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醫學維心顆粒揮發油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關鍵詞】β
摘要:目的:研究維心顆粒中揮發油β環糊精包合物的制備方法并驗證包合物的形成。方法:通過正交實驗,考察溫度、投料比、包合時間等因素對包合的影響,以包合率及收率的綜合評分為指標,優選最佳工藝。采用UV和GC法對包合物進行驗證。結果與結論:最佳工藝為:25℃,β環糊精與揮發油的比例為4∶0.6,包合30min。包合前后的紫外圖譜出現了明顯變化,說明新的物相已經形成;通過GC驗證,包合前后的化學組成沒有明顯變化。
關鍵詞:β環糊精;揮發油;正交實驗
StudyonInclusionCompoundofVolatileOilβcyclodextrininWeixinGranule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preparationmethodoftheinclusioncompoundofvolatileoilβcyclodextrininWeiXinGranuleandtesttheformationofinclusioncompound.Methods:Theoptimumprocesswasstudiedbyorthogonaldesignwithscoreasmarkers.TheinclusioncompoundwastestedbyUVandGC.Results&Conclusion:Theoptimumprocess:roomtemperature,30min,4∶0.6(βCD:volatileoil).ThedifferentUVspectrumafterbeingincludedbyβCDshowedthatanewphysicalphasehadformedbetweenoilandβCD.ThesameGCspectrumshowedthatthechemicalcompositionofoildidnotchangeobviouslyafterbeingincludedbyβCD.
Keywords:βcyclodextrin;Volatileoil;Orthogonaldesign
維心顆粒的處方是維藥的一個傳統藥方,主治心胸疼痛、心悸心慌、失眠健忘等癥狀。處方中,半數以上的藥材含有揮發油,經過預試,每個處方量的揮發油在4ml左右。據文獻報道,大部分揮發油具有明確的藥理作用,是處方中重要的有效成分之一。為避免揮發油的過度散失,本研究利用β環糊精對揮發油進行包合,以提高制劑的穩定性。
1材料和儀器
β環糊精(βCD廣東郁南環糊精廠);揮發油(自制);60型無級調速電動攪拌器(江蘇江陰科研器械廠);UV-2501PC紫外分光光度計(日本島津公司);GC-17A(日本島津公司)。
2方法與結果
2.1藥材揮發油的提取
2.1.1提取方法按處方比例稱取藥材,粗粉,加入10倍量的蒸餾水,浸泡過夜,按藥典方法提取揮發油,以無水硫酸鈉脫水后,即得精制揮發油。
2.1.2揮發油提取率將藥材提取揮發油,并計算藥材的收油率,其結果見表1。如表1所示,藥材平均收油率為3.5%。藥材中揮發油含量較高,因而將其單獨提取。
表1揮發油提取率(略)
2.1.3揮發油相對密度測定按照2000年版《中國藥典》Ⅰ部附錄中相對密度測定法之比重瓶法測定,結果相對密度為0.9916。
2.2揮發油-包合物制備工藝優選為提高制劑中揮發油的穩定性進行β環糊精包合研究。
2.2.1樣品制備精密稱取β環糊精4g,加7倍量的蒸餾水,在指定溫度下攪拌5min后,緩慢滴加規定量的揮發油,恒溫攪拌一定時間,然后取出冷藏24h,抽濾,用石油醚沖洗3次,自然干燥,即得白色粉狀包合物。
2.2.2考察指標用包合率和包合物的收率對包合工藝進行優選,并用兩者的綜合評分為考察指標進行,計算公式如下。
包合率包合率=包合物中揮發油含量投入的揮發油量×100%
包合物的收率包合物的收率=制得包合物的量βCD量(g)揮發油投入量(ml)×相對密度×100%P綜合評分
綜合評分=包合率×0.7+包合物的收率×0.3
2.2.3包合物中揮發油含量測定按《中國藥典》2000年版Ⅰ部附錄揮發油測定法項下進行含量測定。
2.2.4制備工藝研究由預試和文獻資料可知,采用飽和水溶液法制備包合物的過程中,β環糊精與揮發油的比例、包合溫度及包合時間對包合物的包合率和收率有較大影響,故確定考察的因素水平見表2,選擇L9(34)正交表安排實驗,實驗方案及結果見表3。
極差分析結果表明,以綜合評分為指標,各因素對實驗結果影響程度為A>B>C,其最佳水平為A1B1C3;對其進行方差分析,結果見表4。
表4的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各因素對綜合評分的影響程度順序為A>B>C。其中A因素對結果有極顯著影響(P<0.01),A1優于A2和A3;B因素對結果有顯著影響(P<0.05),B1優于B2和B3;C因素對結果無影響(P>0.1),從節省時間和成本考慮,選擇C1。由此確定β環糊精包合揮發油的最佳工藝為:(揮發油∶β環糊精為0.6ml∶4g),室溫25℃下包合30min。以此工藝驗證3批。結果見表5。表中結果表明此工藝穩定,重現性好。
表2實驗因素水平(略)
表3正交實驗及結果實驗(略)
表4方差分析方差來源(略)
表5βCD包合揮發油驗證實驗(略)
2.3氣相分析
2.3.1氣相分析色譜條件:柱SE30(φ0.25mm×25m),進樣器溫度205℃,FID檢測器,檢測器溫度205℃,采用程序升溫法:初始溫度100℃1min,升溫速率5℃/min至260℃保持10min,進樣量0.5μl。
將包合前后的揮發油按上述色譜條件進行氣相色譜分析,由圖1可見前后的揮發油主成分基本一致,說明包合后其組分沒有明顯變化。
a包合前揮發油圖譜b包合后揮發油圖譜
圖1包合前后GC色譜圖(略)
2.3.2紫外分析取適量揮發油、揮發油β環糊精包合物、揮發油和β環糊精的混合物,用甲醇溶解后,上清液在200~800nm范圍內進行紫外掃描,結果揮發油、揮發油和β環糊精的混合物的圖譜基本一致,而揮發油β環糊精包合物的圖譜明顯不同(見圖2),說明包合物已形成新物相。
a揮發油b揮發油β環糊精包合物c揮發油和β環糊精的混合物
圖2包合前后紫外譜圖(略)
3結果與討論
3.1經正交實驗,得最佳工藝為:β環糊精∶揮發油=4g∶0.6ml,室溫下,包合30min。
3.2經氣相色譜分析包合前后其組分沒有明顯變化;經紫外圖譜分析包合物已形成新的物相。
3.3本實驗最佳工藝在室溫25℃進行,可能因為揮發油易揮發,若包合溫度過高,時間過長,會造成揮發油損失較大。
3.4藥材中的揮發油制成包合物后,與成方提取液浸膏粉混合,可直接將其制成顆粒劑、膠囊或片劑。
參考文獻:
[1]謝秀瓊.中藥新制劑開發與應用,第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
[2]張典瑞,張兆旺,孫秀梅.四神茶劑揮發油β環糊精包合物的實驗研究[J].中成藥,1998;20(11):33.
[3]程立方,崔秀君,徐炳英.β環糊精包結小兒止咳沖劑中揮發油的實驗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1998;23(11):676676.
[4]高申,孫蓮娜,全山叢,等.陳皮揮發油β環糊精包合物在沖劑生產中的應用[J].中草藥,1998;29(5):304304.
[5]陳寧,石庭森,趙守孝,等.救心油β環糊精包合物的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1995;20(7):411411.
[6]黃義貴,張箐.制備藿香油βCD固體粉末的實用性研究[J].中成藥,1995;17(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