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勞技課創新教育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尋求思維過程的雙向溝通
無論知識還是技能,教學時要給學生留有充足的思維空間和時間。教師授課時既要講知識的結論和技能的要求,也要講知識的產生過程和技能的練習方法,不僅要讓學生知其然、行其然,更要明白所以然。恰當、充分地運用啟發式,多提“為什么這樣做、還有什么方法”這樣的問題,使學生在探索中獲取基礎的、有發展的知識和技能。學生主動學習,雖然各人有各人的區別、特點、訣竅,但也定然是有規律的,教師要善于了解和掌握。在教學中有了思維過程的雙向公開,形成心靈的溝通,其效果一定是我們所期盼的。
2.開辟盡可能多的實踐機會
俗話說:心靈則手巧,手巧心更靈。近代科學的研究也無可辯駁地證明,手和腦的發展是互相促進的。就是說,我們讓學生學習某項勞動技能,并不是一定要他將來從事這項職業,而是通過知識技能的遷移、艱苦的鍛煉,促其全面發展,使其具備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將來成為創新人才打下基礎。
勞技課、勞動課的內容是以勞動實踐為基礎的,這在教學大綱中有明確的表述。在教學的時間安排上也有明確的規定:“講授知識和勞動實踐的時間安排,原則上是1:2”。這就促使教師的教學觀和學生的學習觀都發生根本的變化,教師不再是一味地向學生灌輸和傳授書本知識,而必須在勞動實踐中進行恰當的指導。學生也不再是死記硬背,而要在勞動實踐中操作、體驗、探索……。總之,實踐非常重要,學校應舍得投入,為學生創造、開辟更多更好的實踐機會。
3.營造充滿探索氣氛的教學環境
營造一種民主的教學氛圍,充滿探索氣氛的教學環境,使學生樹立起自尊、自信、自強的信念,這是開展創新教育的必備條件。這個任務當然地落在教師的肩上。要搞得好一要靠教師的意識,二要靠教師的素質。有研究顯示,“心理安全”、“心理自由”是創新力形成的兩個最重要的條件。因此,樹立全新的教育目標,形成輕松、活潑的校風班風和人際關系,才能形成有利于學生創新力培養的“氣候”和“土壤”。這些工作主要是靠教師來完成的。
因為創新教育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具體目標的制訂應該切合實際扎扎實實,決不可以貪快、求高,超越學生實際、違背教育規律。如果能夠結合勞動、勞技課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實踐中總結歸納出培養創新人才的具體內容和方法,那將是非常重大的成果。
下面是一些領導、專家關于創新教育的提法,供教師參考:
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要給他們一個構思的機會,要給他們創造的時間,要給他們異想天開的條件。反之,今天留作業明天交,不交還得懲罰,學生就會變成一個被動的人,很難變成主動的人去主動地創造。
在勞動課勞技課上,在他們動手操作的實踐中,一定會產生創造的沖動。
孩子的創造沖動要保護、培養,此之前更應啟發、激勵。
另外,“好奇心和活躍的想象力是科學家的重要財富”;“需要是發明創造的動力”;
“具備創新素質的人將對所做的工作充滿熱情、活力”。
我們的思維方式多年來存在問題,往往是趨同的—一件事說好一片,說不好也是一片,這還有什么創新!要敢于談自己的看法,敢于思維別人不去思維的東西。
創新教育的教學也是需要內容的——如自行車氣嘴這類科技含量高、知識含量高的內容,但重要的是發散性思維的培養。
教學中要避免模式化的東西。
其實勞技教育本身就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勞技課上好了,創新能力便可提高。
把現有的青少年的發明創造成果和發明創造的基本方法,通過勞技課傳授給學生,當然得有其他學科的知識作基礎,絕對是有利于創新能力培養的。