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村語文分層教學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素質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提高每個學生的素質,針對農村中學的學生現狀,我們在語文閱讀教學方面嘗試了分層教學,以期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每個學生的潛能都得到開發。【關鍵詞】:素質教育、分層教學、農村中學、閱讀隨著九年義務教育制度的推行,農村中學的學生層次也逐漸分化出來。以2006年蘆嶺中學七年級學生入校時語文成績為例,入校生近500人,80分以上者不足14人,70分者以上不到30%,60分以上者50%多一點(包括70~90分之間的),也就是說近一半的學生入學時成績不及格。而對這些學校家庭背景各異、能力各異、成績各異的學生,我們怎樣做才是合適的?以往是把成績優良的編在試驗班,成績差的在普通班。實踐已經證明,不利于所有孩子的發展,也不利于管理。成績優良的學生得到了優勢的教育資源,而成績一般的,差一些的則被忽視了、拋棄了,這也違背了教育公平原則。據國外研究資料證明,混合班的學生比差班的學生成績進步大.我們學校這兩年總結經驗,不再分好差班,而劃平行班,每個班都有成績不等的學生,這就是我們實行分層教學的學生基礎。我們的做法:1.目標分層在學生已出現分層的情況下,我們根據教材和大綱的要求,根據學生不同的基礎、能力,制定多層次的教學目標。各層次的教學目標是各層次學生通過努力能達到的,這才能調動各層次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在教學的主體作用。為此,我們將目標具體化為三個層次的任務:任務一是基礎知識的識記,基本能力的培養,所有的學生都要達成;任務二是學會閱讀,能理解文本的關鍵字句,體會文本中作者的情感,這是中等程度的學生可以完成的;任務三是發展思維,拓寬閱讀視野,提高寫作能力,這是優生可以完成的。2.教學內容分層教學目標確定了,課堂的教學內容也應作相應的調整和組合,注意內容的難易度,以適應各層次學生的水平。在閱讀教學中,除了共同探究教本中的課文,我們還適時引入貼近學生生活,文字淺易的課外讀本,或學生的優秀作文。不同層次文本的共讀,各層次學生各得其所,各有所得。比如教學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由于文字艱深,理解力差的同學很難有什么大的收獲。我們在參讀中引入了毛志成的《原人》,還有學生寫小學生活的優秀作文。課堂教學內容豐富了,優秀的學生經讀文本有了新知,一般同學也可借讀淺近的內容。加深對教本的理解,程度落后的同學也可在淺近文本的閱讀中有著不少的收獲。
3.問題解決分層我們的教學就是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因此在課堂上,問題解決先要想到“學困生”,努力尋找他們的閃光點,表揚鼓勵,樹立他們解決問題的自信心。再提問中等生,利用回答不足之處,將問題展開,深入下去。重難點突破時,要發揮優生的優勢,以帶動全體學生的深入理解。比如學習《走一步,再走一步》時,字詞音義形和作者相關信息,比較容易,這讓“學困生”去完成,他們會積極參與。杰利父親行為的理解,讓中等程度同學談,他們會有所發現。然后再請優生談作者的觀點(最后一段話的理解),他們會有不同的看法。這種在“可能性”的預見下的問題分層設想,也可以靈活變通。就是這一課的主題,有的“學困生”也發表了非一般的見解。4.訓練分層課堂作業是實現知識遷移,能力形成的重要途徑。我們設計多層次的練習供不同層次學生選擇,所選定內容由易到難形成階梯。易題,學困生必做!中優生可選做。較易題,中等生必做,“學困生”和優生可選做。難題,“學困生”可不做,中等生可試做,優生必做。比如學習朱自清《春》一課,我們共設想7大題:1、2兩題注音辨音、辨形解詞,是“學困生”必做的:3、4兩題為仿句和選擇文句意境美,是中等生必做。5、6、7三題為背誦文段,按標題(春色、春聲……)重整文本,按虛實、空間變化改寫文本,其中5為全體均做,6、7為優生任選其一。“學困生”可只做分條整理。5.輔導分層我們在課堂上應該是盡量以發展“學困生”和中等生的學習能力為主,那些優等生剩余的學力怎樣充分利用,讓他們也同樣盡其所能的發展呢?我們根據多年的經驗,每周五設一節語言趣課,20分鐘,專門輔導閱讀和寫作,又專門開辦班級文學周刊。同時積極鼓勵他們參與作文競賽、語文基礎知識競猜、校報的編寫。實踐證明,這確為他們找到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