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大黃進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對大黃的有效成分、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進行了綜述。
關鍵詞:大黃;藥理作用;臨床應用;研究進展
0前言
大黃是我國傳統中藥材之一,在我國有39個品種和2個變種。中醫采用單味大黃或復方大黃制劑治療便秘、痢疾初起、血熱吐衄、瘀血經閉等。《未經》曰:“下瘀血,血閉寒熱,破癥瘕積聚,留飲宿食,蕩滌腸胃,推陳致新,通利水谷,調中化食,安和五臟”。《本草綱目》:“下痢赤白,里急腹痛,小便淋瀝,實熱燥結,潮熱譫語,黃疸,諸火瘡”。可見,大黃有許多功效,臨床應用也十分廣泛。
1大黃的有效成分
研究發現其主要有效成分為蒽醌衍生物,總量約3%~5%,以兩種形式存在,部分游離,大部分與葡萄糖結合成蒽甙。游離型的蒽醌衍生物有大黃酸、蘆薈大黃素、大黃素甲醚和大黃酚等,含量較少,為抗菌成分。結合性蒽醌衍生物為游離類的葡萄糖甙或雙蒽酮甙,為大黃的主要瀉下成分,其中雙蒽酮甙瀉下作用最強。雙蒽醌甙有番瀉甙A、B、C、D。此外,尚含有鞣質,約占5%,為大黃收斂作用的有效成分。
2大黃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
2.1對消化系統的影響
(1)瀉下作用。
大黃是中醫中傳統的瀉劑之一,大黃素和番瀉苷等是致瀉的主要成分。大黃致瀉的主要作用部位在大腸,瀉下特點是不妨礙小腸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其作用機制可能有腸壁神經叢的參與,為結腸內注入大黃酸引起的瀉下可被預先注入4%利多卡因所抑制,也可能通過腸黏膜內CAMP含量增高而促進機體對腸道內水和電解質的分泌。大黃還含有多量鞣質,因此小劑量不僅不引起瀉下作用,且呈收斂作用,停藥后,也往往出現繼發性便秘。
(2)保肝利膽作用。
大黃能解除微循環障礙,恢復組織細胞的正常代謝和血液供應,促使肝細胞再生,而且還可通過瀉下作用使滯留在腸道的病原菌毒素以及腸源性有毒物質排泄加速,吸收減少,從而降低肝病時內毒素血癥對機體的損害。同時大黃還有利膽的作用,增加肝膽汁流量,促進排膽,松弛奧狄括約肌,結合大黃廣譜的抗菌、消炎、抗毒作用,可用于治療膽系感染、膽石癥。大黃的利膽保肝、解毒,促進肝細胞修復,以及促進腸道對毒物的排除等作用,為治療膽道疾患、病毒性肝炎等病癥提供了藥理學基礎。
2.2對血液和代謝系統的影響
(1)止血作用。
大黃能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改善脆性,促進骨髓制造血小板,縮短凝血時間,見效快。止血作用環節為:促進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功能,有利于血栓形成;使血小板數和纖維蛋白原含量增加,凝血時間縮短;降低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收縮損傷局部血管,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
(2)降血脂作用。
九制大黃蒽醌衍生物有降低實驗性高血脂大白鼠血脂和改變血液流變學的作用。在1~4g·kg-1范圍內,隨著劑量增大,有作用增強的趨勢。給家兔及小鼠飼喂高脂飼料誘發高脂血癥,服用大黃可使血清和肝臟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及過氧化脂質明顯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TG比值升高。
2.3對泌尿系統的影響
研究發現大黃酸及大黃素均有明顯的排Na+利尿作用,且利尿作用與Na+排出呈良好的線性關系。認為大黃蒽醌衍生物對腎髓質Na+,K+-ATP酶的抑制作用是大黃利尿作用的機理。另外,大黃酸可以抑制糖尿病大鼠腎臟高代謝,明顯減少尿蛋白,并可抑制高糖培養條件下腎小球系膜細胞的增殖及細胞外基質的合成,可以逆轉TGF-β1誘導的近端腎小管上皮細胞肥大及TGF-β1所致的系膜細胞Ⅰ型葡萄糖轉運蛋白的高表達以及系膜細胞糖攝入的增加也有明顯抑制作用。
2.4對免疫系統的影響
(1)大黃對免疫功能有雙向調節作用。
大黃素對機體免疫功能具有雙向調節作用,用最新一代Ca++熒光指示劑Fura-2/AM測定小鼠脾淋巴細胞內游離Ca++濃度,發現大黃素對淋巴細胞外鈣內流有明顯促進作用,此作用與增強淋巴細胞的免疫功能有關;而大黃多糖則有抑制內鈣釋放和外鈣內流的作用,且抑制程度與劑量有關,故對淋巴細胞功能有抑制作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陳德昌等對大黃在SIRS中對腸道粘膜屏障作用機理進行了深入的實驗研究。應用出血性休克大鼠模型的研究表明,大黃可以降低細菌轉移和內毒素水平,降低組織SOD、LPO含量,對腸道、肝臟和血漿中的氧自由基有明顯清除作用,改善或減輕小腸粘膜病理改變,促進腸粘膜內杯狀細胞大量增生,增加腸腔內粘液的分泌,保護腸粘膜,降低出血性休克大鼠粘膜通透性,阻止內毒素的吸收。
(2)抗腫瘤作用。
大黃的抗瘤譜較廣,研究較多的是抗瘤機制。主要通過抑制腫瘤細胞的增生、促進細胞凋亡,抑制細胞色素和抗突變作用,以及抑制N2乙酰轉移酶的活性實現的。大黃蒽酮衍生物,大黃酸、大黃素和蘆薈大黃素有明顯抗腫瘤作用,對小鼠黑色素瘤乳腺癌、艾氏腹水癌均有抑制作用,兒茶素能抑制淋巴肉瘤生長,抗腫瘤機理是對癌細胞代謝的多個環節有影響,既能抑制癌細胞的呼吸及氨基酸糖代謝中間產物的氧化和脫氫過程,又能抑制DNA、RNA及蛋白質的生物合成,而對宿主正常組織無明顯影響。
參考文獻
[1]沈彬,吳雪.大黃對急性重癥膽管炎、大鼠血氧自由基、磷脂酶A2和血漿PGF1a、PTXB2的影響[J].中草藥,1999.
[2]胡軍,屠鵬飛,果德安.秦嶺大黃化學成分研究[J].西北藥學雜志,1997,12(4):153-155.
[3]林永成.大黃治熱結便秘的機理研究[J].中山大學學報,1996,35(2):75-76.
[4]Sato.-M,Maulik-G,Bagchi-D.Myocardialprotectionbyprotykin,anovelextractoftrans-resveratrolandemodin。Free-Radic-Res,2000,32(2):135-144.
[5]賀學強,嚴祥.大黃素對肝癌細胞SMMC-7721抑制作用及P53、C-myc蛋白的表達[J].中華實用中西醫雜志,2003,3(16):1297-1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