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學校完善誠信教育實踐詮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建立,綜合國力的增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教育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教育設施不斷完善,教學質量有了很大提高。但教育繁榮的背后也存在著不容忽視的教育問題,拜金主義,誠信缺失表現的尤為突出。因此,在廣大師生中開展誠信教育,弘揚誠實、守信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誠信教育;問題;對策
隨著《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誠信教育的通知》相應出臺,各地、各校形式多樣的誠信教育活動開展得轟轟烈烈。本文就目前的誠信教育存在的問題及應采取的措施談我個人淺顯的看法。
1誠信缺失的表現
1.1認知與實踐相脫節。學生都知道要做誠實的孩子,課本中的思想教育、品德課、等教育內容讓學生記憶深刻。但是真正落實到生活實際,許多孩子卻不能做到誠實相對。比如:完不成作業,他們很少有人直截了當的承認,往往是找理由為自己開脫。再如,坐班車的同學從車內向外扔垃圾,被發現后誰也不承認。
1.2逃避責任,造成誠信問題。學生犯了錯誤,教師追究責任時,許多同學為了逃避老師的批評,不是從內心來反省自己的錯誤,而是先揭發其他同學而回避、隱瞞自己的錯誤,撒謊欺騙老師,想方設法逃避責任。
1.3與人交往時,以自我為中心,缺乏責任感。有些學生自我中心嚴重,從不考慮別人的感受,不會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思考問題,造成答應別人的事自己做不到,并且自己心中連絲毫愧疚也沒有。
2造成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
2.1家庭、社會環境與學校誠信教育脫節,造成誠信問題。學校教育學生要講誠信,學生也按誠信誓言中的內容做了,但換來的可能是家長的一句“你怎么這么傻”的埋怨;面對學生不太理想的考試成績,有的家長輕者訓斥,重者打罵,從而造成學生不敢說實話;家長日常生活中的不誠實的做法與學校教育嚴重脫節,影響了學校誠信教育的實施。
2.2教師的不當處理導致了學生誠信危機。某些教師對“誠信”表現的嚴厲和對“虛假”的默認也導致了學生誠信危機。比如:學生不寫作業,當學生誠實的承認時,換來的卻是教師的批評;而撒個小謊“沒帶來”,可能就逃過了教師的批評。這樣一來,學生就學會了撒謊。
2.3教師的隨意性,導致誠信打折。由于教師的粗心、不經意的一句話,一個眼神,可能導致誠信打折。比如:老師布置完作業后說第二天要檢查,可第二天卻把這件事忘了,老師的誠信度在學生的心目中大打折扣。老師的行為時時刻刻都影響了學生。學生認為老師說話都不算話,自己也就不以為然了。
3應采取的對策
對小學生的誠信教育,應以《課程標準》、《德育大綱》為依據,遵循學生認知發展的規律,科學、扎實、有效地進行。
3.1教師首先要做誠信為人,誠信育人的楷模。誠信教育不只是針對學生,作為我們教師要帶頭講誠信,教師在誠信教育中首先能誠信為人、誠信育人,不能欺騙學生,做一個真實的人。我們教師必須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為人師表、身體力行、有諾必踐。知識與品德的完美結合才不辱教師這一神圣職業。誠信,是一位教師“職業道德”高低的溫度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