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生物學科實驗技術隊伍價值體系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實驗技術隊伍價值體系的建立
1.1建立職業認同感,明確工作價值
職業認同感,是指個體對于所從事職業的目標、社會價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與社會對該職業的評價及期望一致,即個人對他人或群體的有關職業方面的看法、認識完全贊同或認可。職業認同感會影響個人的忠誠度、向上力、成就感和事業心,是努力做好本職工作,達成組織目標的基礎。作為一名稱職的實驗技術人員,良好的職業認同感和價值觀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內在動力。實驗技術人員承擔實驗準備,輔助教學以及實驗室日常管理等工作,頭緒多而且繁雜艱苦,特別對于生物學科,實驗材料、儀器用量大,必須隨時更新,實驗條件要求嚴格,要隨時監控以保證菌種的活性不退化等。而且通常被認為從事著簡單重復的體力勞動,因而地位和作用很難得到認可,導致工作積極性降低,職業認同感差,思想不穩定。針對此類情況,學校各級領導應重視實驗技術隊伍的建設,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實驗人員自身則通過學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苦樂觀,提高認識,增強職業認同感。明確自己在實驗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增強責任感,愛崗敬業,將關注點放在鉆研專業知識,提高業務水平上。
1.2緊跟科學發展,提高業務素養
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更新速度越來越快,要求實驗技術人員必須緊跟科學發展,不斷提高業務素養。具備穩固扎實的業務知識和終身學習的自覺性,掌握先進技術,此外遵循教育規律,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創新,適應實驗教學的新需求。實驗技術人員不應局限于對現有實驗的學習,應注重新知識、新技術的學習和掌握,查閱相關資料和文獻,了解本學科的前沿,不斷更新自身知識結構。隨著教學改革步伐的不斷加快,實驗課程設置的難度也逐年加大,以基地班分子生物學實驗為例,將以往連貫性不強的單元實驗改革為一個綜合性大實驗,改革后刪除了重復性、驗證性內容,而增加了難度較大的誘導表達、SDS-PAGE等實驗內容,這就要求實驗技術人員迅速學習并掌握誘導表達及電泳的原理以及儀器的正確使用等。通過理論學習與實踐摸索,該實驗的開設已做到準備工作到位,實驗現象明顯,可重復性高,結果穩定等,教學效果良好。再如,PCR實驗在改革過程中出現了模板不穩定,實驗效果差的問題,實驗技術人員在對實驗結果做認真分析后,查閱資料,更換了模板和引物,從而顯著提高了實驗教學質量。實驗技術人員能做到對實驗試劑和器材充分了解,針對菌種活性、培養條件、不同批次試劑等的細微變化導致的可能出現的特殊實驗現象有所準備,并及時與指導教師溝通,保證了實驗的順利進行。例如,革蘭染色出現過染色后無法明確區分革蘭陽性菌和革蘭陰性菌的問題,實驗技術人員從菌種和試劑兩個方面進行分析,首先對菌種進行劃線分離而后單菌落培養,從而保證了菌種的純度;其次在菌種沒有問題的前提下通過實驗確定了出現問題的番紅花紅試劑,而后購買不同廠家的該試劑做平行實驗,最終篩選出實驗結果明顯的試劑,保證了實驗教學有序進行。在儀器設備的維護方面,由于儀器更新速度快,儀器的操作方法也在變更,所以不能一味相信經驗之談,必須建立起學習操作規程及說明書的習慣。例如,不同廠家的顯微鏡、PCR儀、BOD儀、滅菌鍋等儀器操作流程差別很大,實驗技術人員能夠做到先學習使用說明書而后操作儀器,并且培訓實驗指導教師和學生正確的使用方法,從而保證了實驗儀器科學高效的利用。
1.3參與教學改革,輔助科學研究
實驗教學中心承擔多學科的實驗課教學任務,一方面對實驗課程體系有比較全面的把握,另一方面對實驗教學軟硬件建設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因此能夠從自身優勢出發提出教學改革方向,推動實驗教學創新性變革,培養高素質人才。沈陽藥科大學生物學實驗教學中心多年來一直進行實驗教學改革,通過省級、校級教學改革項目和多個學科實驗課程實驗項目調整等工作,不僅建立了中心網上資源平臺,而且完善了實驗課程體系、實驗室管理規程以及儀器設備使用等各方面的體制,全面調動了實驗技術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對實驗技術隊伍價值體系的建設及實驗中心教學模式的創新性變更發揮了重要作用。實驗技術人員對各學科實驗課內容以及實驗器材比較熟悉,能夠依據大綱要求,合理、科學地安排實驗教學工作。例如,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實驗面向全校開設,教學班次多,耗材和儀器使用頻繁并且用量大,實驗員都會提前做好計劃,將實驗材料準備充分,對于與其他課程共用的儀器如顯微鏡、離心機、搖床等,合理安排使用次序避免沖突,從而做到協調好實驗材料、儀器、實驗室的利用,保證實驗課順利進行。教師與實驗人員彼此分工和側重點不同,通過調配能使實驗技術人員的實踐教學與教師的理論教學形成良好的互補格局,彼此都把自己所擅長方面的能力最大化,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真正培養出社會需要的專業應用型人才,使學生更具競爭實力。隨著實驗技術人員中研究生學歷比例的不斷增加,實驗技術人員的素質已逐步提升,由于已經經過了全面系統的科研訓練,更具有創新意識,體現在科研活動上就應勇于參加科研課題的研究,力爭做到能夠在科研工作中當好助手,與他人通力協作,承擔科研任務,潛心攻關,探索新問題創造新成果。
2實驗技術隊伍管理模式的建立
2.1發揮主人翁意識,建立健全規章制度
實驗技術人員作為實驗教學的重要組成,既是實驗中心的建設者,又是管理者。針對如何充分發揮實驗中心的作用,如何對固定資產進行科學化規范化的管理,實驗中心必須要在學校相關制度的指導下建立更為詳盡的儀器設備的購置、操作、維修、保養、報廢等方面的制度,以確保每項工作都有相應的規章制度進行規范;針對如何制定人員職責,如何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實驗中心則應依據崗位責任制,對實驗員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質量做出明確規定。沈陽藥科大學生物學實驗教學中心在制度管理方面,制定了實驗教學中心管理細則、實驗室工作崗位職責、實驗室開放管理細則、儀器設備管理制度、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等多項管理制度等,各項日常工作細致明確,做到了有法可依;實驗室的管理方面,將學生實驗室根據學科分配給專人負責管理,并定期對照明、水、煤氣、門窗等進行維護維修;在實驗課程準備方面,按學科及班次分配工作,分段包干,使每個人都能明確自身職責,做到各司其職;在儀器管理方面,對儀器設備進行統一購置、統一調配,根據儀器類別設置顯微鏡室、搖床室、離心機室、超凈工作室、滅菌室等,分責統一管理,所有儀器設備使用記錄、實驗室使用記錄均完整,提高了儀器設備及實驗室的利用率;在藥品和耗材的管理方面,各個技術人員根據所準備實驗課程承擔相應藥品、器械耗材等的管理工作,多人共用的物品,由使用最頻繁用量最大的人員進行統籌管理。
2.2量化考核指標,構建科學管理模式
關于制定實驗技術人員的考核制度,通常使用的考核晉升管理辦法比較粗糙,對工作的專業程度沒有明確規定,也導致一些具有較高素質和業務能力的實驗人員工作熱情受到挫傷,從而嚴重影響了實驗教學改革的進行和實驗中心的發展。考核制度應適應新時期實驗技術人員結構的變化以及教學改革對實驗人員的高標準要求,把職業道德、工作作風態度、工作紀律、業務水平與專業知識、完成本職工作能力、實驗教學工作量、實驗準備質量、實驗教學效果、開展實驗改革、科研成績與論文等方面內容,依據不同職稱等級的要求進行量化,真正起到獎懲分明,鼓勵先進,鞭策后進,調動全體人員積極性,形成良性管理模式。此外,應重視實驗技術人員的培訓工作,克服重使用輕培養的現象,安排實驗人員參加各種培訓和專業會議等,拓寬知識面,從而提高業務水平和專業素質。
3結語
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是教學質量的內在要求,不斷提升實驗教學水平、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是高等學校重要而又迫切的任務。因此,作為生物學科實驗教學中堅力量的實驗技術人員,對高校實驗中心建設和實驗教學水平的提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建立起科學規范的實驗技術隊伍價值體系與管理模式,才能提升實驗技術人員的整體素質,使實驗教學發揮最大的效益,全面提高實驗教學質量和水平,從而提升學校人才培養的質量及核心競爭力。
作者:來琳琳 劉曉輝 李盈 楊洪濤 張萌 單位:沈陽藥科大學 生命科學與生物制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