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隨著我國老齡化的加劇,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大幅度上升,危害老年人身體健康的同時降低了老年患者整體生命質量,引起臨床學者關注。臨床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方案較多,其中多采取藥物與胰島素聯合控制患者血糖,穩定患者病情。甘精胰島素聯合二甲雙胍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具有較好效果,且臨床應用較廣泛。
關鍵詞:老年2型糖尿??;甘精胰島素;二甲雙胍
2型糖尿病又稱成人原發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生產能力并未全部喪失,部分甚至生產量過多,但是胰島素效果較差,因而患者體內胰島素出現一種相對缺乏狀態,需要通過口服藥物刺激胰島素分泌,從而達到降低患者高血糖的目的[1-2]。而糖尿病是引發老年患者冠心病、卒中的主要危險因素,也是我國常見慢性疾病,老年糖尿病主要以2型為主[3]。目前臨床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多采取降糖藥物和胰島素聯合,療效較佳,但降糖藥物及胰島素種類較多,治療方案的選擇也較多,如何選擇有效方案治療成為目前臨床諸多學者研究的問題。目前臨床應用治療較廣的方法為二甲雙胍聯合甘精胰島素治療,控制血糖效果良好,因而深受廣大醫患好評。
12型糖尿病發病原因2型糖尿病患者發病因素較多,研究顯示主要包括: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年齡因素、種族因素、生活方式等。與1型糖尿病相同,2型糖尿病也有明顯家族史,其某些致病基因已明確,但仍處于研究階段,而發病種族因素影響也較大,與白種人和亞洲人相比,土著美洲人與非洲、西班牙人群2型糖尿病發病率更高。有研究表明[4],高熱量飲食和肥胖、體力活動不足及年齡增長等為患者發病的主要環境因素,同時,血脂異常及高血壓等疾病因素也會增加患2型糖尿病風險。關于2型糖尿病發病年齡問題,多數患者30歲后發病,半數診斷患者發病年齡55歲以上。而生活方式是2型糖尿病患者發病較為主要的一個外在因素,患者若攝入高熱量和結構不合理食物易導致肥胖,隨之胰島素抵抗加重,導致胰島素分泌缺陷發病。糖尿病發病諸多因素中,遺傳因素不可控,但環境及生活方式干預可控,可通過有效控制從而預防糖尿病發生。
2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臨床表現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癥狀并不典型,相比其他年齡患者更缺乏“三多一少”癥狀,患者多再體檢或出現糖尿病并發癥時發覺,其與老年患者年齡較大相關,患者口渴中樞感知降低,認知及反應能力等減退[5]。患者早期癥狀并不明顯,僅有輕度口渴、乏力等癥狀。有研究顯示,該類患者多數是在餐后血糖升高,而空腹血糖并無多大變化,因而容易造成漏診[6]。
32型糖尿病診斷2型糖尿病診斷不僅檢查空腹血糖,還要觀察患者餐后2h血糖,尤其是要做胰島功能檢查。正常人空腹血糖3.9~6.1mmol/L,餐后2h血糖7.8mmol/L以下?;颊呖崭寡恰?.0mmol/L,餐后2h血糖≥11.1mmol/L可診斷為糖尿病[7]。1997年美國糖尿病協會提出糖尿病的診斷與分類標準,而2010年出現美國糖尿病協會糖尿病新的診斷標準,早期診斷糖尿病并加以控制十分重要,利于穩定患者病情,有益患者身體健康。
42型糖尿病主要治療目前臨床治療糖尿病多采取口服降糖藥治療和胰島素類藥物,降糖藥物種類較多,雙胍類,如二甲雙胍,可減少肝臟輸出葡萄糖能力,幫助脂肪細胞、肌肉細胞和肝臟從血液中吸收葡萄糖,從而降低血糖;磺脲類,如給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齊特、格列喹酮等,可刺激胰島素放出更多胰島素[8];苯甲酸衍生物類,如那格列奈、瑞格列奈等,與磺脲類藥物類似,可刺激胰腺產生更多胰島素,從而達到降血糖目的;噻唑烷二酮類,如羅格列酮、吡格列酮,可增強胰島素敏感性,從而促進胰島素吸收[9]。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如伏格列波糖、阿卡波糖等,可抑制患者消化道吸收糖類,主要用于降低患者餐后血糖水平。若降糖藥物不能很好控制血糖,這時可聯合胰島素使用,在醫師指導下選擇合適胰島素,并學會自我皮下注射。為了更好控制患者血糖,有時將多種胰島素混合注射治療,注射頻率為每日1~4次。不同胰島素起效時間與作用時間均不同,因而需根據患者自身疾病及身體狀況選擇合適的胰島素類型及注射時間。而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通過控制飲食及加強身體鍛煉、減輕體重等方式可取消藥物治療,其體重標準時,自身分泌胰島素加上飲食控制可很好調控血糖值恢復正常水平。
5甘精胰島素聯合二甲雙胍治療效果目前胰島素聯合降糖藥物穩定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方案較多,但降糖藥與胰島素的選擇也較多,臨床并無統一標準,而甘精胰島素聯合二甲雙胍治療臨床應用較多,療效佳,諸多學者對其進一步研究。胡慶芬等[10]選取90例初發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進行甘精胰島素聯合二甲雙胍治療效果研究,對照組45例患者采用中效胰島素治療,聯合組采用甘精胰島素聯合二甲雙胍治療,結果顯示,聯合組血脂情況及生命質量均優于對照組,且患者低血糖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研究證實二甲雙胍聯合甘精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血糖控制較好,低血糖發生率低,安全性高。謝飛[11]研究發現,地特胰島素與甘精胰島素分別聯合二甲雙胍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均具有良好效果,療效優于單獨二甲雙胍用藥治療。陳亮等[12]選取9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組試驗,各組45例,A組患者實行二甲雙胍聯合甘精胰島素治療,B組實施二甲雙胍聯合瑞格列奈治療,并選擇40例健康人作為對照組,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A與B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丙二醛、8-異前列腺素均高于對照組,而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水平低于對照組;A與B組患者治療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丙二醛、8-異前列腺素較治療前降低,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升高;A組8-異前列腺素、丙二醛下降幅度大,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較B組升高幅度大;其研究顯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體內存在較高氧化應激狀態,兩種治療方案均可較好改善患者氧化應激水平,但甘精胰島素聯合二甲雙胍治療效果優于瑞格列奈聯合二甲雙胍。王凌靈等[13]和姚建宇[14]研究發現,基礎胰島素甘精胰島素與二甲雙胍聯合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改善患者血脂及血糖,安全性高。
李林[15]將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為對照組(35例)及觀察組(35例)進行甘精胰島素與二甲雙胍片治療2型糖尿病效果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均優于對照組,且低血糖發生事件少于對照組,提示本治療方案切實可行,較為理想。田媚和何陽杰[16]選擇其院內86例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自身前后對照研究,所有患者采取二甲雙胍與甘精胰島素聯合治療,連續治療3個月,并觀察其治療前后患者血壓、血糖、血脂、肝腎功能、體重指數、糖化血紅蛋白、胰島素、胰島素抵抗指數、B細胞功能指數變化及低血糖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等。其研究數據顯示,治療后3個月患者血糖及胰島素抵抗指數、糖化血紅蛋白、血脂、B細胞功能指數均明顯改善(P<0.05);而患者血壓及肝腎功能、體重指數無變化(P>0.05),患者低血糖及消化道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經處理后緩解。研究結果說明,血糖控制較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二甲雙胍與甘精胰島素聯合治療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改善患者B細胞功能,安全性高,降糖效果好。黎克江等[17]選取4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組試驗,A組采用二甲雙胍聯合甘精胰島素治療,B組采用單純門冬胰島素治療,經不同治療后各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均較治療前改善,而A組均優于B組(P<0.05),提示甘精胰島素聯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的療效顯著優于單純胰島素治療。張穎等[18]選取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甘精胰島素聯合二甲雙胍治療效果的研究,結果顯示,兩藥聯合治療2型糖尿病療效顯著。
6小結
2型糖尿病全世界發病率均較高,治療的同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預防十分重要,而治療方法選擇較多,甘精胰島素聯合二甲雙胍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療效佳,患者血糖控制較好,且低血糖發生事件少,不良反應少,患者滿意度高,值得臨床高度推廣應用。但血糖控制藥物的選擇還應依據患者實際病情進行選擇,方可較好地實施并達到一定效果,維持患者血糖,保證患者健康。
參考文獻:
[1]劉友菊.60~70歲老年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因及早期預防措施[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13):2497-2498.
[2]劉亞軍,侯健紅.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的變化及其與冠心病的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4):6078-6080.
[3]LepeddaAJ,NiedduG,RocchiccioliS,etal.Developmentofamethodforurinebikunin/urinarytrypsininhibitor(UTI)quantitationandstructuralcharacterization:Applicationtotype1andtype2diabetes[J].Electrophoresis,2013,34(22/23):3227-3233.
[4]石亞靜,李云翠,張歡,等.2型糖尿病肝損傷的藥物治療進展[J].河北聯合大學學報(醫學版),2016,5(1):80-82.
[5]陳銳.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療進展[J].上海醫藥,2013,34(18):3-5.
[6]MaratebHR,MansourianM,FaghihimaniE,etal.Ahybridintelligentsystemfordiagnosingmicroalbuminuriaintype2diabetespatientswithouthavingtomeasureurinaryalbumin[J].ComputBiolMed,2014,45:34-42.
[7]李英,朱紅霞,王敏哲,等.沙格列汀聯合門冬胰島素30注射液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的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4,7(7):568-570.
[8]楊詠梅,陶麗珍.地特胰島素聯合阿卡波糖治療初診老年2型糖尿病效果觀察[J].山東醫藥,2016,56(22):72-73.
[9]鐘雯,李又空,曾姣娥,等.沙格列汀聯合阿卡波糖治療初診老年2型糖尿病的療效[J].實用醫學雜志,2015,31(4):649-651.
[10]胡慶芬,鄧寧,邱宇陽,等.初發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甘精胰島素聯合二甲雙胍治療效果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河北醫藥,2016,38(6):854-856.
[11]謝飛.地特胰島素與甘精胰島素分別聯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的療效觀察[J].河北醫藥,2013,7(21):3236-3237.
[12]陳亮,姚志靈,劉文浩,等.甘精胰島素聯合二甲雙胍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應激的影響[J].重慶醫學,2016,45(11):1502-1504,1507.
作者:李建軍 單位:天津市南開區王頂堤醫院社區衛生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