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介入栓塞治療血尿病人護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且易并發再出血、腦血管痙攣、腦積水、蛛網膜粘連等,直接影響治療預后。我院于1996~1997年采用腦脊液置換法治療9例,療效滿意。腦脊液置換的同時配合藥物脫水、降顱內壓、止血、降血壓等治療。1治療中的配合及護理:治療前向患者及其家屬講明SAH的基本病因,解除患者緊張、恐懼心理,以取得配合。...
臨床快報藥市動態違法廣告醫保動態藥品價格流感疫情保健常識婦科課堂醫改動態
蛛網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經內科急危重癥之一。10%~50%死于首次發作[1],80%發病年齡為30~69歲,但任何年齡均可發病。且易并發再出血、腦血管痙攣、腦積水、蛛網膜粘連等,直接影響治療預后。我院于1996~1997年采用腦脊液置換法治療9例,療效滿意。
1一般資料
本組病例均符合1986年中華醫學會第二次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修訂的關于SAH診斷標準。其中男6例,女3例,年齡30~73歲,平均52歲。病程1~48h。均經CT掃描確診為原發性SAH。其中神志清醒7例,有2例在發病72h后意識逐漸轉清。均有不同程度的頭痛、嘔吐、頸項強直。肢體偏癱6例,肌力Ⅰ級1例,Ⅱ級2例,Ⅲ、Ⅳ、Ⅴ級各1例。入院當天行腰穿檢查,顱內壓均高。
2置換方法
經腰蛛網膜下腔置腰穿刺針管,緩慢放出血性腦脊液5~10ml后,緩慢注入0.9%氯化鈉注射液6~10ml,重復2~3次,直至每次置換的總量達20~30ml為止。最后一次注入地塞米松5mg加0.9%氯化鈉注射液2.5~5ml,隔日重復1次,一般3~5次,至腦脊液顏色轉為黃色,壓力降低,頭痛癥狀減輕后停止。腦脊液置換的同時配合藥物脫水、降顱內壓、止血、降血壓等治療。
3護理與康復指導
3.1治療中的配合及護理:治療前向患者及其家屬講明SAH的基本病因,解除患者緊張、恐懼心理,以取得配合。操作室保持清潔,紫外線照射,2/d;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嚴密觀察病情變化,治療前對高血壓患者給予降壓藥物,對具有精神癥狀者或頭痛劇烈致煩躁不安者給予安定10mg或氯丙嗪25mg肌注。安置臥位時動作要輕緩,胸前及下肢屈曲處置枕頭使患者舒適。治療中嚴密觀察生命體征及瞳孔的變化。
3.2急性期的觀察及護理:必須絕對臥床4~6周,保持室內安靜,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搬動及檢查。責任護士向患者及家屬采集病史時盡量以主要病情為主。病室設置以患者舒適、習慣為宜,盡快建立可信任的護患關系。
3.3意識及肢體功能障礙者的觀察及護理:保持呼吸道通暢,頭偏向一側,防止誤吸。肢體保持功能位,病情穩定后及時進行肢體功能鍛煉,每日床上活動癱瘓肢體,活動量、活動度以患者不感到累為宜。
3.4高血壓患者的監測及護理:降壓不可過快,高血壓患者收縮壓不宜低于20kPa,避免血壓忽高忽低。注意觀察頭痛的性質、時間,頭痛劇烈者應給予止痛劑,抽搐者給予解痙藥物。
3.5并發癥的觀察及護理:預防上呼吸道和肺部感染,保持室溫21~22℃,相對濕度40%~60%;合理使用抗生素。咳嗽患者囑其深呼吸,咳嗽不可用力;入院后訓練患者床上排便,常規口服潘瀉葉或用開塞露,保持大便通暢,防止排便用力致再出血;昏迷患者留置尿管。
3.6健康指導:指導患者與家屬共同創造促進疾病好轉的休養環境,并采取積極的防治措施,9例患者均能積極配合,未因護理不當誘發并發癥。出院時給予健康指導,交待有關注意事項,如避免情緒激動、過度疲勞,女患者2~3年不能妊娠等注意事項,以減少復發。
4體會
SAH并發腦血管痙攣、腦積水及蛛網膜粘連的發生率及程度與出血部位、出血量成正比,同時與血液在蛛網膜下腔存置的時間密切相關。有人指出,CT顯示蛛網膜下腔有高度影像者,幾乎都可能發展為腦血管痙攣[2]。因此,應盡快將蛛網膜下腔中的血液清除。腦脊液置換法具有引流、沖洗、稀釋血性及炎性腦脊液,減輕血性、炎性滲出物的刺激及降低顱內壓作用;清除腦脊液的代謝產物,抑制組胺、5-羥色胺等介質的釋放,可迅速緩解頭痛、嘔吐、腦膜刺激癥狀,縮短昏迷時間,明顯降低腦血管痙攣、蛛網膜粘連、腦積水、癲癇等后遺癥的發生率。本組9例通過施行整體護理,采取有效護理措施,進行有效的健康教育,護患密切配合,防止了再出血等并發癥,降低了病死率、致殘率。本組無1例死亡,肢體肌力均明顯改善。
參考文獻
1史玉良著.實用神經病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649
2牛嚴.綜述腦血管痙攣治療中的若干問題.國外醫學.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分冊,1990,17(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