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村青年教師心理健康的自我調適對策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農村青年教師的心理健康不僅關系到自身的發展,還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青年教師要不斷學習和深造心理學知識,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學會自我調適,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構建和諧校園。造成農村青年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是多方面的,而且是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對此,本文通過分析農村青年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提出了一些青年教師自我調適的對策。
關鍵詞:青年教師;心理健康;自我調適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普及,農村學生的心理健康成為了各學校關注的重點,但是對農村青年教師的心理健康的關注都少之又少,造成青年教師心理素質存在差異,承受挫折的能力下降。同時,農村青年教師的心理健康不僅關系到自身的發展,還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有重要的作用,直接關系到他們的心理健康。由此可見,研究農村青年教師的心理健康是十分有必要的。改善農村青年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是一項體統工程,需要學校、教師、社會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維護青年教師的心理健康,讓青年教師的內心強大起來,更好地為學生服務。因此,青年教師要學會自我調適,努力學習和深造,發揮主觀能動性。我根據實際工作經驗,通過分析農村青年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進而提出青年教師的自我調適對策。
一、農村青年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
(一)日益復雜的外部環境給教師帶來的壓力
現在社會對農村青年教師的要求過高,這在無形之中給青年教師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由于青年教師的教學經驗不足,很多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不能立刻解決,在師生關系的處理方面還有待提高,需要不斷磨練和嘗試。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農村青年教師必須要具備較強的教學能力和管理能力,良好的人際關系,創新的教學思想,高效的科研能力,這也給青年教師造成了極大的困惑。同時,農村青年教師的努力付出和工作強度與所得到的報酬不匹配,無法滿足日常生活的需要,因此很多農村青年教師心理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焦慮、煩躁、不安、工作不積極、心理負擔重等。
(二)學校內部考核制度缺乏科學性和系統性
在當前的大部分農村學校,學校內部的考核制度和激勵措施缺乏一定的科學性和系統性,沒有真正地發揮激勵的作用,而是流于形式,讓教師對學校的做法感到失望,從而造成青年教師的大量流失。部分農村學校對教師的考核制度存在漏洞和弊端,使青年教師的一切工作都要圍繞著考核進行,比如,教學質量需要考核,日常出勤需要考核,科研論文需要考核,綜合素質需要考核等,造成教師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考核上,忽視了教學工作,甚至有的學校將考核結果作為評價教師是否稱職的標準,不稱職的教師將會面臨取消崗位津貼或者延期晉升職稱的懲罰,可見學校內部的壓力對青年教師造成的心理影響是巨大的。
(三)教師自身缺乏艱苦樸素和拼搏奮進精神
如今的青年教師生活在良好的社會氛圍和家庭環境中,很多教師一路走來都沒有經歷過風風雨雨和生活的歷練,因此他們缺少了艱苦樸素和拼搏奮進的精神,缺乏獨立意識和競爭意識,工作中容易出現散漫或者遷就的現象,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還有的農村青年教師個性強,不懂得變通和包容,出現被其他教師排斥的現象,間接造成了青年教師厭煩工作和與同事交往,影響了他們的心理健康和個人情感。同時,在生活中,青年教師將面臨著“上有老下有小”的現實問題,而微薄的收入卻讓他們倍感壓力,不能正確處理工作與生活的關系,感情容易情緒化。
二、農村青年教師進行心理健康自我調適的對策
(一)正確對待生活和工作,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面對復雜的社會形式,農村青年教師必須要學會自我調適,正確對待生活和工作的關系,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找到合理的宣泄方式,從而更加積極踴躍地投入到教學工作中,為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而努力。只有青年教師能夠直視挫折和困難,才能夠不斷優化心理素質,逐步在逆境中成長。比如,青年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學習心理學知識和觀看心理學教育視頻,運用心理學知識去解釋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給自己做出明確的指示;可以在家里通過唱歌、慢跑等方式抒發心里的感受,排泄內心的苦惱;還可以與經驗豐富的教師溝通交流,找到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從而有動力去完成人生的目標。
(二)優化自身心理素質,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緒
青年教師必須在教學和生活中學會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對待學生要有愛心,對待家人要有責任心,不斷優化自己的心理素質,培養吃苦耐勞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改善錯誤的行為方式。農村青年教師是農村學校發展的重要力量,是教育事業的棟梁,因此必須要具備較強的文化素養和健康的身心,這樣才能夠適當地調節工作壓力。比如,在繁重的教學工作以后,青年教師可以與同事組織一些娛樂活動,一方面緩解同事之間的不滿和排斥情緒,另一方面也能夠增加感情交流,活躍同事之間的情誼。同時,青年教師還要多與學生溝通,學生的內心比較簡單,不摻雜利益的情感,所以更加有利于幫助青年教師提高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三)會用理智的自我調試方式,減輕心理負荷
雖然很多農村青年教師面臨著巨大的生活壓力和心理負荷,但是一定不能自暴自棄,要學會用理智的方式進行自我調節,從而養成健康的心理素質和健全的人格。尤其是剛走上工作崗位的青年教師更應該多接受一些磨練,這樣才能夠真正地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和生存能力。青年教師在學校里受到的委屈和壓力不要輕易帶給家人,避免造成家人的擔心和不安。同理,在生活中遇到的坎坷和困難也不要帶給學生,防止造成自己的情緒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課堂氛圍。農村青年教師要學會用平和的心態面對社會,正確處理各種矛盾,為自己的人生做出積極的拼搏,從而提高自己的綜合實力。
綜上所述,對農村青年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的研究不容小覷,社會、學校和教師都必須做出積極的努力,從青年教師的實際情況出發,減少青年教師的心理壓力,為他們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晉升平臺,豐富他們的業余生活,讓農村青年教師能夠真正感受到學校和社會的關愛及保護,從而增強青年教師的事業心和歸屬感。同時,青年教師還要正確處理學校和家庭的關系,學會自我調適,避免不良的情緒影響自己,給自己的心靈創造良好的環境。
參考文獻:
[1]孫琳琳.中小學教師的心理健康及自我調適研究[J].高等繼續教育學報,2012(2).
[2]徐茶蓮.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及自我調適[J].教師,2011(5).
作者:許芳單位:甘肅省高臺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