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學生生活教育發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打造一支素質精良的生活教師隊伍
1、觀念的改變是根本。
過去,生活教師,在一般領導者的眼里被看作是清潔工、勤雜工、生活保姆。而生活教師也基本上認同,把自己看作是服侍人的“小工”。我們學校的領導者們高瞻遠矚,更新觀念,他們認為生活教師,應該屬于教師,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很大程度上靠生活教師的培養和教育。而生活教師隊伍的素質又直接影響到生活教育管理的水平和效果。因此,如何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素質精良的生活教師隊伍,就顯得十分重要。
可是,在現實中并沒有因為領導觀念的改變,生活教師就認可自己是生活教師了。如何幫助生活教師轉變觀念、提高認識呢?我們的做法是:
第一、提高待遇,重視價值,把生活教師納入教師隊伍進行管理。原來生活教師實行的是固定工資,且比較低。為了調動生活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我們盡量拉近生活教師與文化課教師的工資距離。生活教師的工資結構與文化課教師一樣實行基本工資、工作量工資和績效工資相結合,引進競爭機制,實行優質優酬,多勞多得。
第二、加強教育,幫助生活教師提高認識。過去,把生活教師看成是服侍人的“小工”,認為從事的是以服務為主的工作,即便是管理,也只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哪里有問題就去那里處理,實際上只起了個維持會長的作用,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其實,這還不能算作真正意義上的生活教師。而真正意義上的生活教師的主要職責是育人,是在管理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育養(培養教育),在育養的過程中塑造學生健康健全的人格和心靈,讓學生成為能終身發展的現代人。
對生活教師的認識觀念改變了,則生活教師的職能也隨之發生改變。過去的職能是對學生進行管理與服務,現在的職能是對學生進行服務—管理—教育—育養(培育養成)—塑造。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從服務到管理是一個進步,從管理到教育又是一個進步,這里實現了一個飛躍。從教育到育養,進而塑造,這是實現的第二個飛躍。
2、制度的健全是保障。
為了使生活教師成為合格、稱職、優秀的生活教師,必須有規范、科學的制度作為保障。學生生活管理處先后制定了《學生生活管理處部門職責》《生活老師職責》《生活教師一日工作流程》《生活教師業務培訓計劃》《北師大株洲附屬學校生活教師考核方案》等。這些制度,使生活教師明確其職責是育人,手段是育養,不是去教室上課。而對學生育養,如同教師上課一樣必須有明確的規范要求。其中,教師培訓制度是保證教師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自己,從而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職責。考核制度,則是對生活教師育養職責的檢查和評定,是激勵機制。因此,通過健全各種制度,能更好地做到科學管理,科學育人。
3、培養提高是關鍵。
由于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和各種條件的制約,生活教師自身的水平一般都較低。而生活教師水平的高低又直接影響到生活教育質量的高低。因此,我們通過實施培訓計劃,來提高生活教師的文化素質和管理水平。
我們對生活教師的培訓分集中培訓和分散培訓。集中培訓,就是在每學年開學前集中生活老師進行為期一周的崗前培訓。崗前培訓主要是介紹學校的辦學方針、發展規劃,進行校風、教風、教育方法等培訓,組織學習《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生活教師崗位職責》、生活教師業務流程等。新學期開學后又有每周一次的文化理論素質培訓和每天一次崗位技能素質培訓。文化理論素質的培訓由生活管理處根據培訓計劃每周負責組織生活教師進行培訓。培訓的內容有:《偶發事件應急預案》《安全知識講座》《教育方法培訓》《教師規范用語培訓》《教師心理輔導講座》《學生心理溝通藝術》《衛生知識講座》《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講座》等。每天一次的崗位技能培訓,則由生活主管根據工作情況在每天早上上班前組織所屬生活教師進行培訓。
另外,我們還堅持開展崗位練兵訓練,即在生活教師中開展內務評比和教育案例分析探討活動。通過相互觀摩、交流,互相切磋、探討,從而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把管理變成塑造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我們十分重視生活中的德育教育,也就是在日常生活、學習生活、交往生活、集體生活等方面,用學生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活動本身積極的引導,以提升學生的人生境界。一般的學校都是把學生的生活方面交給政教部門和總務部門進行管理。政教處重在管教違紀違規的學生,總務處負責提供食宿保障。由于這種管理形式只注重了管理功能,忽略了教育功能,結果是學生不服管,越管事越多,越管越難管。
如何使學生生活教育管理專業化,上檔次?我們學校的做法是:明確教育宗旨,把管理變成塑造,把生活場所變成育人場所,使生活教育成為學校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我們從養成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日常行為習慣入手來育人,為學生立身、處世、發展,奠定學會做人的基礎;為學生成長、成功、成才,奠定身心健康、善于合作、勇于創造的綜合素質基礎。
在生活教育中,我們力求塑造學生健康健全的人格和心靈,讓學生成為以下十種人,即:
文明的人:言行舉止文明,有禮貌,講衛生;
好學的人:好讀書,好觀察,好思考,有創造性;
守紀的人:講秩序,守紀律;
謙讓的人:謙虛、忍讓,溫和、熱情、大方;
助人的人:幫助他人,以助人為樂,特別是幫助弱者、幫助有困難的人;
勤勞的人:熱愛勞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簡樸的人:節約、儉樸、不浪費;
健康的人:身體健康,心理健康,會工作、會休息、會娛樂、會健體,能適應社會;
合作的人:合作精神強,團隊精神強,善于與人合作共事;
自覺的人:嚴格要求自己,有自制力,能向既定目標不懈的努力。
三、五級目標形成體系
我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征,建立科學、合理、規范的階段性學生生活育養目標,并通過相關途徑落實和實施。這種育養的特點在于從小處入手,堅持不斷;這種育養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地進行量的積累的過程,也是不停歇地從低往高的過程。
小學一、二年級:
以全面照顧為主,對學生的衣、食、住、行、身心全面照顧,并對生活知識和技能進行培訓。通過常規訓練,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從小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小學三、四年級:
以指導性幫助為主,指導學生學會生活技能,初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健身習慣,有生活愛好、生活情趣,并有正確的生活觀念。培養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勞動、學會健體。
小學五、六年級:
以引導性教育為主,通過訓練,基本形成自主生活能力,學會關心他人,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學生文明、守紀、學會學習。
初中學生:
以引導性教育為主,通過訓練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規范,具有較強的獨立生活能力,學會關心他人,關心集體,自覺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培養學生文明、好學、守紀,助人為樂。
高中學生:
以指點性教育為主,通過訓練,使學生自覺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具有獨立生活的能力,能夠自理、自律,具有良好的生活情趣以及健康的生活觀念。把學生培養成為自覺的人、合作的人、健康的人、好學的人、文明的人。
對學生的養成教育我們堅持從小學抓起,各級培養目標明確,且環環相扣,達到習以養成的目的。
四、多種形式強調堅持
1、通過對學生進行自我教育,培養學生自我發展的能力,完成“五、四、三、一”生活教育工程。即:
培養五種工作作風——進取的精神、勤奮的態度、嚴格的規范、合理的方法、良好的習慣;
加強四個素質——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身體素質、心理素質;
提高三種能力——自理能力、自律能力、自學能力;
發展一個特長。
2、寓思想教育于生活管理之中
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學生的年齡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1)開展生活區創“文明寢室”活動。在進行寢室常規管理時,我們教育學生要在家里做一個好孩子,在社會做一個好公民,在學校做一個好學生。
(2)生活區創“文明學生”活動;例如:在學生的交往活動中,我們堅持教育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尊重他人和理解他人。
(3)學生內務評比活動。在整理內務時我們教育學生學會勞動、學會生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寢室文化建設評比。寢室就是學生的新家,我們充分調動每個“新家”的成員,出謀劃策,共同創造一種溫馨、和諧、文明、健康的寢室文化氛圍。
3、創造條件讓學生參加一定的體力、手工勞動、自助性自我服務勞動以及社會公益勞動。
4、建立一個整潔、溫馨、文明、快樂的家園
為學生營造一個家園,環境布置突出家庭情調,體現整潔、溫馨、文明、快樂的氛圍。我們學校在公寓門口設有各種提示牌:“學生能自理,家長請止步”“慢步輕聲,文明就寢”“生活教師風采欄”等;樓道有“地面潮濕,腳下留神”“安全是人類最好的朋友”“輕輕地告訴你,不要隨便扔垃圾”“拾起一片紙屑,美了校園也美了你”“寢室是我家,溫馨和諧靠大家”“比天空更廣闊的是胸懷,請不要為小事斤斤計較”“禮貌使你變得高雅,助人使你得到快樂,謙讓能使你增添美德”“在家我是好孩子,在校我是好學生”等提示語。內務整理要求做到:被子四角分明,床單平整,洗漱用具整齊劃一,毛巾、鞋子擺放一條線,地面光潔明亮。學生公寓無論什么時候都像賓館一樣,讓學生學得安心,玩得開心,住得舒心。
5、把更多的關愛與更高的要求結合起來
在生活管理中,我們堅持“愛”“嚴”結合。“愛”是基礎,“嚴”是形式,即通過嚴格的管理把教師的“愛”傳授給學生。在禁止學生不吃除水果、牛奶以外的零食時,教育學生要學會生活,因為有些零食中含有色素和添加劑,對人體有害;生活教師力求將思想工作做到學生的心里,對所有學生我們建立成長記錄,對違反寢室紀律的學生力求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持之以恒。讓學生認識到在嚴格管理中,能夠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愛,是在為他們的成長奠基。我校二00八年考入清華大學的羅雪娟同學,在領取學校10萬元獎學金時激動地說:衷心感謝班主任和各科任教師對我的耐心輔導,衷心感謝生活老師對我無微不至的關懷與教育,是這些辛勤的園丁才使我能夠順利地考上清華大學。
五、形成網絡增強效果
學生生活管理處是學校的一個直屬部門,直接負責學生生活的教育管理。為了增強管理的效果,我們實行了垂直式管理和輻射式管理相結合的多維管理網絡。所謂“垂直式”管理,就是由德育副校長—生活管理處—生活主管—生活教師—寢室長—學生的管理網絡;所謂“輻射式”是指在教育學生時,生活管理處又與學部政教部門、班主任以及學生家長密切配合,實行共同教育,從而達到最佳教育效果。例如,學生在公寓發生的一般性違紀,則由生活管理處組織生活教師自行教育處理。如果學生在公寓內發生大的違紀事件或生理異常等情況,則由生活管理處會同學部政教處、班主任和學生家長共同制定教育方案,進行教育處理。這樣通過建立教育網絡,教育效果明顯增強,學生違紀現象明顯減少。
我們學校的學生生活教育管理已初步為學生營造了一個安全、整潔、溫馨的生活環境和一種文明、向上、健康、活潑的生活氛圍;基本實現了生活管理與育養相結合形成的科學化、規范化、人本化、專業化、特色化,初步形成了具有北師大株洲附屬學校生活育養管理的特有模式。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