未發現殘余漏及血液分流,心功能正常,分析考慮由于術后血流動力學改變,大補片或瓣膜隨心臟收縮振動破壞紅細胞造成,經積極治療,其隨疾病的好轉4例均于6~8天逐漸恢復正常。
密切術后心功能的監測,及時發現心功能不全,有4例患者術后低心排出現ARF,應用血管活性藥物輔助心功能等綜合治療,最終搶救無效死亡。術后也要注意右心功能的衰竭,2例法洛四聯癥術后肺氧合較好,在大量的血管活性藥輔助下,中心靜脈壓增高達15~19mmHg才能維持循環穩定,床旁彩超示畸形矯正滿意,LVEF56%~65%,右室壓力增高。考慮由于肺的末梢血管發育較差及體外循環的打擊,引起肺循環阻力增加,右心系統淤血,臟器組織的靜水壓增加,而出現ARF,2例最終因多臟器功能衰竭死亡。
在ARF的治療上,除改善心功能、升高血壓、提高腎灌注外,間斷應用速尿和小劑量多巴胺治療,效果較好。速尿可預防腎衰竭的發生和發展,其機制在于控制遠端腎小管鈉的重吸收,從而使尿量增加,防止腎小管阻塞。1~3μg/(kg・min)的多巴胺,能降低腎臟和全身血管阻力,增加腎血流量、增加腎小球濾過率、增加鈉和肌酐的排泄。此外,連續性血液濾過,能有效地清除循環中的炎性介質,消除間質水腫,改善微循環的實質細胞的攝氧能力,改善組織的氧利用,調整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清除代謝產物,從而改善心、腎功能。有3例ARF應用連續性血液濾過治療,2例腎功能恢復正常。
【參考文獻】
1孫大金,徐守春,盛卓人,等.心血管麻醉和術后處理.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9,534-541.
2徐激斌,徐志云,鄒良建,等.13例心臟術后惡性嚴重腎功能衰竭持續腎臟替代療法的治療體會.第二軍醫大學學報,2004,25(4):464-465.
3LlopartT,LombardiR,forselledoM,etal.Acuterenalfailureinopenhearysurgery.RenFail,1997,19(2):319-323.
4ChertowGM,LazarusJM,ChristiansenCL,etal.Preoperativerenalriskstratification.Circulation,1997,95(4):878-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