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職院素質教育論文2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第一篇:高職網絡專業教育方式探究
1、高職網絡技術專業現狀
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很多高等院校都有開設,屬于計算機專業的一個分支。專業的細化是為了對應社會的崗位要求,對應具體的工作崗位,在教學中能夠做到有的放矢,幫助學生熟悉工作流程、工作需要做哪些工作,需要掌握哪些技能等等。這是高職教育的特點。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培養出的學生具備較強的崗位競爭力。而且在早期的計算機專業模型下,各門課程都已經較為成熟,有固定的教學資料和教學方式。這些毫無疑問都是高職網絡技術專業的優勢。但是我們也應該理智的發現,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也存在著弊端。亟需解決。首先、教學模式沿用高校或者中專中職的教學模式(部分高職院校前身)不能充分體現出高職網絡技術專業的特色。高校的教學模式以打好理論基礎為研究型人才做準備。四年的學制,教學的時間充足。如果高職盲目使用這種模式,就會出現課程量不足,應用和實踐能力低等問題。同樣的中職的教育模式也不適用于高職教育。其次,很多高職把注重實踐能力、崗位工作技能只是作為口號,或者作為文字寫入文件之中。并沒有真正的體現在3年的時間教學培養方式上。最后,高職在我國雖然倍受重視,但是畢竟發展時間較短,經驗不足,大多數情況下是借鑒德國等先發展職業教育并取得較好成效的國家的經驗。發展時間短也造成高職院校硬件建設不夠充足,不能充分滿足學生的技能訓練需求。
2、分階遞進教育模式探析
分階遞進的教育模式深入淺出的說,是講學生六個學期的學習,分成不同的四個階段。前三個學期為第一階段、第四學期為二階段、第五學期為第三階段,當然最后一學期為第四階段。可能有人會質疑,簡單的劃分就是教育模式的改進?當然不會如此簡單。這種階梯方式的劃分是有目的,有計劃進行的。首先要打牢學生的崗位技能基礎,讓學生學習到專業的基礎知識。這就需要學生在學校按部就班的進行學習生活。也就是我們定義的校內學習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習也不是照本宣科,學習死板的知識。前三學期學生學習的內容,都是教師經過企業調研,對教學內容細化,分解為不同的崗位技能,才傳授給學生的。具有科學性和前導、后續的承接性。第二階段,重點讓學生在校內實訓基地進行學習,除了本校教師指導教學外,還專門聘請企業的一線工作人員進行實際的講解。在網絡技術專業中,聘請了軟件工程師、軟件公司的網絡系統架構人員和程序編寫人員、網絡優化工程師等,以實際工作經驗具體的指導學生,讓學生貼近崗位的工作情境。第三階段,學生大批量的走入企業,進行學習,實習和培訓。從實際的工作崗位,了解自己未來工作的流程,加深印象和突出技能掌握的重點。第四階段,真正的走入企業實習工作,稱之為定崗實習階段。
3、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階梯遞進模式實踐做法
通過分階梯遞進教育模式的實踐應用,做出了一些教育嘗試和教育方式的改革,初步獲得成效。
3.1在第一階段:雖然是校內學習。但是教師走訪IT企業,與IT企業探討,共同設置了教學課程。從人才培養模式中就進行了改革。課程的設置包含了IT企業必需的專業課程,以夠用為主線,以再學習能力為培養基調。讓學生先能工作,還具備潛力挖掘和知識再儲備再學習的能力。比如網絡數據庫、網絡安全、計算機網絡、局域網、等內容進行綜合與簡化,及時的傳授給學生。此外,加大實驗課比例,提升實驗、理論課程比。在初期就體現實踐的重要性。
3.2在第二階段,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聘請的IT企業人才,都是工作于第一線的企業骨干,網絡技術嫻熟,知識充沛。同時在聘用時也注意和實力強,具備一定規模的IT企業合作。
3.3企業培訓階段: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和企業合作,為學生提供培訓的機會。校方積極和企業溝通,已經和多個企業進行了培訓合作。今后還希望進行訂單式的培養,一方面彌補企業人才空缺,一方面直接解決了學生的就業問題,一舉多得。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3.4定頂崗實習:學生真正走入企業,生活工作。但絕不是推給了企業,與學校無關。這時候學校更應該加深輔導員與學生的聯系,系內始終與學生保持信息通暢。時刻關注學生在生活中和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幫助學生解決身邊的難題。把學生培養為合格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作者:許洪軍孫冠男單位: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學院
第二篇:高職院素質研究
1、高職院校素質教育內涵
教育部頒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職業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指出,高職院校要全面開展素質教育,在德育教育的基礎上,結合職業素質教育,形成一個完整的素質教育體系。素質教育,實際上就是一種與應試教育相對立的一種教育模式,其目標是實現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質的提高,他著重強調的是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個性發展能力培養,以及身心健康。將素質教育放在高職院校的大環境中,其核心目標就是要實現德育教育,培養學生受教育者實踐能力,將學生的知識與能力相結合,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具體來講,主要包含以下四點點,即思想道德素質教育,文化素質教育,身體素質教育以及心理素質教育。
2、高職院校素質教育發展現狀
在《關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與《關于進一步加強職業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等文件中都已經明確的提出,關于全面開展素質教育的要求。但是,現在眾多的高職院校,實際上并未將素質教育看成是學生教育的重點來抓,與素質教育的目標相差甚遠,主要出現的問題,筆者總結為以下幾點:①職業素質教育比職業技能教育滯后。在當今的高職院校教育中,大多數的高職院校存在的普遍問題就是未能將素質教育與技能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進行考量,如重技能掌握,輕素質培養,重客觀知識,輕內在品質等。在這些院校中,普遍認為高職院校教育的主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能力,而不必將過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學生素質教育上。②綜合素質教育的職業針對性不足。各個職業群對從業者的職業素質的要求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如果只是從專業技能素質上進行高職教育,那么就不能滿足社會需求的職業崗位要求。③缺少對就業和創業素質的培養。學生的就業和創業素質是與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直接相關的,而其目標主要是培養高級應用型和工藝型人才。全面而完善的高職教育,就是培養具有綜合素質的技能型人才,并能夠很好的滿足社會市場需求,由于當今我國素質教育上存在的缺陷,即使從專業上來看可以與社會市場需求相符合,但是仍然存在素質教育短板問題,忽略了社會及企業對人才的全方面需求,最終導致人才的供需不平衡,所以,在我國當今社會背景及高職教育發展現狀下,素質教育關系到高職院校的生存和發展。
3、高職院校素質教育內容體系的構建
高職教育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以培養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高職院校素質教育研究潘國才遼寧職業學院遼寧鐵嶺112099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為根本任務。從就業者角度來講,他們需要同時具備社會層面及職業層面的素質要求,從而為其在社會中生存與發展奠定基礎,所以,首先我們要明確高職人才應具備的素質,才可以以此為依據進行素質教育體系的構建。筆者經過大量分析,并結合自身實踐,認為高職人才應具備如下素質:①思想道德素質。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是職業素質的靈魂,它為就職者其他素質的形成指引了方向,所以,在高職教育中,要始終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要在教育過程中讓學生自覺樹立正確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通過高職教育,提高學生的愛國熱情,培養他們的集體主義思想,為學生未來的就業和創業打下堅實的思想道德素質基礎。②人文科學素質。隨著社會的發展,知識經濟的概念和意義逐漸影響著社會的進步,在這一背景下,科學技術的發展為知識和信息的更新提供了巨大的動力,更新速度明顯加快,隨著這一變化的深入,人們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若想在社會中扎實的打拼,就要不斷擴展自身知識面,具備更高的人文科學素質,不斷創新和提高。③職業道德素質和敬業精神。職業道德是每一個參加到職業生涯中的人員都需要遵循的準則,它是在某種特殊環境下的道德要求,職業道德素質主要指的是就職者在職業道德各方面的表現情況,如職業修養的水平﹑職業態度等。在職業活動中,我們要堅持誠實守信﹑愛崗敬業﹑團結協作等原則。④身心健康素質。學生正式參加到職業生涯中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良好的心理素質及健康的身體素質,所以,高職院校在開展學生教育的過程中,要不斷的滲透關于學生健康的身心素質方面的教育。⑤專業技能與職業適應能力。社會經濟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職業技能更新的加快,所以,高職教育應十分重視學生專業能力和素質,在掌握本專業知識技術的基礎上,不斷培養學生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能夠更好的學習專業知識,并將其在實際的操作中運用,使學生主動適應社會的發展,適應自己在未來的職業。
根據以上關于高職人才應具備的素質分析,筆者制定了如下素質教育內容體系,共劃分為以下五個模塊,本素質教育內容體系共包含思想道德素質教育模塊﹑科技與人文素質教育模塊﹑身心素質教育模塊﹑職業素質教育模塊和創新創業教育模塊五個模塊。其中,前三個模塊的設計分別與上述高職人才所具備素質相對應,而后兩個模塊是筆者以高職人才應具備的素質為基礎,提出的具有創新意義的兩種模塊。職業素質教育模塊以職業道德與能力,專業技能與素養,校企文化等為主要內容,運用校企合作,工學結合育人機制,構建以企業特點和職業道德為依據的職業素質教育課程體系,實現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培養目標;創新創業教育模塊主要是學生在參加科技創新活動﹑職業技能大賽活動等各種活動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其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4、結論
綜上所述,隨著國家及社會對高職院校素質教育的重視,高職院校應加強素質教育的認識和執行能力,在高職院校中大力推行素質教育,不僅能夠實現高職院校學生素質的提升,同時還為實施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途徑,也高職院校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本文通過對高職院校素質教育內涵的把握,結合當前高職院校素質教育發展現狀,在分析了高職院校人才應具備的五種主要素質的基礎上,構建了高職院校素質教育內容體系,并對其進行了較為詳細的分析,為加快高職素質教育發展步伐提供參考。
作者:潘國才單位:遼寧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