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學校教育中學生環保意識培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樹立環保意識,掌握環境基本知識和技能,已成為現代公民必備的科學文化素質,想方設法在學校中廣泛開展環保教育,使他們成為未來的環境保護者,在推進少年兒童教育的進程中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學校教育;環保意識;環境知識;保護環境
在學校教育中如何進行環保教育環境是一切自然資源的寶庫,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隨著全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正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同時我們也應注意到,在我們努力創造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的同時,其實也在不知不覺中加速破壞著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我們所有的進步,很多都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獲得的。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正使人們感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保護環境已經成了全世界普遍關心的問題,成了全世界的共同行動,可持續發展正成為人們的共識。
1.與學科整合,滲透環保意識
學校是傳授環保知識的主渠道。北京師范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王紅旗教授認為:“環境教育是涉及各科教育滲透性的綜合體”。對學生進行生態環境危機的教育,就是要轉變學生的思想觀念,樹立新型的自然觀。要讓學生們清楚地認識到:人也是一種動物,是自然過程的一部分,是地球進化運動的產物。人與自然之間應當是和諧平等的關系,而不應當是掠奪和被掠奪的關系,更不應當是征服與被征服的關系。自然環境與人類的命運息息相關。人類必須重新審視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必須轉變觀念,尊重自然,保護自然,惟有此舉,才能拯救地球,才能繼續人類的自身發展。
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采取深入研究,善于發現,靈活滲透的原則。如科學學科,教師在講解過程中,適時地滲透環保的知識,如地球上水的總量,淡水的總量,可用淡水的總量,我國人均可用淡水的總量,水體污染的狀況,家鄉水資源情況和受污染的程度等等,一串串的數字,活生生的例子,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同時,我們也應看到,環保教育跨學科的特征,它可以將教育內容化整為零地滲透到各學科中,使同學們在各學科學習中獲得相應的環境知識、技能和情感。
2.開展主題活動,加深環保意識
通過開展環保主題班會課,是滲透環保意識的有效途徑。在一個民主、融洽的班級小集體里,同學們更能各抒已見,各展才華,在這樣的氛圍下,展開環保主題活動,往往能使隊員們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教育。我們可以通過開展主題班會,讓學生加深對環境保護的理解。活動是加深環保意識的一個重要途徑,為此學校結合6.5“世界環境日”開展了一系列的綠色環保活動,初二(3)班舉行了《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的主題班會展示活動,同學通過收集各種資料,扮演各種角色,通過同學們生動的表演,深刻地揭示了保護我們地球家園的重要性。初一(1)班利用國旗下講話的時間在全校師生中進行了主題為《保護地球》的演講。學校還通過環境保護知識講座、各班開展的護綠活動、環境保護黑板報比賽等等,使學生明白保持環境整潔、維護生態環境平衡人人有責,并逐步養成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同學們還走上街頭及社區,向周圍的同學及家長們宣傳環保的意義,號召大家“從我、從現在、從身邊、從小事做起”,大家一起來支持并積極參與城市綠化建設,共同為常州爭創全國園林城市作貢獻,使大家個個成為“環保小公民”,人人爭當綠化保衛者,用自己的雙手為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增添新的色彩。
這些活動突出以學生為主體,以科技實踐活動為突破口,推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活動在校園內外蓬勃開展,達到大家共同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地球。
3.家校結合,強化環保意識
在學生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中,也可以開展環境教育。學校與社區相結合加強對學生的環保意識教育是我們在教育過程中進行探索的一種有效方式。學生回到社區,回到家里,如何將在學校接受的知識在實際生活中運用,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學校與轄區內各社區建立了共建網絡,利用社區資源,加大對學生的教育力度比如,結合植樹節,教育學生懂得植樹的意義,樹木和人類是朋友,沒有樹木和森林,水土就會流失,土地就要沙漠化,人類就會死亡!讓學生知道并了解目前世界生態危機的基本狀況。可以通過組織看錄像、看電視、讀報紙和讀文章、上網查閱等的形式,讓學生了解生態環境與人類的關系,加強生態環境的宣傳和教育,加強他們的生態危機意識。
學生的環保教育,學校是主渠道,但每個家庭、各個社區或部門單位也是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只有各方面協同努力,學校的環保教育成果才能鞏固,即實現環保意識真正、持久地深入學生的心理。學生的啟蒙教育在家庭,家長的任何點滴環保活動和教育都能給子女留下最初的環保意識,如不在公共場所吐痰、亂扔紙屑,不使用含磷洗衣粉,節約用水,不食用青蛙、蛇等野生動物,教育自己的孩子不攀折小樹,不隨便摘花,不踐踏草坪等等。如果再經學校的積極引導,學生很可能成為環保的積極分子。環保教育也需要全民參與,通過環保、新聞媒介、居民社區及執法等各單位有關環保的組織、宣傳和執法活動,才能全面提高社會全員的環保意識,并有實際行動。如現在環保部門、居民社區及新聞媒介等在每年的“世界環境日”、“全國植樹周”等特殊活動日開展集中宣傳、組織活動及對違法行為的暴光和嚴格執法等。隨著全民環保素質的提高,全社會有了重視環保、積極參與環保的良好氛圍,才能更好地感染和強化學生的環保意識。環境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環保教育是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提高整個民族的環保意識,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從娃娃抓起,讓環保意識注入每個孩子的心靈。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讓我們一起努力,共同呵護我們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