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科技型企業創新發展策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科技型企業有利于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能夠實現自主創新。我國經濟發展的一項重大戰略舉措就是加快科技型企業發展。這對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經濟良性發展有著重要作用:有利于建設創新型城市;有利于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載體;有利于促進經濟發展;有利于增加社會財富。因而,科技型企業的創新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在《企業文化與經營業績》中約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指出:企業文化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共同的價值觀,第二部分包括部門引為規范,并且實行順者昌逆者亡的手段。企業文化的建設在現代企業的管理中,其作用尤為重要,如今物質生活愈加豐富,企業就更加需要創造一種文化氛圍,以此來激勵員工共同努力,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對于機械工業第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而言,由于員工的素質普遍較高,創建和諧優秀的企業文化就顯得更為重要??萍夹推髽I創新發展的條件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第一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第二具有行業典型性和自主品牌;第三具有持續創新能力;第四具有創新發展戰略和文化。為此相關企業必須在同行業中的技術水平占上游,尤其重視知識產權工作。在行業發展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成長性,注重創新與管理自主品牌,經過競爭發展,創建企業獨特的品牌,從而打造市場的知名度。實現企業創新,必須掌握企業發展的核心技術,同時必須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此外必須積極主導和參與國家行業技術標準的制訂工作。重視相關企業的研發投入和科技人員、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吸引和使用,總體來講,專門從事研發的科技人員是職工總數的10%以上。建設創新能力較大的提升了年研發投入比例,針對相應的技術領域,健全研發機構和長期穩定的產學研合作關系能夠形成較強的發展潛力。
我國科技企業中大多規模較少,尤其以中小型的科技企業居多。由于抗市場風險能力差,產品單一。但凡市場出現新的替代產品或出現較大的價格浮動,很快就會面臨嚴重的危機,最終導致產品市場波動直接影響著這些科技型企業的生存。另一方面企業競爭力不強,具有較低的產業聚集程度,尤其缺乏大型龍頭企業。對于有不少較小規模的科技型企業,即使技術含量高,產品市場好,但規模小阻礙其進一步發展和壯大。融資困難,缺少資金導致不少小型企業不能準確把握好市場,盲目上新項目,從而導致企業跌入低谷。同時資金短缺使得較難轉產。導致企業進入“資金短缺不但無法上新項目,而且難以回籠資金”的惡性循環。比較可惜的是當中有不少技術水平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因缺少必要的資金支持,項目進展慢,從而影響了企業的發展??萍紕撔乱庾R不足也是企業創新面臨的問題,不少科技型企業停留在初級加工階段,缺乏創新意識,利潤率低,從而阻礙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壯大。不規范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也是阻礙企業創新發展因素之一,另外資源相對匱乏的中小型缺乏資源共享和交流平臺,未能全面了解新出臺的政策,也直接影響著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3科技型企業創新發展策略
科技型企業創新發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首先必須建立有利于自主創新的企業制度和現代企業產權制度,從而有利于建立產品創新、工藝創新、組織創新、營銷創新的內部體制;必須加強企業創新能力建設,這有利于提高關鍵技術的研發能力,提高企業對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和再創新的能力,進而提高企業科技成果產業化的能力;必須加強企業創新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培養創新領軍人才、研發骨干,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企業家和企業經營管理隊伍,從而形成與企業自主創新相適應的研發和管理團隊。必須充分發揮員工自主創新的積極性,采用相應的人在企業發展的各個階段建立技術要素與收益分配相掛鉤的制度;必須加大企業科技投入的力度,鼓勵企業建立健全有利于自主創新的企業財務制度和統計核算體系。
3.1建立技術創新的激勵機制
必須高度重視技術創新工作,尤其是在思想觀念上,企業的經營者必須從戰略的高度來重視技術創新工作,必須加大技術創新的投入,不斷提高技術裝備水平和技術開發能力;另外,要樹立正確的技術創新理念。一方面要倡導創新,同時要鼓勵探索,寬容失敗。如果不能寬容失敗,我們從技術創新從選題開始就很難有大的突破,只是滿足于開發一些有把握的技術,長此以往,極大地約束了技術創新工作的發展。必須結合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鼓勵員工大膽探索技術參與分配,為技術創新工作營造一個良好的外圍環境。
3.2塑造企業文化靈魂,優化企業創新環境
充分發揮黨政建設和企業文化建設的獨特優勢,不斷優化創新環境,確立科技驅動發展戰略,提供創新平臺,尊重和鼓勵員工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成果。觀念決定命運,企業的思想觀念創新是提高企業的科技創新重中之重,科技創新要以觀念創新為首要任務。在黨的相關政策指引下,作為央企我們必須優化人才環境,近幾年國家擴招后人才的學歷水平總體提高,這也為企業吸納更多優秀人才提供了便利條件。因此打造自由寬松的工作氛圍,創建公平和諧的企業機制,最大限度地開發專業技能人才的創新工作能力是企業創新體系建設的重中之重。多年來,我們立足于中機六院實際,以提高員工綜合素質和提升市場形象為目標,腳踏實地地推進企業文化建設,除了積極推進視覺識別系統和制度性文化的建設之外,還初步提煉出了中機六院的企業理念。中機六院的文化是“三和”文化,“三和”即:和睦相處、和諧工作、和氣講話。和睦相處體現在院領導、中層干部和全院員工當中。對院領導的要求是團結和睦、工作高效、善于創新、積極拼搏。對中層干部的要求是團結和睦、工作高效、快速反應、執行力強,工作中互相幫助、互相合作、互相搭臺、互相學習、互相鼓勵。對員工的要求是和睦相處、互相幫助,互相支持,不推諉,不扯皮。和諧工作體現在生產、經營、服務的全過程之中。在經營過程中,要求領導、員工、部門互相配合,快速反應,工作緊張而又有條不紊。在生產組織過程中,要求員工互相配合、互相幫助。在后期服務過程中,要求員工互相支持、互相搭臺。和氣講話不是“一團和氣”,而是真誠相待。院領導之間互相尊重,講話和氣,但也認真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在管理工作中,既有上級指導下級的嚴肅性,又有同志、同事之間的深厚感情和無私幫助。員工對客戶既有內心的真誠、言語的尊重,又有技術問題上的據理力爭。員工之間既有和氣講話、真誠對待,又有不同觀點的交流和探討。機械工業第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中機六院)創建于1951年,是國家大型綜合設計研究院,全國勘察設計行業綜合實力百強單位,隸屬中央大型企業集團——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現有12個工程院、4個子公司、2500多名員工,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設計大師2人、英國皇家特許建筑設備注冊工程師協會榮譽資深會員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8人、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110人、高級工程師386人、各類國家注冊工程師604人。建院以來,完成工程項目15000余項,主編、參編國家和行業標準、規范25項;榮獲國家科技發明二等獎1項、中國土木工程創新最高獎詹天佑獎1項、魯班獎7項、國家科技進步及優秀工程設計金、銀、銅獎25項、省部級獎300余項。中機六院的業務已經涵蓋機械工業16大行業,包括機床工具、煤礦機械、紡織機械、石油石化機械、軌道交通裝備、重礦機械、建材機械、工程機械、農業機械、汽車、通用基礎件、能源裝備、電工電器、汽車零部件、煙草及其他機械等,擁有一批專利技術和專有技術,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綜合技術服務優勢。放眼望去,隨著生產經營形勢的變化,重點加強業務板塊領軍人才、國際化復合型人才、工程項目管理人才和產品產業化創新人才的培養已經成為重要任務。通過企業文化建設、進一步提升企業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員工整體素質,進一步塑造企業良好形象,進一步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優勢。實現企業文化與企業管理一體化、企業發展與員工發展相和諧,企業文化優勢與企業競爭優勢相促進,為實現國機集團中長期發展目標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證。
3.3利用核心技術,加強科技型企業國際化
加強科技型企業國際化發展,引進海歸人才,憑借各類國際科技合作機構和科研基地的信息與中介服務功能,要積極開拓外資項目和國際設計咨詢業務,加強與國內外有實力的工程公司聯營合作,根據企業發展趨勢從優選擇幾家著名的國際咨詢公司并與其建立固定的合作伙伴關系,制訂并完善實施涉外工程項目的規定和制度,最終向國際工程公司轉型打下基礎。結合我院在機械行業、建筑行業、輕紡行業、軍工行業擁有甲級設計資質,憑借擁有環境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大氣污染防治工程、固體廢棄物處理處置工程)、建筑智能化設計與施工兩個專項甲級資質以及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等多個設計資質。力爭更多的項科研成果達到國內或國際先進水平,增強涉外項目的技術業務能力和商務活動的能力,有計劃地掌握涉外項目的設計方法,在科技能力上與國際標準接軌。
作者:張承單位:機械工業第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