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小學生體育學力內容及層次構建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圍繞“健康中國”的戰略目標,通過專家訪談、問卷調查等方法對小學生體育學力內容及層次進行研究,研究表明: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學習,小學生體育學力應包含體育運動能力、體育觀賞能力、體育學習能力、體育社交能力、體育德育能力;每項能力分為“不會”、“稍會”、“會”、“非常會”四個層次,每個層次的評判標準和個體特征也各不相同。
關鍵詞:小學生 體育 學力
近年來,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多次提到“健康中國”的國家戰略,學校的體育工作也一直朝著“健康中國”預期的方向良性發展。但不可忽視的是學校體育還有很多問題等著解決,其中就包括當前教育研究的熱門話題——如何通過有效教學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這種綜合能力就是學生的真實學力。長期以來,我國的教育都是傳統的老師為主體,忽視學生自我學習與探究的能力,這就使得學校教學要促進學生學力形成更加緊迫。“健康中國”理念的提出正好是一個契機,通過了解小學生學力現狀并進行相應調整,最終培養出適應“健康中國”發展需要、推動時代進步的人才。
一、學生體育學力的新要求
學力是學習能力和所獲得的知識水平的簡稱,從性質上可將學力分為“顯性學力”和“隱性學力”。“顯性學力”主要包含基礎、學科、生存等能力;“顯性學力”的進一步提升就形成“隱性學力”,包含心理的發展、社會適應能力和審美的培養等人格因素,重點在于培養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創造性,符合“健康中國”發展的需要,是個體終身獲得的“顯性學力”。《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將課程目標分為運動參與目標、運動技能目標、身體健康目標、心理健康目標和社會適應目標,后兩個目標體現的就是“隱性學力”,立足于培養學生的主體性和參與感,是學生長大成人后實現幸福生活以及適應社會所必備的品格。學校的體育教學在確定體質健康和運動技能達標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心理和社會適應等方面的發展,以此塑造學生的完美體育人生。
二、確定體育學力內容的依據
研究“體育學力”需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學生對體育學習期盼的內容是什么;二是在這個內容下的體育教學是否合理可行。基于此,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通過詢問區、市教研員以及高校體育教學相關專家小學生體育學力的相關問題,設計調查問卷并進行信度檢測,檢測結果r=0.849,說明有效可行。調查過程中發放問卷3150份,回收3125份,有效問卷3102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別為99.2%,99.3%,對有效問卷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后發現,體育學力主要包括體育運動能力、體育觀賞能力、體育學習能力、體育社交能力、體育德育能力五個方面。在這個內容下的體育教學是否合理可行,相關專家認為這五個方面既貼近體育教學,也能滿足學生的體育需求,可行性比較高,可以進一步研究。
三、體育學力內容及層次的建構
1.體育運動能力
體育運動能力是指人在體育運動的過程中應該具備的一切能力,是體能、技能、心理等綜合素質的體現。要求能夠根據外部條件的變化,調整運動負荷與方法,合理進行體育活動并達到良好的效果。“健康中國”背景下重視體育鍛煉的人越來越多,然而,由于有些人不懂科學鍛煉,不僅沒練好身體,反而容易引起疾病。這就是常見的“喜歡運動”和“會運動”的區別。結合專家意見,將運動能力的層次分成不會運動、稍會運動、會運動、非常會運動四個層次。
2.體育欣賞能力
體育欣賞能力是學生在觀看各級各類體育賽事時所具備的個性心理特征。在欣賞的過程中,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增長他們的見識,提升他們的體育修養。學生在欣賞體育的過程中不僅看比分、看球星、看技戰術,更是看能否培養學生陶醉于一種審美的感受。“健康中國”背景下體育離我們越來越近,國家也要求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從某種意義上說,除了強身健體,理解和欣賞的能力對學生將來的發展更為重要。結合專家意見,將欣賞能力分成不會欣賞、稍會欣賞、會欣賞、非常會欣賞四個層次。
3.體育學習能力
學習能力不是以通過某個學習過程學到了什么本領作為界定,而是在學習過程中學到如何使用合適的方法與技巧來實現最終的學習目標。體育老師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要保證學生能在積極參與體育運動的過程中合理控制運動負荷,認真聽講并自主探索與學習,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中的實際問題,從而真正實現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主轉變。結合專家意見,將學習能力分成不會學習、稍會學習、會學習、非常會學習四個層次。
4.體育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也就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與他人溝通思想、聯絡感情、增進友誼,從而建立起廣泛的社會聯系的一種能力。社交能力是人在成長過程中的重要能力,是學生從校園走向社會必不可少的一項能力。體育活動,特別是同場競技類體育項目是肢體正面接觸和有競爭的群體活動,學生通過培養體育競賽興趣,隨后尋找競爭對手,尋找的過程就是一次社交,多次固定的競爭對手,往往就是伙伴。結合專家意見,將社交能力分成不會社交、稍會社交、會社交、非常會社交四個層次。
5.體育德育能力
體育教學大綱明確將思想品德作為教學“三項”基本任務之一。為此,體育教學的過程同樣肩負著德育的重任。當下學生學習生活中一直存在心理壓力,所以德育對培養現代化建設合格人材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體育教材中也經常可以找到很多德育的內容,諸如身殘志堅積極參加比賽、勇敢堅強不怕困難的精神、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等等品質。結合專家意見,將德育能力的層次分成:不會德育、稍會德育、會德育、非常會德育四個層次。體育強則少年強,少年強則中國強。在總書記“健康中國”國家戰略的引領下,體育強國成為中國人的當代夢想。從體育學力的角度出發去設置體育目標、內容,可以滿足學生在現實的學習中主動探索研究、培養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需要,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增強學生的健康意識,培養學生的體育能力,為實現“體育強國”的夢想,也為實現共同的“中國夢”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鐘啟泉.學力理論的歷史發展[J].全球教育展望,2001(12):31-38.
[2]李庾南,祁國斌.自主生成、高效和諧:學力發展與評價的價值追求與教學行動——“初中學生的學力發展與評價”研究結題報告[J].江蘇教育研究,2009(22):56-60.
[3]邢金明,陳鋼.美國體育的目的和目標及其啟示[J].體育學刊,2014,21(05):74-78.
作者:李成玥 單位:江蘇蘇州工業園區星灣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