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辦幼兒園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現狀淺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文章通過對長沙市15所民辦幼兒園345名教師和管理者的問卷調查發現,民辦幼兒園在教師素質考核、師德培訓、教師門檻準入、制度建設等影響師德師風建設的關鍵環節均存在一定問題。在習總書記強調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的大背景下,必須加強民辦幼兒園教師師德建設。培養教師自覺,提高個人修養;提高培訓頻率,加強師德意識;重視招聘流程,提高門檻準入;完善制度建設,提高師德水平等是促進民辦幼兒園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民辦幼兒園;師德師風建設;有效策略
《禮記》曰:“師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也。”[1]“德之不修,學之不講。”[2]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提出:“德高為師,身正為范。”教育以德為先,先立德后樹人,身為教師先修德,后為人師。師德,即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教師在履行教育職責時應遵循的思想道德準則和規范的總和[3]。遵守師德是對一名教師的基本要求。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一部分,幼兒教師是啟蒙者、引路人,教師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幼兒成長。《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強調師德為先,熱愛學前教育事業,具有職業理想,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履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依法執教。《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把師德擺在首位,體現了師德在幼師職業中的重要性。因此,成為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師德建設是塑造人格的過程,從思想修養和行為上將教師規范內化為教師意識,進而提升教師行為[4]。幼兒園師德師風建設必須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出發點,加強民辦幼兒園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勢在必行。師德師風建設不僅關系到民辦幼兒園的發展前途,而且與教師自身師德修養、幼兒身心健康息息相關。本文以營利性民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為例進行師德師風現狀調查,并對相應問題進行分析,為民辦幼兒園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提供參考。
一、調研基本情況概述
本次問卷以長沙市營利性民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為調查對象,采取問卷調查、訪談、開座談會等方法獲得調研數據。問卷調查主要從一線教師和園所管理者了解民辦幼兒園師德師風建設現狀,為加強民辦幼兒園師德師風建設提供數據支撐,幫助民辦幼兒園教師提升師德師風素養,提高民辦幼兒園的辦學品質。本次樣本共15所民辦幼兒園,含5所營利性民辦幼兒園和10所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發放問卷共345份,教師問卷300份,管理者問卷45份,在規定時間內教師問卷回收281份,管理者問卷回收40份,教師問卷回收有效率為94%,管理者問卷回收有效率為88%。
二、師德師風建設現狀分析
本次問卷數量有限,樣本可能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調查結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辦幼兒園師德師風建設現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師德師風建設現狀主要從教師基本情況和師德師風現狀兩方面進行了解。
(一)教師基本情況分析
問卷調查顯示,女教師數量遠多于男教師數量,女教師占比為97.5%;53.7%的教師有大專學歷,以學前教育專業為主;黨員比率為9.6%;持有教師資格證上崗者占比為70.3%;20歲至30歲之間的教師占比為49.8%;工齡5年以上者占比為53%;薪資2000元至3000元者占比為45.2%。從以上數據得知幼兒園教師以女教師為主,年齡偏向年輕化,政治面貌以非黨員為主,工齡5年以上者占總人數一半以上,薪資水平偏低。
(二)師德師風現狀分析
為了更全面地了解民辦幼兒園師德師風現狀,本研究從教師和管理者兩個角度進行問卷調研,問卷分析結果如下。1.從幼兒園教師角度分析(1)幼兒園教師違反師德師風現狀由表1分析得知,87.2%的教師從來沒有違反師德,說明幼兒園師德師風總體情況很好;6.4%的教師偶爾有違反師德的行為,雖然百分比較小,但該問題卻不容忽視,足以說明極少數的教師在工作中偶爾有違反師德師風行為。(2)幼兒園教師師德修養和敬業精神現狀由調研數據可知,幼兒園教師師德修養“很好”和“較好”的占比為91.6%,只有8.4%的教師師德修養水平處于“很差”等級;幼兒園教師敬業評價統計數據顯示,教師敬業者占比為99.6%,說明民辦幼兒教師對工作都很敬業。(3)幼兒園教師上崗前后的培訓現狀由圖1可知,教師入職期間和入職后參加師德培訓總體情況較好,但是也要看到不足之處,教師在入職后不參加師德培訓比例明顯上升。(4)師德師風制度建設現狀有師德師風相關制度的幼兒園占比為92.2%,沒有師德師風相關制度或不清楚是否有制度的幼兒園比例極少。有師德師風相關制度且實行情況非常好的幼兒園56.9%,實行情況良好的幼兒園占38.8%。從教師的角度了解幼兒園領導是否重視師德建設,結果顯示,園領導很重視師德建設的占85%以上。當問及幼兒教師是否了解幼兒園的師德師風制度時,非常了解和了解的占比約90%。2.從幼兒園管理者角度分析(1)管理者對師德師風的看法或態度管理者從自評角度評價師德師風制度建設的重要性,認為“很重要”的占比為100%。結果表明,所有幼兒園管理者都認為師德師風制度建設很重要且非常重視師德師風制度建設。管理者認為自己對師德師風管理工作做得“非常好”的占比為46.7%,做得“很好”的占比為49.6%,做得“一般”的占比為3.7%。總而言之,95%以上的幼兒園管理者對師德師風管理工作很滿意。(2)管理者對教師師德師風的管理頻率現狀由表2可知,幼兒園管理者每天管理師德工作一次的占比為77.5%,每周管理一次的占比為17.5%,每月管理一次占比5%。調研數據說明民辦幼兒園管理者對師德師風管理總體情況很好。
三、調研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調查發現,長沙市民辦幼兒園教師師德師風整體情況良好,但是在教師素質培養、師德培訓、門檻準入以及制度完善等方面均存在一些問題。
(一)民辦幼兒園教師整體素質有待提升
由表1可以看出,民辦幼兒園教師總體師德素質處于中上水平,大部分教師都能遵守職業道德,對工作敬業盡責。但是,也有極少數教師在日常工作中偶爾違反師德師風,做出有違職業道德的行為。例如,對幼兒缺乏耐心和細心,忽視幼兒,收家長禮品區別對待幼兒,行為嚴重的如體罰和變相體罰、辱罵、虐待幼兒等,以上行為均違反幼兒園教師職業道德,甚至觸犯法律,民辦幼兒園教師有違師德行為嚴重者在新聞媒體上也可見。教師違反師德不僅影響職業生涯還涉及全體民辦幼兒園教師的聲譽及辦園品質,而且傷害幼兒身心健康。
(二)民辦幼兒園教師師德培訓頻率有待加強
民辦幼兒園教師培訓主要針對教師專業成長進行培訓,在師德培訓方面有待加強。調查顯示,教師在入職期間參加師德培訓的比例達90%以上,然而入職后參加師德培訓的頻率明顯呈下降趨勢,三成以上的教師很少參加師德師風相關培訓。教師入職后,主要精力集中在培育幼兒上,培訓工作以專業學習為中心,缺少師德相關培訓,必然會導致教師在工作中出現失范行為。幼兒園減少師德培訓工作,說明幼兒園不夠重視師德學習,認為組織教師參與師德師風學習耽擱日常工作,影響日常教學,導致有些幼兒園教師在入職后參加師德培訓的次數逐漸減少。
(三)民辦幼兒園教師門檻準入標準有待提高
教育部規定參加幼兒園教師資格證考試人員必須具有中專及以上學歷,從事幼兒教育的工作人員必須要取得幼兒園教師資格證。然而,從教師基本情況分析得知,約1/3的教師無幼兒園教師資格證,該人群已經成為幼兒園的在崗教師。從幼兒園教師上崗前的培訓現狀可知,32.7%的幼兒教師在上崗前未填寫心理問卷,心理問卷調查結果不能充分說明教師是否有心理問題,但足以為選拔人才提供相應參考。無證上崗,忽視心理問卷填寫,體現民辦幼兒園對教師的招聘要求低,導致許多不符合幼兒園教師標準的求職者進入幼教行業,影響民辦幼兒園教師質量整體水平。
(四)民辦幼兒園師德師風制度有待完善
從調研分析得知,民辦幼兒園師德師風建設機制不健全,改善空間大。主要表現為招聘制度方面,很多管理者面試應聘者僅憑簡短的談話,就能招到十幾個教師甚至更多,說明幼兒園招聘制度過于松懈。宣傳制度方面,有些幼兒園很少設置教師師德專題欄,對師德突出者少有宣傳、表揚或物質獎勵。教師缺乏精神激勵,影響工作的積極性,難以形成師德學習氛圍。評價制度方面,主要表現為管理者對教師進行師德評價,評價過于片面,僅憑管理者單方面對教師進行評價,有失公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必須要完善相關制度,建立長期有效的策略機制。
四、民辦幼兒園教師師德建設策略
師德是教師的靈魂,是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而師風是其表現出來的思想和工作作風[5]。重師德,講師風是民辦幼兒園辦園之魂,是教師樹人之根。在新時期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下,加強民辦幼兒園師德師風建設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培養教師自覺,提升個人修養
培養幼兒教師的自覺性是民辦幼兒園師德建設的有效方式,道德修養靠個人自覺,而不是完全依賴于各種獎懲制度、社會監督才能養成。每一位幼兒教師應從內心真正意識到職業道德的重要性,恪守職業道德,將職業道德規范制度內化為職業行為準則和個人品質。通過教師道德內化,使得教師道德規范為幼兒園教師所掌握和吸收,成為教師道德品質的有機組成部分,由自身內在道德品質外化于行,品質指導行動,引發教師對職業道德的自我認同[6]。日常工作中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習慣,加強師德學習,磨煉師德意志,加強自我約束,形成高度的職業自律,為成為一名優秀的幼兒園教師而努力。
(二)提高培訓頻率,加強師德意識
民辦幼兒園在加強教師專業培訓的同時,也應加強師德培訓。師德培訓作為教師長期學習的基本需求有助于加強師德意識,樹立牢固的師德觀。教師應把師德師風擺在首位,切實體會師德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幼兒園應經常組織教師參加師德培訓,增加培訓頻率,使教師更新師德觀念,學習職業道德理論,熟知行為規范。學習中加強師德理念,實踐中體現師德行為。加強師德意識有利于教師保持正確的價值觀,提升師德修養,促進幼兒價值觀的確立,更有利于得到幼兒及家長的認可。
(三)重視招聘標準,提高門檻準入
面試是求職者的必經流程,是企業考察求職者是否適合工作崗位、能否勝任崗位職責的手段。想要成為一名幼兒園教師,持有幼兒園教師資格證是必要條件之一。調研顯示,三分之一的民辦幼兒園教師無教師資格證,說明管理者對應聘者的要求較低。管理者應以嚴格的標準為幼兒園選拔優秀人才,基本要求應持有幼兒園教師資格證、學前教育專業優先,因為持有幼兒園教師資格證者說明教師對幼兒成長規律、職業道德標準、行為規范有一定的了解,也能更好地勝任幼兒園教師工作。提高招聘門檻,有利于選拔優秀人才,提升教師隊伍素質,也是提升師德建設的有效途徑之一。
(四)完善制度建設,提高師德水平
制度建設以外在的方式督促教師踐行職業道德,促進師德師風建設。制度包括以門檻準入、宣傳、培訓、獎懲、評價與考核相結合形成的工作機制,一是嚴格職守門檻準入制度,這是工作機制中的第一道關卡,也是最重要的制度之一。嚴格執行門檻準入制度,探索有效的招聘方法,加強對求職者的職業道德考察和評估。二是完善教育宣傳制度。設置師德宣傳欄,通過宣傳正面積極的事例,樹立榜樣,強化師德師風學習,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三是做好評價、考核及獎懲工作。為教師做好師德考核工作,進一步落實獎懲制度,做到賞罰分明,激勵所有教師加強師德師風學習。完善制度建設,為建設好師德師風提供制度保障。民辦幼兒園師德師風建設任道而重遠,作為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的職責,培育祖國的人才,更要將良好的師德師風發揚光大。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規范幼兒教師行為,提升幼兒教師師德修養,對幼兒教育具有重大意義。民辦幼兒園師德師風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需要教師堅持不懈的努力、堅定不移的信念、高度的自覺精神和幼兒園強有力的各類輔助措施共同促進師德師風建設,使師德師風提高到一個新層次。修師德、鑄師魂,共同為民辦幼兒園幼兒教育事業譜寫新篇章。
參考文獻:
[1]崔高維.禮記[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71.
[2]楊伯峻.論語譯注[M].北京:古籍出版社,1958:72.
[3]高旭.加強師德建設塑造完美人格提高育人辦園水平[C]//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遼寧卷),2010:7-9.
[4]李清雁.教師道德釋義對師德建設的啟示[J].教育學術月刊,2009(7):74-75.
[5]王有存.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1(11):35-36.
[6]張姝婷.中小學教師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研究———以南昌市為例[D].南昌:南昌大學,2016.
作者:尹小美 單位:湘中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