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播音主持語音藝術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對于專業大課,往往是由主講教師進行,主要是以集中授課,精講其知識理論、基本的原理和技能、技巧。而實踐小課,按學校實際情況,把學生組合成為很多小組,每組配備一名專業的教師。教師給學生指導、幫助,使得學生能夠消化、鞏固其中的知識,最后達到掌握。而大課理論的教學和其他專業的教學類似,其教學方法是很規范的;對于實踐小課的教學是在傳統播音教學的方法基礎上進行的,逐漸改善自己的方式,有了新的特征和要求。在早期的播音教學,存在師資和客觀物質條件的不足,往往是“一對一”的教學模式。對于教師,首先是領著學生去了解節目、分析稿件,使得學生能夠很好地認識播音,從目的和對象方面去理解。然后是教師領讀,而學生是跟讀,在讀的過程中去感覺;或者學生自己去讀,教師在聽的過程中,發現其優、缺點,隨時給與幫助來提高。在那時,在沒有教學環節的情況下,往往是在工作中,隨著節目的錄制來進行訓練,這種教學形式是簡單、粗疏的,但跟著播音教學的實質,因而,教學效果是好的,培養了一大批的骨干人才。隨著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教育的發展,教師隊伍的壯大,傳統的播音教學方法存在不利的因素,制約了播音教學的健康發展。這就要求在現代的教學中逐漸提高播音教學的效率。
二、提高普通話語音標準是播音主持的關鍵
在現代的播音主持教學中,提高普通話語音是關鍵。在這個過程中,我往往告訴學生,目前是一個具有科教、論壇、現代信息的社會,時代對我們的要求是說好普通話。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把播音員看做自己學習普通話的榜樣,對于播音員主持人來說,通過在學校里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楚,使自己的語音準確、規范、優美,在教學中注意以下問題。
(一)進行針對性教學
首先從聲、韻、調語音的基本功來練習好語音,這是普通話口語表達的一個關鍵。對于普通話語音,主要是從聲母、韻母、調值等來考慮。它們之間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只要一方面有問題,就會影響語音,造成發音的錯誤、不完整等,所以,提高普通話水平是必須的,應該從聲、韻、調開始練習,這是基礎發音的訓練。對于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學生來說,在開學前,大部分學生是有良好的語音的基礎,但也存在方言,隨著地區的不同,每個人的語音存在不足,即存在“尖音”“齒間音”“前后鼻音”分不清楚等現象,甚至有的學生在語音的調值上具有差別,所以,我們進行針對性地教學是必要的。這是打好普通話的語音的一個基本。
(二)理論結合實踐
為了掌握正確的發音,對于播音員與主持人的語音,除了要求規范,還要具有優美的感覺,這里也指唇、齒、舌等的運用,需要靈活、有力;而發音部位、發音的方法,需要準確、到位,即在發音方面,咬字上不要含混字、不脫漏字、不吃字等情況。為了做到這一點,必須抓好普通話的基礎,尤其是發音理論的教學,在嚴格要求學生學習理論的前提下,準確讀好普通話是關鍵,從聲母、韻母、聲調等方面把握好普通話的發音、變化的規律。換句話說,從聲母發音的部位、方法上考慮,以及韻母舌位、唇形、動程;或者聲調的調型、調值;音變的形式、規則等方面來綜合考慮,這是最基礎的,需要一招、一式、扎扎、實實的做起,在每個音素的發音上,都要達到準確、到家。只有從根本上消除自己在語音方面的不足,才能學成最純、最正、標準的普通話。
(三)找出方言的差異
為了突破語音的重難點,找出不同地區、不同的方言、不同的特點是必要的,對于普通話的差異和關系,這些地方是不同的。如在山東、遼寧地區,方言與普通話的不同是聲調上的差異;而四川、重慶等地,普通話的難點是在前后鼻音、輕重上的不同。因此,我們要了解學生的出生地,了解和分析其語音的條件、背景,在結合各地方言的基礎上,來區別出與普通話的不同,再針對其不同進行重點、難點語音的練習,這很容易收到好的效果。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那些方言不同與普通話的地方,如:“舌尖前阻的z、c、s發成了舌尖后阻的zh、ch、sh,舌面聲母的j、q、x發成了舌尖前音,前鼻音韻母的in、en發成了后鼻音ing、eng”等。這些是區別很顯眼的,在記憶和糾正上,是不困難的。對于那些和普通話發音大體相近或相似的語音是最難區別的。如在某些方言中,與普通話比較,陰平調的調型是相同的,但調值不同;而后鼻韻母、兒化時,元音不是鼻化的;在四川方言中,存在輕重格式的不同。所以,對于這些細微的差別,一旦長久不注意,就會讓人聽不懂發音。
(四)需要分階段性教學
我們從“字音”開始到“說話”,是一個應循序漸進的過程,對于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學生,普通話的運用水平需要提高,按照從低到高來劃分為,往往是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能夠單獨的去讀字音、詞語,而且語音要正確;第二階段、能夠讀論文,語音要正確;第三階段、能夠以最隨意的狀態來表達,語音也要正確。在教學中,往往最容易不重視的是在第二三階段的訓練。學生往往在大量的訓練后,存在滿足的心理,認為自己在語音方面不存在問題了。這樣的話,在論文朗讀或說話時,只注意了語言的表達,就會暴露出大量的語音問題。總而言之,在日常說話時,我們要注意用規范、標準的語音來表達,才能完成學習普通話的任務。所以,從“字音”到“說話”,這是一個“質”的飛躍,尤其在聲韻調的學習后,我們要通過聽、讀論文,來不斷鞏固在字音、語感、語境方面的基本功,最后達到“量”的效果。這對于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來說,是一個關鍵的問題。
作者:張雅婕單位:河北省沽源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