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英漢廣告翻譯差異性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為了在不同語言中取得相似的效果,源語言和目標語言出現了一定的不對等性。按照4Es標準和奈達先生的翻譯原則,做出適當的調整,使帶異國情調的東西在譯入語中得以再現。
1差異性產生的原因
1.1對事物認識的文化差異
一個關于“亞洲四小龍”的例子。眾所周知,在西方神話傳說中,dragon(龍)不是人們心中的吉祥動物,而是表示邪惡的怪物。在中世紀,dragon是罪惡的象征,圣經故事中惡魔撒旦(Satan)就被認為是thegreatdragon。由此可知,dragon在英語國家人中所引起的聯想與中國人的“龍”完全不同。于是,被西方人稱為“亞洲四小龍”的東亞韓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和新加坡四個經濟較為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將其翻譯成英語FourAsianDragons就恐怕有失妥當。因此有人將其翻譯成FourAsianTigers,這不失為一種較好的文化信息的對等。因為tiger(老虎)在西方人心中是一種強悍的動物,至少不會讓人聯想到某種可怕的動物。再者,tiger一詞收在1993年版的《牛津英語詞典增補本第二卷》(OxfordEnglishDictionaryAdditionsSeriesⅡ)中的釋義:AnicknameforanyoneofthemoresuccessfulsmallereconomiesofEastAsia,esp.thoseofHongKong,Singapore,Taiwan,andSouthKorea.(任何一個在經濟上較為成功的東亞小國或地區,尤其指香港、新加坡、臺灣和韓國。)所以說,將“亞洲四小龍”翻譯成FourAsianTigers在文化信息方面基本達到了對等。
1.2顏色的文化差異
不同文化的人對顏色的認識盡管有相似之處,但他們對各種顏色的感覺有可能不同,甚至截然相反,其原因在于國家所處的地理位置、歷史文化背景和風俗習慣不同。
例如,藍色在英語國家有憂郁的含義,美國有“藍色星期一”(blueMonday),指心情不好的星期一。bluesky在英語中意思是“沒有價值”。另外,埃及人和比利時人視藍色為倒霉的顏色。然而,藍色在中國人心中一般不會引起“憂郁”或“倒霉”的聯想。
當然世界知名品牌“藍鳥”汽車是一個特例,它并不是“傷心的鳥”的汽車。bluebird是產于北美的藍色鳴鳥,其文化含義是“幸福”,所以,當英語國家人駕駛BlueBird牌的汽車,心中的文化取向則是“幸福”。而駕駛BlueBird牌汽車的中國人就恐怕不知道身在“福”中了,而只感到駕駛世界名牌汽車是一種身價的體現和財富的象征。
1.3數字的文化差異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九”因為與“久”同音,所以“九”經常用來表示“長久”的意思。例如,我國歷史中,皇帝都崇拜“九”,希望其天下長治久安。因此,我國便有“999”藥品。英語中的nine沒有這種含義。但不要把用“666”作商標的商品出口到英國,因為“666”在《圣經》里象征魔鬼。
上海生產的“三槍”牌內衣,是名牌產品,翻譯成英語ThreeGuns。如果將ThreeGuns牌內衣出口到日本、哥倫比亞及北非地區,會受到消費者的歡迎,因為“三”在這些國家表示“積極”的意思。但是,在乍得、貝寧等地,則不能將“三槍”翻譯成ThreeGuns,因為在乍得像“三”這樣的奇數表示“消極”的意思,在貝寧“三”含有“巫術”的意思。
2差異性在廣告語中的體現
2.1文化內涵的轉換
如果在形式上貼近的譯文,有可能導致對原文聯想意義的誤解,或者對正確理解原文的風格造成重大的損失,那么對譯文進行必要的調整來反映原文的聯想價值就十分重要。例如,將中國名酒“杜康”音譯為Dukang,英語國家讀者看到英語商標Dukang時,只會把它與酒聯系起來,而不會想到中國歷史上釀酒的高手“杜康”,更不會像中國人那樣把“杜康”(Dukang)與“好酒”聯系起來。所以,“杜康”作為商標,文化信息沒有完全對等。我們不妨用希臘酒神的名字Bacchus作“杜康”酒的英語商標,這樣,文化信息的對等無疑比“杜康”要好得多,因為Bacchus會使西方人產生更多有關的聯想。Nike作為商標能使英語國家人士聯想到勝利,吉祥,因為Nike一詞在希臘神話中是勝利女神。傳說中的Nike身上長有雙翅,拿著橄欖枝,給人們帶來勝利和諸神的禮物,她是吉祥、正義和美麗之神。Nike作為體育用品商標,我們可以把它音譯為“耐克”,暗示Nike牌體育用品經久、耐用,使用Nike牌體育用品能在比賽中克敵。“耐克”可以說是較好的翻譯,不過,英語單詞Nike所蘊涵的文化信息對中國人來說,不可能像英語國家人那樣想起Nike女神。翻譯中文化信息被丟失。
又如:Tineiswhatyoumakeofit.天長地久。(斯沃奇手表)
Fortheroadahead.康莊大道。(本田汽車)
2.2修辭手法的轉換
修辭是使語言表達準確、鮮明而生動有力的一種文字運用手法,也是使文字表達的內容給人以深刻印象的有效手段。為了增強廣告的審美功能和勸說功能,譯者常盡力使用修辭手法,或將原文的修辭格移植過來,或以一種修辭格替換另一種修辭格,或將無修辭格的原文以一種帶修辭格的譯文表現出來。例如:
TakeTOSHIBA,taketheworld.擁有東芝,擁有世界。(東芝電子)(首語反復)
Betterlatethanthelate.晚到總比完蛋好。(交通安全)(疊韻)
Thinkdifferent不同凡想。(蘋果電腦)(仿詞)
Startahead.成功之路,從頭開如。(飄柔洗發水)(雙關)
2.3漢語四字格的使用
四字格是漢語坦最平衡的詞組結構,它言簡意賅,抑揚頓挫,用得恰當,往往會產生特好的美感效應。例如:
TheWonderDownUnder.天下奇觀。(澳大利亞旅游局)
Itsfinger-lickinggood.吮指回味,其樂無窮。(肯德基炸雞)
Agreeab1eTasteThatRefreshes.怡情開懷,爽心可日。(怡爽蜜煉川貝批把糖)
2.4語序的轉換
由于英語語法是顯性的、剛性的,而漢語語法是隱性的、柔性的,所以英語重時體,重形合,詞序比較靈活,漢語則輕時體,重意合,詞序相對固定。英語廣告漢譯時,為了照顧漢語讀者的語言審美習慣,譯者常常求助于句式變換手段。例如:
WeAreAimingEvenHigher.志向更高遠。(法國航空公司)
Cleansyourbreathwhileitcleansyourteeth.潔齒清氣。(高露潔牙膏)
AsYouSow,SoYouShallReap.種瓜得瓜。(宇宙旅行社)
WeFlytheWorldtheWorldWantstoFly.飛達五洲,世界以求。(泛美航空公司)
參考文獻
[1]黃忠廉.翻譯變體研究[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0.
[2]關世杰.跨文化交流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3]趙靜.廣告英語[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2.
[4]寧建新,陳觀亞.實用廣告英語[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
[5]包振南.試論可譯性的限度[A].翻譯理論與翻譯技巧論文集[C].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85.
[6]胡壯麟等.語言學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