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如何弘揚師德的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大一年級重在引導學生學會適應在大學一年級,輔導員要注重引領學生勾畫大學的藍圖,使得學生贏在起點。新生教育工作是對大學生培養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新生入學教育中,輔導員應主要圍繞著科學學習方法的探討、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課余生活的安排等問題開展工作,為新生盡快適應大學提供可行性的建議:在思想上,積極向上,對有表達入黨意愿的學生,鼓勵其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確定入黨積極分子,選拔表現優秀的學生參加業余黨校培訓。在學習上,虛心請教,從各個層面了解所讀的專業,學會利用學校圖書館的資源,思考工作和職業的區別,著手規劃職業生涯。在工作上,爭當班干部、學生組織和社團或協會的干事、宿舍長等,學會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為集體貢獻自身的一份力量;在生活上,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和個人特長,有選擇性地參加各種課余活動,豐富課余生活,例如知識競賽、征文比賽、演講比賽、辯論賽、歌唱比賽、舞蹈比賽等。
大二年級重在引導學生學會進步在大學二年級,輔導員要注重引導學生拓展自身的能力,使得學生贏在執行。經過大一一年時間的鍛煉,度過了迷茫期,學生普遍有所成長,從懵懵懂懂到了逐漸學會了獨立地解決問題。與此同時,大學二年級的學生呈現新的特點:例如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處于鼎盛期,容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等。輔導員在這個階段不能松懈,要及時提醒學生免受誘惑,排除萬難,可建議學生:在思想上,堅持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帶領入黨積極分子進一步往黨組織靠攏。在學習上,在擴展自己學習范圍的同時,保證好必修課程的學習,尤其是上課出勤問題。有能力的學生,鼓勵其爭取早日通過全國英語等級考試,考取本專業資格證書。在工作上,努力成為學生干部或學生組織的骨干,以便通過任職來加強組織管理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在生活上,珍惜寒假和暑假的美好時光,投身到社會實踐中,多接觸社會,汲取寶貴的社會工作經驗。
大三年級重在引導學生學會總結在大學三年級,輔導員要注重引導學生全面提高綜合素質,使得學生贏在路上。大三學年是高職院校對人才培養的最后階段,是大學生確定人生方向并為之付出努力的關鍵時期。畢業生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選擇,這將影響著未來,只有經過充分的準備,理性地做出堅定的選擇,大學生才有可能實現人生目標,實現夢想。輔導員在這一階段要有針對性地細化工作內容,引導學生找準選擇的基點,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可建議學生:在思想上,要堅持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自覺抵制社會不良思想文化的侵蝕。在學習上,要決定是否繼續升學,是否需要繼續通過業余時間參加學歷提升的相關考試,同時認真完成頂崗實習等任務,確保順利畢業。在工作上,充分做好思想準備,接受自己從學生到“職場人士”的身份轉變,積極尋找實習單位,努力找到了一份滿意且合適自己的職業。在生活上,認清社會現實情況,若不是選擇在家鄉就業的學生,得為解決吃住問題而奔波。
理解學生的差異性行為,做好導航者角色
1.尊重學生個性發展,因材施教
尊重學生個性差異,以學生主動發展為本,讓學生充分認識個體價值,樹立自信心。為此,輔導員要學會因材施教,承認學生存在著生理和心理的差異,從個別差異出發,有針對性和選擇性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揚長避短,促進學生個性的和諧發展。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輔導員要學會賞識教育,讓這種充滿關愛的智慧在教育中得到實踐。這就要求輔導員挖掘學生的潛能,對個性張揚的學生加以引導,讓學生把自身的優勢在恰當的地方展現,使學生找到自我存在的價值,構建一個充滿向心力的集體。例如在選拔班干部時,盡管學生是缺乏經驗,若是學生本人非常樂意承擔責任,敢于嘗試,輔導員則可重用,把他們納入到班干部隊伍中去。適度的欣賞能激活學生的活躍因子,能有效地促使學生加倍努力來回報老師對他們的賞識和肯定。
2.尊重學生的個體感受,因勢利導
美國心理學家詹姆士曾經說過:“人最本質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其自我意識的產生主要是通過教師和成人對他的評價。高職院校的學生生源復雜,既有普高學生,又有職校學生,還有退伍軍人等。普高生中學生情況各異,有的學生是考試成績到達本科A線,但因報讀志愿不合理等原因而落榜;有的學生分數到達本科B線但因家庭經濟困難,無法承擔昂貴學費而自動放棄錄?。贿€有的學生是距離本科分數線幾分,抑郁不得志的心態很嚴重。普高生中不乏高中時期的佼佼者以及擁有多年學生干部工作經驗者,這部分往往帶有傲氣,自視甚高,在短時間內難以割舍和放下曾經的輝煌成績。另外,有不少學生自小就被套上了“差生”的枷鎖,上大學就為了順利拿到畢業證,缺乏對夢想追逐的動力,久而久之,就成為“默默無聞”大眾之一。面對不同心態的學生,輔導員必須從換位思考,理解學生的心結所在,再因勢利導,尊重和關愛他們,并注意自身的一言一行,理性地評價學生,讓學生時刻感受到歸屬感、價值感和成就感,讓學生在關懷中得到健康發展。
3.尊重學生的個人人格,依形度勢
教育工作者要關注學生的生命價值,給學生以尊嚴,讓學生有一個主動探索、張揚個性的時間和空間。理想的師生關系應是師生之間能成為朋友,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一方面,輔導員要與學生建立信任,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才能有效地引導學生計劃、組織、管理知識和人生。另一方面,輔導員要消除偏見,尊重學生對事物的理解和體驗,鼓勵學生大膽表達意見,發表獨特的見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此外,在輔導員工作中需要通過情感關懷的投入來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更多地包容學生,給學生犯錯和改錯的機會。學生年輕氣盛,難免會有很多缺點顯露出來,例如沒有集體榮譽感,沒有團隊合作精神,沒有樂于助人的觀念,沒有感恩的心態等。作為輔導員,必須用一顆寬容的心來與學生溝通,讓學生知錯而改,及時對自己因缺乏克制而犯錯誤進行懺悔,知恥而勇,這樣才能使師生關系更融洽。
剖析學生的群體性特征,做好指引者角色
1.關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
近年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已成為大學校園中一個不容忽視的特殊群體,如何助其成長和促其成材是輔導員工作中值得思考的問題。目前,我國高校已初步建立起由獎學金、學生貸款、勤工助學、困難補助等內容組成的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政策體系。在這新時期的形勢下,輔導員要本著對學生負責的態度,詳細了解掌握班級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總體情況和個體情況,深入實際,對癥下藥,重視對獎助學金評比的公平性和公開性,加強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心理輔導,緩解了其心理壓力,使他們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
2.關注心理素質脆弱學生
在當今社會變革、人才競爭、素質教育的社會背景下,大學生正面臨著各種嚴峻的挑戰,他們在心理上承受著越來越大的壓力,若不進行相關的心理疏導,很容易釀成悲劇。因此,安全穩定是學生管理工作的首要目標,而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則是最大的安全隱患。一般來說,每年都會發現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只是程度不一,輔導員必須認識清楚,適當地加強人際關系教育與挫折教育。為了準確掌握的學生的心理素質情況,及時化解問題,輔導員要配合學校的心理咨詢中心做好新生和畢業生的心理排查工作及心理測試工作,對已發現有心理問題學生若不能夠幫助其解決問題,要勸說介紹到心理咨詢中心,及時進行危機干預。
3.關注課外表現積極學生
法國教育家第惠多斯說:“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提升激勵喚醒和鼓舞。”大學生的首要任務是學習,這不僅是要求他們扎實地學習好本專業知識,還要學習為人處事和待人接物。因此,輔導員需要重視學生已有經驗、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長等特點,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課余活動,展現所長。尤其是為思想活躍、身懷一技之長并渴望展現自己的學生創造舞臺,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班級活動,以各種競賽活動為吸引學生參與,讓學生之間形成良性競爭,從而加強對學生的團隊精神、合作意識、人際溝通能力等方面的訓練。
總而言之,師德修養在教書育人工作中是一個永恒的話題,輔導員作為高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因此,提升輔導員應提升自身的師德修養,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和人格去影響和教育學生,在學習上指引學生,在生活上關心學生,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從而,為社會主義培養合格的新時代人才,促進高職院校健康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唐媚媚單位: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