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藝術院校創新教育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創新教育要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
藝術類院校的開展創新教育,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關鍵是要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創新型的教師隊伍。
1.教師要有較高的職業道德。勇于探索的創新意識是時展的主旋律,是師德建設的靈魂,他體現在教師自身的發展中,體現在教書育人的實踐中,體現在對學科前沿知識的探索和研究中。因此,藝術院校的創新教育首先要堅持以政治堅定、思想過硬、品德高尚、精于教書、勤于育人為標準,把師德的繼續教育貫穿于師資隊伍建設的始終,讓廣大教師樹立投身教育、敬業愛崗、執著追求的師德風范,真正做到教書育人。
2.教師要有創新性的教育觀。教師創新性水平的高低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吸收最新的教育科學成果,努力形成自己的獨特見解和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并將其積極地運用到教學中去。同時,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再次發現、重組知識,聯系社會實際,動手、動腦解決問題,培養他們的創新性個性品質,以便在未來的工作中首創"前所未有"的事物。還有,教師要根據社會發展的需求適時開設教育經驗傳授課堂,創造第二課堂,以培養學生觀察理解動手動腦能力為重點,促進教育藝術類學生人文涵養,綜合素質,協調發展,協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有待鍛煉,加強創造第二課堂,豐富教學形式,補充鍛煉提高藝術類學生綜合能力、實際水平。那些照本宣科,以課堂教學為主的教學模式,不利于激發學生創作激情,體現不出學生創新的意識、創新理念、創新思維,并大大縮小了學生綜合能力素質的擴展,不能使學生健康地發揮才能,結果必將使人才會慢慢淡化,知識沒有了生計,藝術創造走向陰淡。
3.教師的要有創新的主動性。教職工隊伍是實現學校創新教育的主力軍,如果教職工隊伍死氣沉沉,很難想象學生會有創新思想。教師要有創新為責任的意識,每一位教職工都要將創新教育作為一種責任來落實和實施,講課不能老生常談,要常講常新,做事不能應付了事,要追求卓越;服務不能推托湊合,要力爭做到盡善盡美。不論是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師還是專業課教師或者學校的管理人員都要有一種創新的主動性。同時,根據社會人才的需要,針對藝術院校學生的基本狀況,以實踐能力、綜合素質的培養為重點,注重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結合,多層次開展藝術實踐,多途徑的促進學生的自我鍛煉與完善,保證藝術尖子人才脫穎而出。
二、創新教育要改變辦學理念
藝術類高校的藝術教育是以培養符合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的“德藝雙馨”的專門藝術人才、文化人才為育人宗旨的教育方式。在參與文化構建方面,藝術類高校以往主要是面向文化事業,人才培養的方向也同樣是文化事業中的各類單位,而“強調共性、忽視個性”的教育模式也成了創造性和創造能力培養的最大束縛,高校里的學生往往被“教育”的很“聽話”,對“標準答案”近乎盲從,學生的個性幾乎徹底被泯滅。但隨著我國文化產業熱的興起,文化資源向產業化轉型加速,人才培養方向也要隨之發生變化,所進行的教學與科研工作更要努力探索和把握社會發展的脈搏,緊跟時代前進的步伐,成為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人才儲備庫和人才培養的最佳孵化器。因此,轉變教育觀念,創新教育模式,將更有助于藝術院校的年輕人去探索、理解、接受和運用模糊性與主觀性的事物,充分挖掘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藝術的魅力在于創造,在于其豐富多樣的表達手段,更在于其多姿多彩的演繹形式。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藝術類院校應改變傳統的辦學模式,弘揚“全面發展打基礎,發展個性育人才”的辦學理念,在辦學體制上采用發展的體制,競爭的體制,進取的體制,在教育中注重強化創新性藝術實踐與基礎教育的協調和統一,教師應多指導學生課外創新實踐,以情趣驅動學生主動學習,主動創新,對優秀的創新學生可多鼓勵其參加社會的公益活動演出,比賽等,在優勝中求優,在不足中求勝,在激烈競爭促使大學生自覺地積累知識、大膽創新,發揮能量,如此,個性化的藝術才會誕生。
【摘要】藝術類高等教育院校是我國文化傳播和交流的主陣地,藝術院校開展創新教育既是市場經濟體制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也是實施文化藝術和文化產業精品戰略的需要。本文從辦學理念、教師隊伍建設和學生培養3個方面探討了創新教育的實施情況。
【關鍵詞】藝術類高等教育院校;創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