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石雕刻藝術創作與發展趨勢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與其他藝術一樣,石雕藝術在人類的各個發展時期都有著自己的身影,也象征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史。而在石雕藝術的宮殿當中,壽山石雕絕對是無法遮掩的明珠。對壽山石雕的藝術創作進行解讀,嘗試結合當前的時代特征,推測壽山石雕未來的發展趨勢,期望能為各位同仁帶來一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壽山石雕;藝術創作;發展趨勢
石雕藝術的價值是不容忽視的,壽山石雕作為一種重要的石雕藝術形式,逐漸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對于壽山石雕如何創新,不同的學者和專業人士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壽山石雕未來的藝術創作將要怎樣實現創新?怎樣在壽山石雕中融入更多的文化內涵,將壽山石雕藝術推向更高的層面呢?這需要我們去思考和探索。
一、壽山石雕藝術創作解讀
在壽山石雕的藝術創作過程中,少不了喜悅、收獲,但永遠都離不開汗水和挫折,在長時間的壽山石雕藝術創作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就產生了一些獨特的創作體會,也進行了大量的創新。
(一)相由心生,意在刀先。一個藝術創作者最基本的素養是什么呢?我想應當是對生命和自然都有一定的敬畏,對傳統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并且要用最樸實和真誠的心去對待藝術事業。作為大自然的杰作,壽山石無異于上天賜給我們的寶藏,我們對待每一塊壽山石,都要懷有最崇高的敬意,在這個前提下再去觀察和考量壽山石,嘗試設計出別出心裁的作品。對壽山石的考量,不僅要判斷壽山石的紋理和硬度,還需要看出壽山石內部的色彩變化。正如佛家所說的“一花一世界”一樣,在小小的壽山石里,也有著自己獨特的小世界,每一塊壽山石都有著自己的特點。在創作過程中,少不了的就是相石、審石的環節,在業內,也一直有著“一相抵九工”的說法。想要創作出成功的壽山石雕作品,就應當對壽山石有一定的了解。作為壽山石雕刻家,首先必須有一雙能夠欣賞壽山石的慧眼。這就像是廚師對食材必須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夠做出一桌好菜一樣,做好了這一步,一件精美的壽山石雕就已經成功一半了。在相石、審石的過程中,應當從立意上解決壽山石斑駁、裂痕等問題,盡可能追求完美。在實際的創作過程中,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去思考和揣摩,在反復思考的前提下,獲取創作的靈感,這樣壽山石雕的創作就變得水到渠成了。
(二)工不厭精,天道酬勤。在壽山石雕刻的過程中,最本質的追求就是精工細作,沒有人會嫌棄壽山石雕的雕刻太過于精美。壽山石雕之所以在海內外都有著這么大的名氣,不僅僅是因為壽山石溫潤的質地,能工巧匠們精湛的工藝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無論多好的壽山石石材,如果沒有好工也無法真正獲得人們的欣賞。在壽山石雕刻的過程中,想要讓壽山石達到“最可人”的境界,就是憑借著精湛的雕工。壽山石雕刻需要一定的毅力和耐心,在成為能工巧匠的道路上,并沒有什么捷徑可走,需要我們靜下心來一點一滴地去磨煉自己。作為一門“只減不增”的技術,石雕的每一刀都必須肯定、有力、流暢,一旦出現一點失誤,都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后果。對一名壽山石雕刻者而言,天分固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想要最終摘取成功的果實,其中的汗水與努力也是我們必須要付出的。
(三)師古不泥,勇于創新。無論哪一種藝術形式,師古與創新都是必不可少的。在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有著大量的財富和寶藏等待著我們去挖掘。對壽山石的雕刻來說,師古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步驟,一定要在這一步打下堅實的基礎。雖然師古與泥古僅有一字之差,但這其中的鴻溝卻是很多雕刻者一輩子也跨越不了的。在源遠流長的壽山石雕創作歷程中,為我們留下了大量優秀的壽山石雕作品和樣本,可以讓我們去學習和參考,但在這大量的樣本中,真正能從模仿中實現突破和創新的卻是少之又少。我們現在能在市場上看到大量的缺乏新意的《指日高升》《踏雪尋梅》,出現這樣的現象,真的是市場和每一位壽山石雕創作者的悲哀。一件經典的壽山石雕作品,背后往往蘊含了大師深刻的構思,后人無論怎么去模仿,最終也無法模仿到其中的精髓。我甚至看到有很多雕刻者好幾年的時間就只是在模仿一件作品,永遠都沒有自己的風格。在創作的過程中,即使是一些傳統的題材,我們也應當雕刻出自己的新意,為傳統的作品賦予時代和文化的內涵,讓傳統的作品也能夠在我們手中推陳出新。通過對傳統作品創新的方式,將人們對壽山石雕的刻板印象打破,對壽山石雕的關注度也會越來越高,更重要的是,作為創作者本人,我們也能夠通過這樣的創新形式,來為后續的創作積累經驗,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
(四)石以載道,大美至簡。雖然我們最先觀察到的永遠是藝術的相,但真正能夠決定藝術價值的往往是蘊含在其中的“道”。之所以壽山石雕能夠讓人們愛不釋手,最本質的原因就是在思想上和情感上與欣賞者產生了共鳴,這種共鳴也許是由于題材,也許是由于雕刻的手法,其中的原因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雖然壽山石雕是千姿百態的,但無論怎樣變換,終歸還是在視覺藝術的范疇之內。在工藝水平逐漸發展的今天,壽山石雕的工藝技術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而是壽山石雕作品背后想要表達的思想和情感,要將深刻的思想內涵融入線條當中。
二、壽山石雕的未來發展趨勢
在當前階段,壽山石雕的發展極為繁榮,市場之大是前所未有的。但由于壽山石資源終究是有限的,也存在著一定的隱患。怎樣透過表面的繁榮觀察到其中的本質,讓壽山石雕市場能夠發展得越來越好,讓壽山石雕藝術能夠長久地保存和發展下去?這是需要我們著重考量的課題。作為具有豐厚文化底蘊的藝術形式,壽山石雕的從業者成千上萬,在全國有著廣大的市場,不僅有大量的壽山石雕愛好者,也有一大批喜愛壽山石雕藝術的年輕雕刻家,由此可見壽山石雕的發展前景是十分廣闊的。
(一)從師古中找尋創新的道路。任何一種藝術的發展,都需要從創新中尋求動力,這也是藝術最本質、最永恒的主題。壽山石雕也是一樣。千年的文化底蘊讓壽山石雕積攢了大量優秀的雕刻技法,這些雕刻技法并不是阻礙壽山石雕進一步發展的桎梏,而是推動壽山石雕進一步發展的寶貴財富。我們可以積極地吸收和借鑒這些傳統技法,從中汲取精華和能量,但是我們總歸要踏出第一步,能夠自我獨立地進行壽山石雕的創作。因此,在實際的創作環節中,我們應當尊重和繼承古法,在師古的過程中尋找全新的創新方向,讓壽山石雕展現出新的面貌,這樣才能讓壽山石文化實現長久的發展。
(二)提升文化品位和精品意識。壽山石在我國玉石界的地位是不可撼動的,在印石界更是登峰造極的存在,這種狀態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為壽山石文化積攢了深厚的人文基礎。想要提升壽山石的文化品位,首先,要強化對壽山石雕的理論研究,了解壽山石的歷史和發展進程,了解壽山石雕的雕刻工藝,進而打造一個良好的壽山石雕理論研究氛圍;其次,要強化對壽山石雕的宣傳,借助現代媒體的巨大優勢,將壽山石文化傳播給大眾,讓大眾能夠了解并愛上壽山石文化和壽山石雕;最后,應當提升群眾的精品意識,相較于產量要更多地關注質量,讓工業化、流水化的生產模式從市場上消失,讓有限的壽山石資源能夠被合理地利用。只有通過這三種形式,才能從根本上取得突破,才能創作出更多精美的壽山石雕作品,保護整個壽山石雕市場。
(三)運用外石維護市場繁榮。作為一種特殊的資源,壽山石資源是不可再生的,由于大量的開采,壽山石資源已經瀕臨枯竭,站在市場的角度來分析,應當將更多質地上乘的外石引入壽山石市場當中,只有石材資源充足的前提下,壽山石雕行業的相關從業者和市場才會變得更加穩定,壽山石資源瀕臨枯竭的問題才能夠有效控制。但我們應當明確一點,雖然有很多質地上乘的外石資源,但是壽山石的地位仍然是不可撼動的。近些年在壽山石市場中,我們也能看見巴林石、老撾石等外石資源,但是相較于壽山石來說,還是有不小的差距,甚至有很多的外石已經逐漸被市場淘汰。歸根結底,壽山石的文化底蘊是外石永遠都無法比擬的,在今后也是永遠都無法超越的。所以,在壽山石市場中,對待外石我們不必過度地恐慌,反而應當站在市場的角度,認識到外石對整體市場發展的積極作用。比如,我們將老撾石引入壽山石市場之后,壽山石市場就受到了刺激,變得更加繁榮。因此,借助外石維護壽山石市場繁榮,是一種可行的手段。
三、結語
壽山石雕作為一種精美的石雕藝術形式,承載著文化、歷史豐富的內涵,壽山石雕的創作需要掌握一定的創作技法和理念,并且明確未來壽山石雕的發展前景,不斷地推陳出新,才能夠維護整體市場的繁榮穩定,推動壽山石雕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林國華.芻議壽山石雕刻藝術創作與發展趨勢[J].上海工藝美術,2015(2):96-98.
[2]王瓊.壽山石雕刻藝術的若干美學思考:《中國壽山石文化的當展》閱讀札記[J].學術評論,2019(6):78-83.
[3]賴慶光.壽山石雕刻藝術前景發展探析[J].旅游縱覽(行業版),2011(10):135.
作者:林燕春 單位:福州市壽山石雕刻藝術研究會 福建省寶協玉石協會玉石雕刻專業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