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自媒體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自媒體的多元性及互動性有利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載體的擴大和擴寬,同時自媒體的靈活性也可以改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工作方式方法。自媒體的信息來源是開放的,這使得它有非常豐富的信息資源,每個大學生個體同時是信息的者、接受者以及傳播者,通過網絡,他們可以及時獲取各種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關的信息。在傳統媒體時代,大學生要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是通過課堂、講座等方式來進行,在自媒體的時代,大學生可以突破時間和地點的局限性,隨時隨地通過手機等方式接受所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同時內容更加豐富多樣,也有利于擴展大學生的視野和思路,豐富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同時大學生還可以與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通過自媒體隨時進行交流,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可以得到進一步的反饋和更新,這種雙向的交流方式可以提高大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參與度,進一步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育效果。
自媒體的平等性和虛擬性可以使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得到提高。自媒體技術在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之間建立起了溝通的平臺,改變了大學生的生活和交際方式。在自媒體環境下,大學生可以盡可能自由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言論,通過自媒體,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隨時了解到大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盡可能地正確把握他們的思想動態,了解他們存在的現實心理問題和心理困惑,也可以圍繞一些共性的問題與學生共同展開討論和探討,從而增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同時,在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教師與學生不能完全平等,交流的方式和效果得不到保證,而在自媒體的環境下,師生之間有了一定的平等性和隱蔽性,交流的雙方都能更加突破身份的限制,同時縮短雙方的心理距離,增強雙方的信任強度,使雙方零距離交流思想,從而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解決大學生實際生活中存在的各種心理問題,及時排除大學生常見的心理隱患問題,解決他們在學習、人際交往、宿舍關系、戀愛與友誼等實際心理問題,使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得到提高。
自媒體在給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挑戰。自媒體傳播比較自由,傳播的方式比較個性化,有時候信息的隱蔽性也很強,有可能使得一些不良信息擾亂整個信息的傳播環境,這使得自媒體的開放多元性會影響大學生的價值觀,他們思想單純,好奇心強,有可能會被一些不良信息所蒙蔽,這將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帶來一定的干擾。同時,自媒體時代,大學生交往的虛擬性不斷增強,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大學生在現實中的人際交往經驗減少,但是,虛擬的人際交往不能代替現實的人際交往,長期以來,自媒體會對大學生的現實交際能力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所以,要做好自媒體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結合,可以從以下兩方面進行。
首先,做好自媒體與其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載體的有機結合。自媒體作為一種新型的傳播媒介,要進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創新應用中,還需要做好它與其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機結合,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自媒體的作用。自媒體與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載體如廣播、電視、報紙、宣傳資料等相結合,有利于提高信息的傳播力度,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載體與自媒體相結合可以充分發揮自媒體互動性較強的特點,引起學生的討論與更深層次的思考,對于學生的教育和觀念改變都有更為深刻的影響作用,同時如果有意識地開展一些宣傳活動,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內容融入進去,使他們從活動中受到相關的心理健康知識的教育和熏陶,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同時,自媒體的多樣性、便捷性,可以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時加以利用,可以在交流的過程中體現互動的特點,使更多的同學了解自媒體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結合的優勢,對于提高整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十分顯著的作用。
其次,高校還要健全自媒體運行的保障機制,優化自媒體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結合時的環境。具體來說,就是高校應該出臺一些具體的政策來健全校內公眾平臺及學生建立的自媒體平臺的管理水平,在保證自媒體傳播時效性和互動性的同時,對自媒體傳播的信息進行嚴格的審核,結合一定的身份驗證來提高自媒體用戶的真實性,同時可以采取一些必要的技術手段,對一些不良信息進行處理,使得自媒體信息自動過濾及篩選掉一些不良信息,從而從源頭上使得不良信息難以傳播和難以擴散,使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與自媒體有效結合的健康發展。綜上,自媒體對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影響作用,給其帶來了新的機遇,也帶來了新的挑戰,作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從業者,要學會揚長避短,充分利用新媒體的特點,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出特色和效果,從而最終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
作者:趙楠單位:西安郵電大學學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