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語感訓練指導教育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郭沫若先生曾說:“大凡一個作家或詩人總要有對于言語的敏感。這東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這種敏感的培養在兒童時代的教育很重要?!?/p>
郭沫若先生曾說:“大凡一個作家或詩人總要有對于言語的敏感。這東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這種敏感的培養在兒童時代的教育很重要?!蔽覈Z文界前輩、小語教師和教研人員對于如何科學地指導學生進行語感訓練,進行了有益的實驗,并且獲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正如朱作仁教授指出的,“抓住語感的培養,語文課的特點才能充分體現出來”?!安簧僬Z文教學上的弊病,如脫離語言文字,進行架空分析,或離開課文的整體而布置大量零碎的練習,結果事倍功半,學生所得甚微,這都跟忽視語感的培養有關”。同時,“教育科學的進步離不開生理學和心理學成果的依托”,“小語教學改革不借助教育心理學和語言心理學知識,是很難再深入下去的”。因此,就如何自覺地運用語言規律和兒童心理發展規律,指導學生的語感訓練,從實踐上和理論上作系統的研究,以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語感訓練途徑和方法,則是廣大小語教師和教研人員所面臨的一個熱點課題。
夏尊先生認為,語感的心理構成應包括“知、情、意”三個方面。心理學認為,感知的對象是既有多種屬性又有整體性的事物,感知的這種整體性表現為具有整體性事物的各個部分或屬性,既可以同時地被反映也可以相繼地被反映;既可以作用于同一種感覺器官,也可以作用于不同的感覺器官。這樣就為科學的語感訓練提供了心理學依據。美學家宗白華先生曾說:“詩的形式的憑借是文字,而文字能具有兩種作用:一是音樂的作用,文字中可以聽出音樂式的節奏與協和;二是繪畫的作用,文字中可以表寫出空間的形象與彩色?!薄凹埳系淖舟E”,可以“表現空間、時間中極復雜繁富的‘美’”。宗白華先生這話正道出了語感訓練的另一依據——語言的內在規律性。
基于以上認識,筆者就語感的訓練途徑和方法試作以下的探討:
一、誦讀涵泳。語感是一種語言修養,是經過長期的規范的語言訓練逐步養成的一種帶有濃重經驗色彩的比較直接、迅速地感受語言文字的能力。因此,忽視大量閱讀,語文水平或者語感水平是很難提高的。而其關鍵則是過好誦讀關。任何口語交際都得借助語音負荷著語文去充當思想表達和信息傳輸的工具。書面交際雖然沒有聲音,但無論寫或讀,人的發音器官都在參加活動,更不要說是念出聲來了。因此,作家老舍先生說:“除了注意文字的意義而外,還注意文字的聲音與音節。這就發揮了語言的音韻美。我們不要叫文字老趴在紙上,也須叫文字的聲響傳到空中?!崩仙嵯壬v的是文學創作,然而同理,我們閱讀作品時也要進行音韻美的賞析。在朗讀訓練中則首先要抓住語句的停頓、重音、語調變化等技巧的培養。如兒化韻在韻尾附加一點兒卷舌音,以增加表示輕微、蔑視、喜愛、溫婉的語感,迭音形容詞,借音節的重迭以表示加強以及喜愛、寧靜、深沉、悠長、綿延等語感。
“強調多讀多寫,重視語言感受,固然是一條寶貴的經驗,但是時至今日,這種‘語感教學法’,從教學研究科學化的角度來看,尚待進一步發展和完善?!?/p>
教材中有許多內涵豐富的精美詩文,課后都安排有表情地朗讀的練習,教學時,應充分利用它來作語感訓練的材料。讓學生有表情、有節奏地誦讀,使形象與感情融合,讀出氣勢、韻味,乃至悟出僅憑語言分析難以真切理解的內涵。學生的表情朗讀本身就是他對語言文字有敏銳感覺的表現。因為,表情朗讀,須能深入角色,與課文中的人物進行雙向移情活動,把自我轉化為課文人物,與其同愛恨,再把課文人物的思想感情轉化為自我的思想感情
五、理法分析。語感是學生語言基儲生活經驗、思想情趣和文學修養的綜合體現,是對語言文字“正確豐富的了解力”,“多訓練語感,必將能駕馭文字”。。
六、直覺思維。語感屬于心理學所定義的直覺性感知或曰直覺思維。它是指不經過分析程序的、直接得出的某種判斷的心理過程。當人們經過長期語言文字的訓練過程,形成一定水平的語感能力時,他在閱讀和寫作活動中,必然會表現為迅速、敏銳地感受和運用語言文字。閱讀時不僅能快速地抓住文字所表述的真實信息(知、情、意),而且能捕捉到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甚至達到“得意者越于浮言,悟理者超于文字”,“得意而忘言,悟理而遺教”的最高境界。語感是人們通往更高語言文字境界的橋梁,一旦形成,將終身受用不荊朱作仁先生指出:“敏銳的語感既是學好語文的重要條件,也是一個人語文水平的重要標志。”然而“由于語感是一種比較復雜的心理現象,它牽涉到知識與情感,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智育與美育等方面的協調發展”。(李伯棠語)因而,提高人的語感水平,關鍵還在于提高人的素質,其中尤要以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為前提條件。如作家王蒙之所以走向文學創作道路,并終于成為大作家和語言大師,正是發端于他童年時對祖國語言文字的鐘愛。他說:“小時候,喜歡文學是因為覺得語言的世界比現實的世界更美好。后來我相信語言的力量,相信語言能幫助實現一個更加公正和美好的世界。
席勒曾經說過,感受能力的培養是時代最迫切的需要,這不僅因為它是一種改善人對人生洞察力的手段,而且因為它本身就會喚起洞察力的改善。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語言文字交際越來越顯示出它的重要作用。因此,劉文華先生指出:“語文教學要以培養語感為最高最終目標?!笨梢姡Z感的培養,關系到語文教學的整體改革。是小語界同仁共同努力,加以探討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