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藥物分析信息化教學設計反思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藥物分析信息化教學設計反思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藥物分析信息化教學設計反思

摘要:信息化教學的應用,是高職教學改革的手段之一,合理的教學設計,恰當運用信息技術、方法、資源等組織教學,可以優化教學過程,調動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實現教學相長,提高教學效果。以高職藥學專業藥物分析課程中的實訓項目“維生素B1片的含量測定”為例,從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教學過程和教學反思幾個方面進行教學設計,以期為其他課程開展信息化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藥物分析;教學設計

在“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及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普及促進了教育教學理念的轉變,為教育教學改革注入了活力[1-2]。尤其是近年來教育部舉辦的全國職業院校各種信息化教學大賽和教學能力比賽,更促進了國內各高校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實現了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同時,在教學中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恰當運用技術、方法、資源等組織教學,優化教學過程,利用課前、課中和課后多維度學習,拓展了學習時間和空間,實現了差異化和個性化學習,充分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并實現了生生間和師生間的良好互動,從而提高高職教學水平,對培養高素質人才具有很強的推動作用[3]。藥物分析課程是藥學專業的核心課程,它是一門研究藥品全面質量控制的方法學科,主要對藥物及制劑的組成、鑒別、檢查和含量測定等內容進行檢驗,實踐性和應用性很強。依據教學內容、學情和教學目標分析,對內容進行信息化設計,收到了不錯的效果。本文以藥學專業藥物分析課程中的實訓項目“維生素B1片的含量測定”為例,進行信息化教學設計,為其他課程開展信息化教學提供參考。

1教學分析

1.1內容分析

依據現行藥品質量標準、專業教學標準,緊密結合質檢工作崗位,將藥物分析實訓教學分為3個模塊:基礎技能模塊、單項藥物分析模塊和綜合檢驗模塊,共11個實訓項目。本次教學內容為“維生素B1片的含量測定”,選自單項藥物分析模塊的項目六。

1.2學情分析

授課對象是2017級高職三年制藥學專業學生。學習特點:他們對藥學專業有強烈的求知欲,但相對于理論知識學習,他們更喜歡實踐技能訓練,且缺乏規范的操作意識。不足之處:欠缺抽象思維,對于抽象知識難以理解和內化,對藥物結構的學習有畏難情緒。知識儲備:學習了藥物分析基本知識,對藥品檢驗有初步認識,能夠熟練查閱藥典,學習過分析化學、儀器分析、藥物化學等專業基礎課,對相關操作和儀器的使用有一定基礎。

1.3目標分析

依據藥物分析課程標準和藥學專業學生職業崗位需求分析,確定本次課的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掌握吸光系數法測定藥物含量的方法;(2)熟悉吸光系數法測定藥物含量的方法原理;(3)熟悉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操作。能力目標:(1)能依據藥品標準測定維生素B1片的含量;(2)會正確使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3)能夠規范書寫檢驗原始記錄及檢驗報告書。素質目標:(1)強化學生規范操作的職業意識;(2)樹立藥品質量第一的觀念和團隊協作意識;(3)養成實事求是、科學嚴謹的工作作風。

1.4教學重、難點

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認知能力,確定本次課的教學重點知識為維生素B1片含量測定方法,重點技能為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正確使用。根據課前自學手冊的測試結果和學生提出的問題分析,確定本次課的難點為測定藥物含量的方法原理。整個過程強化學生規范操作的職業意識,樹立實事求是、科學嚴謹的工作作風和藥品質量第一的觀念。

2教學策略

教學方法:根據上述分析,本次課采用的教學方法主要為任務驅動教學法,設置4個遞進式的教學任務,實現“做中教”,體現教師的主導地位。學生主要采用小組分工協作法學習,實現“做中學”,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手段:采用全國高職高專院校藥學類專業規劃教材,并參考中國藥品檢驗標準操作規范,學生可通過院系自建資源庫、在線藥品標準查閱蒲標網、中國大學慕課以及超星學習通等多種資源自主學習,提高自學能力。

3教學過程

將本次課分為課前、課中和課后任務。教師和學生通過圖片展示、微課視頻、教學資源庫、在線開放課程、超星學習通平臺分別完成各自的任務(見表1),共同完成本次課的學習。

3.1課前

學生登錄學習通平臺,下載自學手冊,明確學習目標、重點難點;觀看微課視頻的標準操作,減少實驗誤差,提高結果準確性。通過手機相關網站查閱維生素B1片的質量標準,學習后,完成自測題,提出問題并討論。教師了解學生自學情況,進行總結,以便后期更好地在課堂上進行針對性講解。

3.2課中

課中任務分為明確任務、任務分析、任務實施和任務評價4個部分,共4學時。(1)明確任務。首先通過藥品監管檢查案例引入情景,進一步引導學生查閱藥典中維生素B1片的質量標準,引出本次課教學內容“維生素B1片的含量測定”。采用問題引領式教學法,用4個環環相扣的問題引出本次課的4個教學任務。(2)任務分析。發揮教師主導作用,提出第一個問題,讓學生通過查閱標準,自主完成第一個任務,明確藥典規定的含量合格范圍和測定方法。在明確了含量測定方法后,教師提出第二個問題,為什么可以采用這種方法?引出第二個任務,這是本次課的教學難點。教師首先用圖片展示維生素B1的化學結構,由于結構比較抽象,學生很難想象,采用棍球模型展示,使學生直觀看到嘧啶環和噻唑環,具有紫外吸收特性,并設置搶答環節,讓學生分析結構特點和性質。教師根據回答情況,逐步展開講解,由結構決定性質,可采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測定含量,定量依據就是朗伯比爾定律。邏輯清晰,抽象問題形象化,突破了難點。接下來提出第三個問題,這是本次課的重點。學生分組討論含量測定的過程,并繪出流程圖,拍成照片上傳學習平臺,大家共同探討,教師點評并展示正確的流程,編成口訣幫助學生記憶,“一稱二取三配制四測定五計算六判斷”。具體操作環節采用小組分工協作的方式。子任務可通過圖片直觀展示,明確流程,學生自主觀看微課視頻,教師講解示范,重點強調易出錯操作,根據學生需要隨時指導糾錯,實現“做中學”和“做中教”,突出教學重點。檢驗結束后,根據測定結果計算出含量,和規定含量范圍進行比較,得出自己的結論,填寫檢驗報告單,并將檢驗報告單和原始記錄一并上傳學習平臺,大家根據所得結果,引出問題,分析討論為什么同一批藥不同的人測定得出不一樣的結論?(3)任務實施。第一步:學生查閱藥典,小組討論,自主設計測定過程,教師總結正確測定流程。第二步:學生團結協作,根據口訣配制樣品溶液,規范操作,減少誤差,在此過程中培養良好的規范操作意識和實事求是、科學嚴謹的工作作風。第三步: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測定吸光度,對儀器的正確操作是本次課需要重點掌握的技能,教師進行演示,強調操作要點,學生牢記注意事項,動手練習直至掌握。第四步:學生根據測定結果,計算含量,和規定值比較得出自己的結論,并填寫檢驗報告單,上傳學習平臺。提出問題,連線導師解答疑惑,實現與真實工作崗位的銜接。(4)任務評價。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根據實訓考核體系評分標準采用過程性評價,有效記錄學生的出勤、課前準備、分工協作、實驗操作、結果計算等情況。最后綜合課前自測、過程性評價、終結性評價和課后實訓報告及拓展任務成績,綜合評價,完成課程考核。

3.3課后

學生完成實訓報告達到對所學知識鞏固和內化的效果,同時登錄學習通平臺完成課后拓展任務,查閱并思考維生素B1的原料藥和其他劑型的含量測定方法有什么不同,并分析為什么?促進學生自學能力的提升。

4教學反思

采用教學做一體化教學,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優化教學過程,利用課前、課中和課后多維度學習,拓展學習時間和空間,實現差異化和個性化學習,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并實現了生生間和師生間的良好互動,讓學生掌握崗位核心技能,提高學習效果。通過案例導入,讓學生強化藥品質量第一的觀念;通過小組協作實訓,提高了團隊協作意識;通過結果分析,強化了規范操作的重要性,初步具備開展藥物分析工作的能力,為今后就業打下堅實基礎。教學過程考核評價多元化、全程化,有效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緊密結合崗位實際,邀請行業專家進行遠程指導,實現了和真實崗位銜接。

5結語

信息化教學已成為現代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此背景下,教師要緊跟信息化時展步伐,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提高自身信息化技能和素養,優化教學設計,創新教學方法,讓課堂更出彩,讓學生更愿意學,進一步提高教學水平和效果。

參考文獻:

[1]徐小輝,向紅梅,郭心毅.“互聯網+”視角下的高校在線課程可持續發展思考[J].科教文匯,2018(8):34-35.

[2]趙濤.MOOC的審視與質疑:從MOOC到SPOC的比較研究[J].電腦迷,2018(10):240-241.

[3]邢楠.職業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調研分析與結構模型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5.

作者:趙變 單位: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宁市| 神池县| 乃东县| 通江县| 新建县| 大石桥市| 彝良县| 清徐县| 峡江县| 兴文县| 和政县| 林西县| 庐江县| 米易县| 甘谷县| 榆中县| 柯坪县| 抚宁县| 乌拉特中旗| 浦城县| 贵溪市| 日照市| 长岛县| 保定市| 正蓝旗| 长海县| 潼关县| 弥勒县| 普定县| 罗定市| 临清市| 辽阳市| 息烽县| 南充市| 兰西县| 大庆市| 游戏| 油尖旺区| 汶川县| 丹东市| 连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