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教師師德提升方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科教興國,教育關系到一個國家的興衰,其地位至關重要。而教師作為教書育人的核心,師德就尤為重要,其不僅是教師本人的道德品質問題,它還會深深地影響著一個國家的教育水平、下一代人才的質量、民族素養、經濟發展等方方面面。
一、教師師德弱化的原因
首先大多數教師的道德品質還是很不錯的,在自己的本職工作上兢兢業業地傳道授業,但有一小部分教師在師德方面卻不夠好,具體表現就是只管傳授書本上的知識,卻忽略了育人的責任。教師的基本職責就是教書育人,不僅僅體現在要教授學生書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對學生進行思想上的教育,教其辨別是非,懂得為人處世的道理。然而在如今,很多教師并不把育人作為一種應盡的責任,只是重視知識的傳授,單純膚淺地把教書理解為只要把書本上的知識講好即可;與學生的交流僅僅局限在課上短暫的時間,而且缺乏有效的溝通與互動,不能全面地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與他們的實際需求,更不能對學生所產生的疑惑做出及時的指導。這樣,學生就很難得到自身的突破。這種教育方式就是典型的教書不育人。
第二種是教師把自身精力都投入到科研上面,教育已經不是其工作的重點。這樣的教師特別注重個人的學術研究,熱衷于個人業務的發展,把教學作為一種負擔,恨不得把自己封閉起來,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搞自己的學術研究,忽視了課堂教學。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在于,學校本身對于教師的師德教育不夠重視,往往更看重教師的科研成果、專業素質,并把教師的工資待遇、職務職稱評定等與之直接掛鉤。在利益、地位面前,不少教師迫不得已將自己的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科研上面,缺乏了與學生的有效溝通,疏于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品質教育。這就直接導致了教師在教學質量和教育學生的思想方面大打折扣。而且,由于科研遠比教書育人容易出成果,更加重了教師重視科研、輕視教學育人的思想。教師通過科研成果來提升自己、服務大眾固然無什么不妥,但是教書育人作為一個教師的天職必須放在其工作的首要位置。
第三,教師太注重個人利益,缺乏奉獻意識。作為精神文明的重要傳播者,作為學生靈魂的塑造者,教師不能僅僅看到自身的個人利益而忽視了自身職業的價值取向。教師的行為與價值取向將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他所教的學生,如果教師缺乏奉獻意識與自我犧牲精神,唯利是圖,價值觀扭曲,那就必將影響到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近年來新聞媒體頻頻曝光資深教授學術造假丑聞、論文抄襲等事件,其中功利化的價值取向、缺乏嚴謹的治學精神,嚴重損害了教師這個職業的神圣形象。
二、提升教師師德的措施
1.提升教師的自我約束力
教師應該嚴于律己,道德教育不是靠強制性的灌輸與學習可以奏效的,更多的是需要自我約束。要實現教師道德建設的目標,就需要教師加強自我約束,需要將外在的道德規范轉變成為教師自己內在的道德約束,變成一種個體道德標準與價值取向。教師道德的規范也是職業的客觀性需求,只有加強自身道德建設,才能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榜樣力量,起到示范作用。
2.與時俱進,以人為本
教師也是普通人,因此相關部門要切實關心教師的利益,滿足其基本的生活需求。要從根本上改變教師待遇差的現狀,真正略高于公務員,從而在物質豐富的基礎上提高精神層面的要求。要充分了解教師的實際需求,將教師道德教育與教師自身的利益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如通過提升教師的薪資待遇與社會地位來鼓勵優秀的人才投入到教育事業中去,為提高國民素養做貢獻。沒有足夠的動力是無法完成偉大的事業的。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我國對于教師的各個方面的待遇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這些都還做得遠遠不夠,教師的總體收入并不算高,這對于教師道德教育有著消極的影響。師德的建設不能只是局限于喊口號這么簡單,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想要教師道德教育有所進步必須使教師的工作與生活有經濟保障。
此外,還需要創設一個能調動教師主觀能動性的管理環境。積極營造一個良好的教育教學氛圍非常重要,整個社會必須形成尊師重教的共識,要讓教師擁有嚴謹的治學態度、正確的價值觀取向,使教師對師德的認識不斷加深,這樣,教師才能嚴于律己、兢兢業業,熱愛本職工作,具有奉獻精神,擁有高尚的節操,并不斷提升自身的道德素養。
作者:楊水紅 單位:江西省教育廳國際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