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智能手機帶來的倫理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對所存在倫理問題的思路
1.1對智能手機軟件的看法
智能手機中的軟件基本分為聊天交流類、商務辦公類、娛樂游戲類以及新聞。從使用者的數(shù)量來看,聊天交流和娛樂游戲是占多數(shù)的。目前有很多的智能手機應用程序僅僅是盜用其他軟件的核心,換個外觀和名字就不負責任的出來,從而引起的扯皮官司也是層出不窮,山寨軟件的無序蔓延也是導致智能手機軟件市場混亂的極大原因。一些手機預裝軟件正常途徑無法刪除,而如果用戶通過取得root權限,自行刪除這些預裝軟件,手機廠商客服人員表示手機將不再享受保修服務。有些預裝軟件還會在手機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在后臺悄悄運行,消耗流量、消費話費。
1.2對智能手機安全性的看法
智能手機是電腦的延續(xù),從理論上來說,電腦能感染的非法程序在智能手機上也是完全可以運行的,由于手機的性能和目前的技術來看,它的自我防護性能還遠不及電腦,而由于手機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逐步提高,這個問題也變得日益尖銳起來。并且由于手機涉及到很多個人通訊資料和個人重要信息,手機的隱私程度也越來越高。貴陽一女子在發(fā)微博過程中,使用街邊的“簽到”功能,結果被犯罪分子準確“定位”,搶去手機;9月6日,貴陽男子李某,利用“微信”查找到身邊的好友后,冒充某廣告公司經(jīng)理,相繼騙取4名單身女性的信任,盜走高檔手機、相機等財物,后被油榨街派出所民警抓獲;10月29日,貴陽一張姓男子利用“微信”結識一女子后,謊稱自己手機沒電,要借用女子蘋果手機用一用,結果一去不返。
1.3智能手機對身體危害的看法
做為手機,由于它的無線通訊特性,所以永遠無法徹底解決輻射問題,只能盡量減少而無法徹底消除。從相關的報道中可以看到:長時間使用手機會人體產(chǎn)生諸多不利甚至病變。手機輻射對人的頭部危害較大,它會對人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造成機能性障礙,引起頭痛、頭昏、失眠、多夢和脫發(fā)等癥狀,有的人面部還會有刺激感。專家認為,電磁輻射還會影響內分泌功能,導致女性月經(jīng)失調。另外,電磁波輻射還會影響正常的細胞代謝,造成體內鉀、鈣、鈉等金屬離子紊亂。英國的實驗報告指出,老鼠被手機微波輻射5min,就會產(chǎn)生DNA病變。
2對智能手機倫理問題的對策
2.1提升個人道德素質
手機再怎么智能,它也是由人來操作的,它的服務對象是人。那么對于操作者個人的道德素質和個人修養(yǎng)是一個考驗。自身素質的提高主要體現(xiàn)在個人道德層次的上升,用通俗的話來講,就是用道德來約束自己,是自己對自己的一種理性約束,明白是非對錯。
2.2從法律上給予嚴格的規(guī)范和控制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guī)定了消費者有知情權,即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法律同時規(guī)定了侵犯消費者權益的法律責任,所以無論是侵害了消費者的選擇權還是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都應該由相應的經(jīng)營者承擔法律規(guī)定的責任。對于智能手機本身和其應用程序,在法律的規(guī)范上目前還比較不足。所以更加建議在智能手機以及其程序的設計、測試、等多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強制性的約束,例如對色情、暴力軟件的封殺,對惡意輿論的控制,對于需要注冊賬號的軟件進行實名化,這樣才能更加有效的規(guī)范和管理。
3結束語
眼睛是人類感知外界的主要器官,當它只顧盯著手機,人類感知外界生活的范圍被縮小,能力也必然受到削弱。人們不僅漠視純然的他者,而且越來越多地在各種聚會中沉迷手機,與家人、朋友構成咫尺天涯。手機正在變成人類新的全能的神,它把人從“舊世界”拉扯出來,給了人一個“新世界”,但這位神也許會忘記一項工作:與人重申人類的道德義務。道德作為一種“軟環(huán)境”,有自己的天然弱勢即不能被強制實施。但同時,它也獲得了一項超乎法律的“特權”——社會輿論,它是道德體系構建最堅實的后盾。只有全社會都行動起來,才能從根本上凈化我們的智能手機通訊環(huán)境。
作者:高宏珍單位:太原科技大學哲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