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支架式教學法運用于高職英語教學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引言
高職教育是培養技術人才的主要渠道之一,其對我國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英語作為高職人才培育過程中的必修課程,它承擔著提高學生語言能力的重要任務。然而,從當前高職英語教學現狀而言,大部分學生的英語基礎比較薄弱,加之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采用強制性灌輸教學模式,機械地向學生傳授英語知識和技能,嚴重忽略了對他們進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進而造成教學質量差、效率低的現象。在此情況之下,改進教學方法以適應社會發展要求,有效增強學生英語素質,成為了我國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根本任務。若能將支架式教學方法融入高職英語教學中,不僅可以創造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環境,而且也有利于實現學生主動性及構建性的提升目標,同時還為高職英語教育改革奠定堅實的基礎。本文將對支架式教學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討。
2支架式理論概述
支架式理論由前蘇聯著名心理學家維果斯基(LevVygotsky)于1931年首次提出,而后布魯納在此基礎上又總結出相關教學理論,即“支架式教學模式”。該模式側重強調教師應立足于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堅持以學生為教學中心,靈活采用系統的、科學的教學模式,進而提高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建構能力。倘若將學生比喻作一類攀爬植物,教師則是一棵參天大樹,成為學生自主攀爬的重要支撐。在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是課堂主體,而教師僅扮演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的角色,根據多種教學環境與實踐,充分發揮主體積極性和創造性,實現英語知識體系的構建目標。但是,有所不同的是植物需要依靠大樹的養分,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能,其目的在于讓學生自我成長,不再依賴他人。支架式教學法的構成理論也是極為豐富的。首先是建構主義,它重視學生主體地位的存在。在課程學習過程中,結合教師的課堂引導,學生對知識技能進行自由探索,不斷反思與質疑這些知識,最終養成自主學習能力和知識建構意識。支架式教學法就好像建筑行業中所使用的支架工具,僅為學生構建合理的、科學的知識框架體系,以幫助他們對知識理論進行有效學習。其次是最近發展區,該理論仍來自于維果斯基。其主要觀點是:在教學系統中,教師應強調學生發展能力的差異性。事實上,每位學生都具備不同程度的發展能力,一是既有能力,即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的自然應用能力;二是學生隱藏潛力,即教師基于對學生學習現狀的了解,挖掘與開發其學習潛力。所以,支架式教學法的運用,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知識建構意識,而且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內在潛力,逐漸形成螺旋式進步。
3當前高職英語教學現狀分析
現階段,我國高職招生來源有三類:(1)普通高中生因高考成績不佳而落榜,只能選擇就讀高職院校,這類學生具備扎實的英語基礎和較高的學習積極性;(2)中專、技校、職高畢業生升入高職院校進行學習,這類學生只在初中階段系統學習過英語課程,但進入職高、技校、中專以后,因各個學校對英語學科的重視度不同,出現了部分學生中斷英語學習的現象;(3)初中畢業后直接升入五年制高職學校的學生。上述三類學生的英語基礎都相對薄弱,甚至個別學生對英語課程持有抵觸心理,盲目聽課只為應付期末考試。一方面,由于英語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主體不準確以及教學模式落后單一,所以高職英語教學質量不佳。教師無從得知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也察覺不到學生個體存在的差別性。而單一化教學模式不僅嚴重削弱了高職學生對英語課程的學習興趣,而且也影響了學生英語表達能力和應用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高職英語教學缺乏實踐活動,一味地注重對英語理論知識的講解,使英語淪為“啞巴式”英語,使學生淪為成績的“奴隸”。所以,有必要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教學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語言技能,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進而提升英語教學效率。
4支架式教學法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討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師生互動與交流在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運用支架式教學法,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加強師生間的互動與交流,進而完成預期的教學目標。例如,在教授Unit5DilemaforScience一課時,教師應首先向學生介紹文章的大致內容,即探討現代科學的雙重性,以整容技術為例;接著結合“最近發展區”部分理論,基于學生現有詞匯水平和口語表達能力,要求學生整合本課出現的新詞匯和短語;出示世界小姐選美的圖片,給出一些關鍵詞,提出一到兩個問題;開展課堂討論環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邀請學生進行陳述,鼓勵他們主動發言;總結學生觀點,轉向課文正題。
(2)營造生動的語境氛圍,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僅以口頭、板書等方式傳授英語知識往往是淡然無味的,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喪失對英語課程的學習興趣。鑒于此,高職英語教師應營造生動的語境氛圍,提高自主學習能力,運用各種教學資源,使學生身臨其境。例如,在教授Unit5CarefulReading(Surfingthewebsitecanloseweight)一課時,教師需要創建語境支架,指導學生運用既有知識和能力來掌握新知識。在討論減肥話題時,教師應以該話題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提高學生認知意識;通過播放一段與肥胖煩惱有關的視頻,讓學生直觀了解“什么是肥胖、肥胖的危害及其影響”;接著給學生布置課堂任務,即舉辦一場微型英文辯論賽,辯題為Whichoneisbetter,fatpeopleorthinpeo-ple?將學生分為成正方與反方,系統地論述其理由。這樣一來,不僅創造出活潑而熱鬧的語境氛圍,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鍛煉了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
(3)采用合作學習模式,建構英語知識體系知識建構過程需要集體的力量,僅靠一己之力是不可能的,就如同建筑工程,它匯聚了眾多建筑工人的汗水。所以,在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應采用合作學習模式,建構英語知識體系。例如,在教授HowcanIgettothenearestbank?一課時,教師布置課后學習任務,即找出小汽車從始發地到naturalpark的路線,并標注具體的指向,要求學生以小組形式來完成。小組協作模式不僅有效避免了課本內容的枯燥乏味,而且也增強了學生對英語課程的學習信心,激發了他們的學習欲望,還有利于構建英語知識體系,形成系統的知識框架。
5結語
綜上所述,支架式教學法作為一種分支型方法,符合高職英語課程教學改革要求,幫助教師完善課內外教學。因此,在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師生互動與交流;營造生動的語境氛圍,提高自主學習能力;采用合作學習模式,建構英語知識體系,從而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彭陽華,周平.支架式教學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外國語文,2011(S1).
[2]王宏宇.“支架式”教學法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3).
作者:陳靜 單位:永城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