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聽障學生數學應用與就業前景探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數學學習不僅關系到學生今后的生活問題,也關系到學生今后的就業情況,因此無論是小學、中學還是在職業學習階段,數學學習與應用都是必不可少的。然而,聽障學生由于先天不足或者后天人為因素而導致語言功能障礙,從而致使其認知受限,且在情緒和個性發展等方面都異于平常學生。那么,教師應該如何克服這些困難,切實提高聽障學生的數學應用與就業能力呢?本文將進行探究。
關鍵詞:聽障學生;學習障礙;應用與就業;數學技能
引言:
由于先天不足或者后天缺陷,聽障學生部分(或完全)喪失聽說能力,直接導致語言與認知障礙,使他們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都困難重重。尤其是數學學習,對學生的形象思維要求較高,知識的系統性較強,導致很多聽障學生數學學習能力較差。同時,由于生理上的缺陷,很多聽障學生都在心理上存在著種種問題,例如過度依賴、過度自卑、自暴自棄等,導致他們厭倦學習,且對數學學習缺乏足夠的興趣。此外,一些特殊教育學校的數學教學內容有待改進,理論與實際脫離,使學生產生了“學與不學都一樣”“學多學少都一樣”的心態。為此,教師應該根據聽障學生的身心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幫助學生克服障礙,更好地應用數學,為其日后工作夯實基礎能力。
1聽障學生數學學習障礙
聽覺學生在數學學習上存在著一些障礙,主要體現在數學思維障礙和生活經驗的欠缺。
1.1聽障導致的數學思維障礙:
數學思維包括分析、判斷、推理、綜合等方面,主要需要通過了解概念、打牢基礎而訓練邏輯思維、形象思維、抽象思維、創造性思維來完成數學學習。但是聽障的學生對于數學概念的掌握并不牢固,對數學概念掌握得不牢固又導致學生邏輯思維、形象思維、抽象思維、創造性思維等數學思維難以訓練。同時,由于學生的聽障,教師的教學進度也要受到影響,教學進度慢,教學任務重,對于數學思維的培養勢必難以達到完善。
1.2聽障導致的生活經驗欠缺:
數學是來自于生活的,與生活聯系密切,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身體發育正常的學生,生活在一個立體的環境中,通過聽覺、視覺、觸覺、味覺來感悟生活,積累生活經驗。但是聽障的學生則只能通過視覺、觸覺、味覺來發現生活,他們難以立體化、系統化地參與生活,積累生活經驗。因此,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很多與生活相關的數學知識,他們都難以快速將其與生活聯系起來的。
2聽障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培養
基于聽障學生的數學學習障礙,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多注意運用形象性教學,聯系生活實際,充分利用多媒體降低教學難度,從而切實提高聽障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提升聽障學生數學應用能力。
2.1注重形象性教學:
聽障學生部分或完全喪失聽覺,因此抽象思維較弱,對于概念掌握并不牢固,而占據其思維主要地位的是具體形象,他們會通過具體、生動、形象的事物來了解概念,形成認知。為此,教師應該注重形象性教學,使學生借助形象事物掌握相關的概念。例如,教學人教版“比和比例”的時候,教師利用一張圖表說明了比、除法和分數的聯系與區別,使學生一眼就能看出這三者之間的關系,不僅掌握了新知識,也鞏固了除法和分數的內容,這樣一來,他們的概念會更為系統,知識也會更加牢固。
2.2聯系生活實際:
聽障學生仿佛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們對于生活的感觸不深,所以對數學學習與生活的聯系難以有更深入的認識,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自發感受“數學對于生活的應用”是朦朧的、膚淺的,甚至是無知的。因此,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循循善誘,根據聽障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依據教材特點,緊密聯系日常熟悉的景與物、人和事、學習與生活,給學生提供社會生活中的具體例子,使學生感覺到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從而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實踐應用能力。例如,教學“直線、射線、線段”時,教師拿來手電筒、一段繩子,用手語告訴學生手電筒射出的光線就是射線,繩子就是線段。而對于直線,教師則告訴學生直線是無限延長的。如此一來,對應現實生活中的物體,學生可以更為明確直線、線段、射線的區別。
2.3充分利用多媒體降低教學難度:
在聽力與語言能力受損之后,聽障學生的其他感官尤其是視覺能力就會逐漸提高,起到一種“代償作用”。這在國內外一些心理學實驗中有所體現,研究顯示:聽力和語言能力殘疾兒童視知覺速度提高是比較快的。在憑借視覺的感知活動中,他們的視知覺能力與健全兒童沒有顯著差異。因此,教師應該尋求更多的視覺刺激,使學生雖然聽不到,卻可以通過看來感知,來學習。而視覺刺激的最好方式是利用多媒體,因為多媒體課件可以設計花花綠綠的顏色、不同的字體、直觀的圖片、動態的視頻,借以強烈地刺激聽障學生的視覺神經,有效地調動聾啞學生的視覺感官,參與學習活動,提高學習興趣。為此,教師在正式授課前,應首先對課文內容充分了解,然后利用互聯網尋找豐富的教學資源,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進行刪選,避免教學過程中出現脫離學生生活實際的情況,找到合適的教學資料后,根據需求制作成圖片、音頻或視頻,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將課本知識融入直觀的圖形展現中,豐富教學內容,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加深學生對于知識要點的理解,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
3如何通過數學教學促進聽障學生就業
聽障學生在就業過程中,也存在著很多的問題與困難,因此教師應該著重通過數學教學有側重點地對學生進行培養,促進聽障學生的就業。
3.1培養聽障學生數學思維:
教學大綱明確要求培養聽障學生的數學思維,這不僅是數學學科的任務,也是促進學生就業的重要途徑。很多時候,學生在學校接受教育,并不單單是學習知識和文化,更重要的是形成一定的思維,能夠在今后的工作與生活中運用這些思維。由此來看,數學教學對于培養學生思維的意義十分重大,它可以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具有強大的力量。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盡量向學生提供運用概念,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機會,為學生展示直觀的形象,引導學生通過直觀形象來思考,逐漸形成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教學中如果對此并不重視。往往以自己的講解代替了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干燥地就概念講概念。甚至在學生對概念還沒有具體理解的情況下,就轉移教學重點;還有的教師在時候講概念知識本身,脫離學生的特點,忽視直觀的作用,要求學生對概念機械記憶的多,實際練習、檢查學生掌握效果的課堂環節少。這些做法,對聽障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和發展是不利的。
3.2培養聽障學生克服困難的能力:
由于先天或后天的缺陷,加之受到了來自父母和社會更多的關照,聽障學生心靈上比較脆弱,缺乏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這使得他們在真正走向社會、走向工作崗位之后難以適應。其實,數學可以說是一個又一個困難堆積而成的學科,學生學習數學就像是“過五關,斬六將”,需要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新概念,解決問題,解答疑惑,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個能夠訓練學生克服困難、迎難而上的過程。為此,教師應該多設計一些疑難問題,多設計一些障礙,引導聽障學生逐個解決,從而培養他們克服困難的能力。
3.3培養聽障學生一定的數學技能:
數學是與生活聯系最為緊密的學科,它不僅有利于學生今后的生活,也在學生的工作中不可或缺。為此,教師在數學教學中,一定要注意培養聽障學生一定的數學技能,對于與生活關系緊密的內容,要尤為重視,多予講解、訓練。例如,工作、生活中常常需要用到計算,那么教師在教學中就要多傳授運算定律,對四則運算多加以訓練,使學生牢牢掌握計算技巧和規律;又如常用的簡易方程,教師可以拉長戰線,精講、細講、多練,使學生真正掌握簡易方程的解法;又或是在工作中常用到平均數和統計表,在教學《平均數和統計表》的時應引導學生學會制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統計表等,并多加鞏固。
4結語
聽力障礙學生在身體上并不占優勢,他們的聽力與語言能力都具有一定的欠缺,可以說已經晚于其他學生“起跑”,因此教師必定要在數學教學中下足功夫,根據學生的身體條件和個性特點,設計相關的教學策略,有針對性地培養其數學的思維與能力。此外,聽障生思維發展的規律和數學教學規律要求特校教師更應該加大數學語言教學力度,引導聽障生正確理解和掌握科學規范的數學語言,提高聽障生的思維水平和數學能力,使他們能夠擁有融入生活的基本技能,從而能夠適應社會,走向工作崗位,實現超越與發展。
參考文獻
[1]江仕誼,王彩仙.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聽障學生數學課堂[J].學子(教育新理念),2014(14).
[2]萬紹娜.聽障中學生對待學習困難的態度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D].西南大學,2011.
[3]曹娟.聽障學生的主觀幸福感、社會支持現狀及其關系研究[D].徐州師范大學,2011.
[4]蔣丹林.聾校數學課堂常見問題分析及應對策略[J].綏化學院學報,2015(10).
[5]李尚生.聽障者職教與就業的語言溝通障礙問題[J].綏化學院學報,2015(10)
作者:陳維 單位:貴州省六盤水市特殊教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