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清血糖漿藥理作用實驗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對具有祛風止癢,養(yǎng)血潤燥作用的清血糖漿進行了相關的藥,得出其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1)穩(wěn)定肥大細胞膜作用;(2)抗組胺作用;(3)增強紅細胞清除循環(huán)免疫復合物的功能。
【關鍵詞】瘙癢癥;藥理學;動物;實驗
瘙癢是皮膚科許多疾病中常見的伴隨癥狀,引起瘙癢的原因眾多,機理復雜,長期的瘙癢給患者身心帶來了巨大的痛苦,我科室清血糖漿(主要成分:當歸、川芎、白芍、生地、防風等)以中醫(yī)為基礎,辨病辨證相結合,根據(jù)實際臨床觀察,精心研制而成,在和緩解瘙癢癥狀,尤其是血虛風燥型瘙癢上取得了明顯的療效[1]。為了進一步弄清本藥確切的藥理作用,我們對清血糖漿進行了相關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實驗材料
1.1實驗動物昆明種小鼠,雌雄皆用,體重18~22g,清潔級,合格證號:醫(yī)動字-042,由華中大學同濟醫(yī)學院實驗動物中心提供,以上動物均喂以普通飼料,自由飲水。
1.2試劑與藥物(1)右旋糖酐40:規(guī)格30g/500ml,武漢濱湖雙鶴藥業(yè)有限公司;(2)色甘酸鈉:湖北潛江制藥廠生產,批號:030624;(3)卵蛋白:天津東方衛(wèi)生材料廠生產,批號:031109;(4)百白破疫苗:衛(wèi)生部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生產,批號:030815-1-4;(5)酵母多糖:由第二軍醫(yī)大學長海免疫室提供;(6)補體致敏酵母多糖:由第二軍醫(yī)大學長海醫(yī)院免疫室提供;(7)東寶補血膠囊組:通化東寶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批號98090111;(8)清血糖漿:由湖北省中醫(yī)院制劑科提供。
2與結果
2.1抗血虛實驗
2.1.1血虛動物模型的制備按方法操作[2]。
2.1.2方法取10只健康昆明種小鼠,雌雄兼用,作為正常組,給生理鹽水0.5ml/只,灌胃,取50只血虛模型小鼠隨機分為空白對照模型組;清血糖漿高、中、低劑量組;東寶補血膠囊對照組。空白對照模型組給生理鹽水;清血糖漿高、中、低劑量組按表中劑量給藥,每次灌胃體積均為0.5ml/只;東寶補血膠囊對照組按3.4g/kg(膠囊粉末)溶解后灌胃,每次灌胃體積均為0.5ml/只。各組每日灌胃一次,連續(xù)7天,第7天小鼠眼眶取血,分別進行RBC、WBC計數(shù)、Hb含量測定。按酵母菌紅細胞花環(huán)實驗郭峰法[3]測定紅細胞的免疫功能,以一個紅細胞結合上2個或2個以上酵母菌為一朵花環(huán),計數(shù)200個RBC,出相應的紅細胞C3b受體花環(huán)率(RBC.C3bR)和紅細胞免疫復合物花環(huán)率(RBC.ICR)。結果x±s表示,采用成組t檢驗比較組間差異。
2.1.3結果見表1、2、3。
表1清血糖漿對失血性小鼠血虛證模型血液學的(x±s)
注:與正常組相比■P<0.01;與空白對照模型組相比★P<0.01;與空白對照模型組相比▲P<0.05
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模型組在RBC和WBC數(shù)量上及Hb的含量上均顯著性的低于正常組(P<0.01),說明造模成功。清血糖漿高、中劑量組能顯著性的提高血虛小鼠的RBC和Hb的含量,其中,高劑量組還能顯著性的提高血虛小鼠WBC的數(shù)量,清血糖漿低劑量組血虛小鼠的RBC、WBC的數(shù)量和Hb的含量與空白對照模型組差異無顯著性。陽性對照東寶補血膠囊組能顯著性的提高血虛小鼠的RBC的數(shù)量和Hb的含量,但對血虛小鼠的WBC的數(shù)量無明顯影響。清血糖漿高劑量組與正常組相比差異存在顯著性。
表2清血糖漿對失血性小鼠血虛證模型RBC.C3bR的影響(x±s)
注:與正常組相比■P<0.01;與空白對照模型組相比★P<0.01;與正常組相比◆P<0.05
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空白對照模型組與正常組相比差異有顯著性,提示造模成功。清血糖漿高、中劑量組能顯著性的提高血虛小鼠RBC.C3bR,與模型組相比差異有顯著性。而清血糖漿低劑量組無此作用。但清血糖漿高、中、低劑量組在給藥后的RBC.C3bR與正常組相比差異仍有顯著性。
表3清血糖漿對失血性小鼠血虛證模型對RBC.ICR的影響(x±s)
注:與正常組相比■P<0.01;與空白對照模型組相比★P<0.01;與正常組相比◆P>0.05
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空白對照模型組與正常組相比差異有顯著性,提示造模成功。清血糖漿高、中劑量組在給藥前后能顯著性的降低血虛小鼠RBC.ICR,與模型組相比差異有顯著性,而清血糖漿低劑量組無此作用。在給藥后,清血糖漿高劑量組與正常組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而清血糖漿中、低劑量組則與正常組相比有明顯的差異(P<0.05)。
2.2右旋糖酐所致的小鼠全身瘙癢實驗取50只昆明種小鼠,雌雄兼用,隨機分為空白對照組,清血糖漿高、中、低劑量組,撲爾敏組??瞻讓φ战M、清血糖漿高、中、低劑量組給藥同前;撲爾敏組按1.7mg/kg給藥,使用前用蒸餾水溶解,每次灌胃體積均為0.5ml/只。各組每日灌胃1次,連續(xù)7天。于末次給藥后30min,給各小鼠尾靜脈注射0.025%右旋糖酐0.05ml/10g,以小鼠前爪搔抓頭部,后爪搔抓軀干,嘴咬全身各部位作為瘙癢指針,記錄30min內小鼠搔抓的次數(shù)及瘙癢持續(xù)的時間,以此作為評價藥物的止癢作用,各組進行組間t檢驗,結果見表4。
表4清血糖漿對右旋糖酐所致的小鼠全身瘙癢的止癢作用(x±s)
注:與空白對照組相比★P<0.01;與撲爾敏組相比■P>0.05
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清血糖漿高、中、低劑量組能夠顯著的減少右旋糖酐所致的小鼠全身瘙癢的次數(shù)及持續(xù)時間,且表現(xiàn)出了較好的量效關系。陽性對照組撲爾敏組也能顯著的減少右旋糖酐所致的小鼠全身瘙癢的次數(shù)及持續(xù)時間。清血糖漿高、中、低劑量組在減少小鼠全身瘙癢的次數(shù)及持續(xù)時間方面與撲爾敏組相比在統(tǒng)計學上無明顯差異。
2.3肥大細胞實驗
2.3.1分組大鼠50只,隨機分入空白對照組,色甘酸鈉組,清血糖漿高、中、低劑量組,每組10只。模型對照組、色甘酸鈉組給生理鹽水3ml/只灌胃;清血糖漿高、中、低劑量組按表5所示給藥,每次灌胃體積均為3ml/只。各組每日灌胃一次,連續(xù)7天。
2.3.2制備抗血清取4只大鼠,體重150~200g,肌注卵蛋白25mg/kg,同時腹膜內注射免疫佐劑百白破疫苗2×1010個/只,正常飲食、飲水,12天后眶內采血,制備大鼠抗卵蛋白血清,置于-20℃冰箱保存?zhèn)溆谩?/p>
2.3.3除空白對照組頭皮下注射生理鹽水外,其余各組均頭皮下注射抗卵蛋白血清1:5稀釋液0.25ml,48h后各組動物口服給藥(色甘酸鈉按25mg/kg靜脈給藥),給藥后50min靜脈注射1%卵蛋白0.5ml,30min后處死大鼠,剝離顱骨置于95%的乙醇中,1h后取出移入無水甲醇中,再用0.18%中性紅染色30min。染色后用鹽水沖洗并剝離骨膜,置于載玻片上封固。光鏡下計數(shù)200個肥大細胞中脫顆粒的細胞數(shù)目。
2.3.4結果見表5。
表5清血糖漿對大鼠顱骨骨膜肥大細胞脫顆粒的(x±s)
注:與空白對照組相比★P<0.01;與色甘酸鈉組相比■P<0.01
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清血糖漿高、中、低劑量組能夠顯著地抑制大鼠顱骨骨膜肥大細胞脫顆粒,陽性對照組色甘酸鈉組也表現(xiàn)出了相同的功能。但清血糖漿高、中、低劑量組在抑制大鼠顱骨骨膜肥大細胞脫顆粒方面與陽性對照組色甘酸鈉組相比有明顯的差異(P<0.01)。
3清血糖漿止癢機理的探討
通過上述實驗表明清血糖漿至少在以下3個方面阻斷或干擾了瘙癢的產生:(1)穩(wěn)定肥大細胞膜作用:通過穩(wěn)定肥大細胞膜抑制肥大細胞脫顆粒,釋放瘙癢介質。(2)抗組胺作用:能夠直接拮抗組胺介導的瘙癢。(3)增強紅細胞清除循環(huán)免疫復合物的功能。
臨床上血虛風燥型瘙癢患者可表現(xiàn)出紅細胞免疫學方面的異常,如陳如泉[4]等對臨床血虛證患者血液標本進行檢測后發(fā)現(xiàn)血虛證患者的紅細胞C3b受體花環(huán)率明顯減少,而紅細胞免疫復合物花環(huán)率則明顯升高,這提示血虛證患者的紅細胞免疫功能呈低下狀態(tài),血虛證的病理實質中包含著紅細胞免疫功能的低下。而本藥能增強紅細胞清除循環(huán)免疫復合物的功能,并通過這一機制減少抗原抗體復合物的沉積,避免沉積的抗原抗體復合物激活補體釋放過敏毒素(如C3a、C4a、C5a)作用于肥大細胞或嗜堿性粒細胞上的相應受體,促使其脫顆粒,釋放瘙癢介質,而誘發(fā)或加重瘙癢。這應該是本藥對血虛風燥型瘙癢療效突出的一個重要原因。
綜上所述,本藥具有抗變態(tài)反應,增強紅細胞免疫功能,能多途徑、多靶點的發(fā)揮止癢作用,與單純抗組胺藥相比,本藥具有更加強大的止癢作用,且本藥還能提高血虛小鼠的RBC、WBC的數(shù)量,Hb的含量,這可能在改善皮膚的營養(yǎng)狀態(tài),促進皮膚功能的恢復方面也發(fā)揮了一定的作用。
【】
1王玉英.清血合劑皮膚瘙癢的臨床觀察.湖北中醫(yī)雜志,2003,25(3):29.
2陳奇.中藥藥理研究方法學.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4,1010.
3郭峰.紅細胞免疫及其調節(jié)功能測定方法.免疫學雜志,1990,6(1):60.
4陳如泉.血虛證的臨床及實驗研究探討.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1,21(6):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