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智能全自動血漿速凍機應用于血站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目的了解微柱凝膠技術在新生兒交叉配血中的應用。方法用微柱凝膠法對新生兒輸血患者進行交叉配血,同時與聚凝胺法比較。結果473例聚凝胺法交叉配血全部相合標本中,微柱凝膠法5例主側不合,7例次側不合。結論聚凝胺法配血可能導致抗體漏檢,為避免溶血性輸血反應的發生,應盡可能采用微柱凝膠法配血。
關鍵詞:微柱凝膠交叉配血新生兒
微柱凝膠技術(microbubesgeltechnology,MGT)是在微柱凝膠介質中的抗人球蛋白試驗,作為一種新的免疫學技術,自1994年獲得美國FDA認證以來,該技術已逐步完善,現國外已作為常規應用。我院自2003年開始應用微柱凝膠技術進行交叉配血、抗人球蛋白試驗和不規則抗體篩查。由于新生兒各器官發育尚不成熟,使新生兒配血具有很多獨特性,為保證安全輸血并對微柱凝膠技術在新生兒交叉配血中的應用有更多的了解,現將我院2003年6月~2004年12月新生兒科需輸血的患者用MGT進行交叉配血,同時用聚凝胺交叉配血法進行對照比較,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檢測對象受血者為我院2003年6月~2004年12月新生兒科輸血患者,共473例,標本EDTA-K2抗凝血1ml;供血者為深圳市血液中心無償獻血者。
1.2試劑與儀器戴安娜手工配血系統、DianaFuge離心機、Diana孵育器、DianaGelCoombs微柱凝膠交叉配血卡,北京斑珀斯公司提供,有效期內。聚凝胺交叉配血試劑,由(臺資)珠海貝索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有效期內。
1.3方法對凡預約當日用血的送檢血樣,用DianaGelCoombs微柱凝膠卡按測試系統要求進行交叉配血試驗,聚凝胺法嚴格按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對交叉不合的標本,同時用兩種方法復查,并用微柱凝膠卡做抗體篩查及直接、間接抗人球蛋白試驗,對懷疑是新生兒溶血病的患兒同時做放散試驗。
2結果
在473例交叉配血中有5例主側交叉不合,7例次側不合。5例主側不合標本中,3例檢測出抗A或抗B,2例發現有小凝塊;次側不合者,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DAT)陽性或弱陽性,抗體篩查陰性。
3討論
微柱凝膠實驗是應用分子篩技術、離心技術和特異性的免疫反應技術原理,可以非常靈敏地檢測出可能存在的血型抗體,在該測定中聚凝胺交叉配血473例都可合,而微柱凝膠法有12例不合,說明微柱凝膠法比聚凝胺法有更高的靈敏度。新生兒免疫系統不成熟,血清中抗體較弱,聚凝胺配血可能導致抗體漏檢。為了避免溶血性輸血反應的發生,應盡可能采用微柱凝膠法進行交叉配血。同時新生兒初次交叉配血試驗需包括ABO、Rh血型定型及不規則抗體篩查,除輸注O型、Rh(D)陰性血外,輸注其他血型必須對新生兒進行篩查以排除來自母體的抗A和抗B[1]。7例次側不合是因為輸多個獻血員的全血產生同種免疫,使患兒RBC被不完全抗體所致敏,從而出現DAT陽性,引起MGT交叉配血時次側有凝集現象。DAT陽性患者,盡量不要輸全血,對需要輸血者可以考慮輸洗滌RBC,能有效地保證輸血安全[2,3]。也可以將1U保存懸浮RBC分成數份,分離時無菌連接,專供同一新生兒輸注,既避免血液浪費,又減少使用多供者血液[4]。以上結果表明MGT優越于傳統的聚凝胺法。
由于MGT法的靈敏度高、特異性好、結果準確、操作簡便快速,所以應用MGT法時一定要做到標準化操作,不僅血樣要新鮮無污染,且要避免RBC濃度過高過低或離心不徹底、血清中含纖維蛋白出現細胞凝塊、細菌污染等導致假陰性或假陽性[5]。
參考文獻
1賴文元,田兆嵩.嬰兒輸血.中國輸血雜志,2002,15(1):70.
2王顯榮.柱凝集技術交叉不合的原因分析.臨床輸血與檢驗,2002,4(1):27.
3李育.柱凝集技術在交叉配血試驗中的應用.浙江臨床醫學,2003,5(6):464.
4王同顯,田兆嵩.新生兒成分輸血.中國輸血雜志,2004,17(4):296.
5彭道波,蘭炯采,王梁平,等.用微柱凝膠試驗進行交叉配血.中國輸血雜志,2001,14(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